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语段,回下列小题。 ①去年年底美国大使馆公布PM2.5的数据引起了国人热议,...

阅读语段,回下列小题。

①去年年底美国大使馆公布PM2.5的数据引起了国人热议,一时间专业术语“PM2.5、PM10”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PM2.5究竟指的什么?它对人类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②首先要了解的一个词是“PM”。PM是“颗粒物质”的缩写,PM10代表直径小于等于l0微米的悬浮颗粒,被称为粗颗粒物;PM2.5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也被称为细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③在现代城市里的众多污染物来源中,颗粒污染物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污染来源。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而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有数据表明,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能迅速提高空气中PM2.5的含量。也有专家指出下午2点至4点,属于PM2.5浓度最低的时段。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PM2.5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大。

④现代医学证明,含有高浓度超细颗粒(PM2.5)和大颗粒(PM10)的空气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健康伤害。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肺部,因为我们的呼吸器官可以对它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它们只会对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粒径在2.5微米至l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可能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除了本身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致敏作用外,它还能侵入人体肺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为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不易被阻挡,并且携带细菌微生物、病毒和致癌物,可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⑤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更大影响。虽然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颗粒物,但是颗粒物却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使蓝天消失,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这种天气就是灰霾天。虽然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均能降低能见度,不过相比于粗颗粒物,更为细小的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当颗粒物的直径和可见光的波长接近的时候,颗粒对光的散射消光能力最强。可见光的波长在0.4—0.7微米之间,而粒径在这个尺寸附近的颗粒物正是PM2.5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PM2.5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1.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2.请简要分析选文第一段的作用。

3.选文④⑤两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4.选文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去掉后意思不发生改变的一项是(   )

A.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l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

B. 因为我们的呼吸器官可以对它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它们只会对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

C. 可见光的波长在0.4—0.7微米之间,而粒径在这个尺寸附近的颗粒物正是PM2.5主要组成部分。

D. 而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除了本身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致敏作用外,它还能侵入人体肺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6.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小明爷爷进行户外锻炼的时间和地点是否合适?请结合选文中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小明的爷爷刚刚退休在家,经常到户外锻炼身体,在早上7点至8点,他到马路边散步;下午2点到4点,他到公园里打太极拳。

 

1.说明了PM2.5的概念,主要来源,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2.引出说明对象,引发读者思考和阅读兴趣。 3.不能。这两段的顺序与第三段“因而PM2.5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大”一句中交代的顺序相照应。 4.作比较。突出说明了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更大影响这一特征。 5.B 6.小明爷爷早上锻炼的时间和地点都不适合,下午的都适合。理由:(1)早上他的锻炼时间选择在上班高峰期,锻炼的地点选择在马路边上,此时汽车尾气排放量大,导致空气中PM2.5含量高,而且此时道路扬尘较多,对人体健康影响大。(2)下午2点到4点是PM2.5浓度最低的时段,而且公园里绿化多,空气好,远离了汽车尾气等污染因素,对人体健康有利。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说明了pm2.5的概念,主要来源,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2.本题考查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如果文章以列举或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 一般是为了引出说明的对象,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相关知识。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认知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这两段的说明顺序与第三段“因而PM2.5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大。”一句照应,不能调换位置。 4.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作比较。突出的说明了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更大影响这一特征。 5.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B项意思不会发生改变。 点睛:分析说明文的语言,主要是抓住准确性和生动性这两个最突出特点,分析准确性多以加点词语(即修饰限制词语)能否删掉为主要形式,常见的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有:“在一定范围内”、“仅”、“大多数”、“很可能”、“大约”、“通常情况下”、“一般”等等。分析生动性多是以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或生动的字、词、短语、句子有何表达作用的形式出现。也有的以开放性形式出现,任考生举例说明语言的这两个特点,答题时,除了举例之外,一定要加以分析说明。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合适的内容即可。根据第三段中的“而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有数据表明,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能迅速提高空气中pm2.5的含量。也有专家指出下午2点至4点,属于PM2.5浓度最低的时段.”可以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完成第下列小题

时间存折

(1) 史力一摸口袋,发现那个存折弄丢了。这个大红封皮的存折可是史力的宝贝,里面存的不是钱,是时间,整整五十个小时啊,比钱还珍责。

(2) 史力本科和硕士读的都是文学,临到毕业,要找个对口工作却难于上青天,只好先去了某公司搞文案。幸运的是公司供免费宿舍,八个人住一套三居室房子,房钱是省了,但每天下班后宿舍里打牌、看电视、聊天的喧嚣,却让史力无所适从,爱看书的他只好常常在小区闲逛呆坐。

(3) 无意中,史力发现小区有一家奇特的储蓄所。他好奇地进门询问,这里竟然是专门储蓄时间的。只要申领一本存折并承担业余的义务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就会一笔一笔记入存折,在需要时还可以“领取时间”,换取他人的帮助。

(4) 史力觉得很有意思,反正有大把的时间难以打发,他决定做义工。领取了存折后,储蓄所负责人告诉他:“巧了,有位七十多岁的章文心老人,是大学中文系的退休教授,一人独居,要找一个懂行的年轻人帮他查资料、听他说话。我们物色了好久都没有合适的,正好你去! ”

(5) 和老人联系后,在一个周六的上午,史力踏进了章家。门早已打开,清痩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热情地招呼史力,进门后又引着他参观自己的家,屋里立着成排的书架,书香弥漫, 史力仿佛觉得又回到了大学校园。

(6) 当他们面对面在客厅坐定时,史力略显拘谨,章先生倒十分健谈:“小史,你的硕士论文写的是什么呀? ”

(7)“《论明人小品的艺术走向》。”

(8) “这要读不少书啊,难得难得。张瀚的《松窗梦话》、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记》、袁宗道的《白苏斋类集》、张潮的《幽梦影》……想必都入了君眼? ”

(9) “哦,我只是泛泛读过,没有深入地研究,很惭愧。”

(10) “离开大学了,还得有梦想啊,吃得起苦才会成功哦!”章先生又问,“你叫史力,有字吗? ”

(11)  史力摇了摇了头。

(12) “我名文心,字雕龙,取自《文心雕龙》。我给你也起个字怎样?就从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取出‘修远’二字,可好? ”

(13)“谢谢雕龙先生赐字。”史力突然觉得眼眶湿湿的,站起来向章先生深鞠一躬。

(14) 中午,史力向章先生告辞,他觉得自己什么事也没做,很是内疚。

(15) 章先生看出了史力的心思,道:“你陪了我三小时,我写个条子,你去时间储蓄所登记。”

(16) 史力接过纸条,小心翼翼地问:“你……还需要我来吗?不过,你得安排我做事,否则,我……”章先生哈哈大笑。

(17) 从那天开始,史力觉得日子充实了。只要有空,他要么去章家,要么就耳塞棉花在嘈杂的环境中看书。去章家时,除了为拿先生查资料、喝荼聊天,他也抢着干起了家务。

(18) 一日,章先生很认真地对他说:“修远小友,做学问必先从识字开始。”

(19) 史力愣住了,自己认识的字不少啊。

(20) 章先生娓娓道来:“现在用简体字了,很多字的识别便成了问题。如‘帘’,本指以竹条做成的遮挡物,应是竹头下加一‘廉’字,李贺诗‘帘中树影斜’说的就是从竹条缝中窥见斜斜的树影啊。”

(21) 史力凝神倾听,轻轻地点头。

(22) 就这样史力的存折上有了五十个小时的记录。现在这个存折居然弄丟了!

(23) 史力知道,只要到储蓄所说明情况,就可以重领存折并补上时间。但他觉得毫无必要,因为他真正积蓄的东西远比这五十个小时要珍贵得多。

(24) 三度寒暑,史力在章先生的指导下,将硕士论文扩展成一本近二十万字的专著《明人小品的文化品格及个体生命潜能的释放》,并由章先生帮助出版。章先生还慎重地写信推荐史力到江南大学中文系去应聘当合同制教师,并告诉他:“你边上课边考博,只要肯下功夫,将来是可以留校的。”

(25) 史力心里有万千话语,但话到嘴边只能言谢:“先生对我有再造之恩! ”

(26) “不,更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再造!”章先生言之灼灼。

(27) 章先生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封皮的存折,笑着说:“这是你三年前落在这的,之所以没有还给你,是想看看你会有什么反应。愿意做义工已属不易,但你存折掉了也不去要求补发,心很安详,说明连理所当然的那点报偿都淡忘了,是修德修文之所至。”

(28) 史力接过存折,翻了翻,除原有的页码外,又加订了厚厚一沓,上面由章先生填满了他每一次做义工花费的时间。他合上存折,双手捧着递还给章先生,说:“其实这本存折给您更合适,还是由您保管吧。”章先生笑了。

(原文作者聂鑫森,选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1)门早已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站在门边,把他引进客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史力合上存折,双手捧着递还给先生,说:“我做义工的时间,即是先生义务教诲学生的时间,只有您知道我有多少长进,还是由您保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6)段中,用了两处省略号,问话断断续续。联系原文,史力当时的内心是既_______________的。(填入表现内心感受的词语即可)

3.请阅读第(4)段到第(21)段,概括史力拿到存折到弄丢存折之间经历的主要事情。

接受陪伴老人的义工任务  → 在章先生陪伴下参观居所 →_____________→得到章先生认可的三小时储蓄时间→____________

4.根据文本内容,文末史力提出让章先生保管存折的理由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史力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也有人认为章文心才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查看答案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    B. 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

C. 问其所欲    欲:欲望    D. 卒为良民    卒:最终

2.为文中划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两处)

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

3.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4.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写出加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夙夜忧叹______                         ②庶竭驽钝______

2.翻译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

4.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 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2) 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5)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7)《岳阳楼记》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⑻李白《行路难》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胸怀远大志向,坚持理想,敢于胜利的信心。

⑼我们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在忧伤失意时,去倾听“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言壮语;在前途迷茫时,去倾听“长风破浪会时,_______________”的执著坚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