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奶奶的星星》,完成小题。 奶奶的星星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

阅读《奶奶的星星》,完成小题。

奶奶的星星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象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

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

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 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老了,还不死?”

“死了就怎么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象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节选自史铁生小说《奶奶的星星》)

1.标题是一篇课文中最醒目、最传神之点。常常被称为“文眼”、“题眼”。作者以“奶奶的星星”为题,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原文回答。

2.请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1)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2)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3.请你阅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作用。

4.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例如“我”给奶奶踩背时,奶奶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在你的记忆里是否封存着这样足以感动你一生的画面,请试着写下来。

 

1.答题格式:从标题表层意思及语境义、引申义或比喻义两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文中提到“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所以标题揭示了文章是为怀念逝去的奶奶所作。星星能“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表现了奶奶慈爱、甘愿奉献的精神,也给“我”的人生之路指明了方向(或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2.答题格式:辨明手法+含义理解+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1分。写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得分),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了奶奶慈爱、善良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不愿失去孙儿的落寞与忧伤。 (2)通过环境描写营造了一个安恬、温馨而美好的氛围;表现出奶奶对“我”的爱,而这份爱对“我”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借景物表达了对奶奶的依恋和怀念,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3.参考答案: 结构:总结上文,点明文章中心。 内容:深化主题(或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写出了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做出许多贡献,表达出对那些无私奉献的人的赞美。 4.参考答案:叙述中是否有细节描写(如缺乏细节描写,酌情扣1-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去分析: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1)从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角度,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表达效果即可。(2)从环境描写(景物描写)角度来分析即可。注意要结合文章中作者的情感。 3.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句段的作用。结合全文故事内容分析理解。结尾部分的文字是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结构上有总结、照应前文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抒发情感的作用。根据具体文章判断即可。如果是特殊的结尾形式,还有引发读者的想象。 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题目上的要求,一定要有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一般体现在动词、形容词的使用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把愤怒变成葡萄园》,完成小题。

把愤怒变成葡萄园

①人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不平和屈辱是很容易动怒的。就连那些名人,有时也会为一件小事而怒火中烧,从而招来祸患,酿成悲剧。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林则徐先生就是一个动不动就发怒的人,为了提醒自己,他干脆把“息怒”二字镂刻在自己的宝剑上。

②愤怒本身有一种可怕的破坏力,一旦发作,对外界的破坏极大。【甲】其实,人为了捍卫正义、尊严“拔剑而起”,倒不失为大英雄本色。而吴三桂的“为红颜一怒”和楚霸王激怒之下把华美富丽的阿房宫付之一炬的举动,只能给后世人留下笑柄和一声叹息。

③想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和努力。而易于动怒的人,往往在事情的关键环节处,一遇到麻烦,就会因心情浮躁而变得束手无策,焦头烂额,结果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乙】我有个远房舅舅,修理家里一个破损的木盆,当他把木条一片一片对接好,几番试验后发现木盆仍在漏水,于是盛怒之下,竟取来一把斧头把木盆砸碎。后来遇到失败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母亲总会给我讲起舅舅的这一段往事。

④我由衷地欣赏那些谦逊达观、心境平和的人,他们即使身处最险恶、最苦难、最无奈的境遇,仍能保持“宠辱不惊,临危不怒”的平常心。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财政部供职期间,为了扭转金融危机而竭尽全力,但他的许多精辟见解却遭到非议,连人格尊严也受到侮辱,最后他客客气气地呈上辞职信。然后回到学院和书房,跟他的藏书和藏画在一起,写下了《和平的经济后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⑤其实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与其怨天尤人,悲观沉沦,倒不如“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把愤怒变为葡萄园”。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因为“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有限的精力,有限的光阴,是一个人生命中最为珍贵的资源。生命的价值只有两种,要么熊熊燃烧,释放出巨大的光和热,要么窝成一团黑烟,到头来一无所获。只有那些不明智的人才会把自己的智慧才华消磨在无谓的悔恨、诅咒和愤怒上。

⑥生命本身蕴藏着巨大能量,【丙】一旦它肆意咆哮暴怒起来,会泛滥成一场人间的祸患灾难。可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它,就会变成“造福人类”的巨大的能量和资源,滋润养育万物生灵,为人间播洒一片绿阴。

【注释】①葡萄园在西方人的词语中有平息愤怒、平和心态的意思。

1.细读文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本文论点。

2.结合文章①-③段,概括说说作者为什么提倡“把愤怒变成葡萄园”。

3.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句子的序号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

①如同“瀑布”和“大树”。

②犹如天庭之怒,则雷鸣电击;大地之怒,则山崩海啸。

③就像蜜蜂一样,为了一点小小的冲撞,竟然把自己整个生命付诸最后的一蜇。

【甲】:      【乙】:      【丙】:    

4.文中提到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经历是作为      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5.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举例做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注释】①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故患有所不也(    )    (2)尔而与之(   

(3)今人曰(     )        (4)冠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公与    长恨久

B. 何陋有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 辍耕垄上    千里者

D. 断子手足  投诸渤海

3.句子翻译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4.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          的观点,甲文则用         论证了         的观点。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地选择了夕阳、落花和归燕等景物,描绘出了       (时节、时间)的景色,抒发了              的感慨。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赏析这两句诗。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

下课了,一位同学,随意将口中的口香糖吐在了楼梯上。老师看到后上前制止,并让他把口香糖用卫生纸捡起来,可是这位小同学却理直气壮地说:“你是谁啊?关你什么事!有打扫卫生的阿姨打扫,用不着我捡!”

同学们,如果当时你恰好从楼梯处经过,亲眼看到了这一幕,你会怎样劝说?

                                                         

 

查看答案

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母亲得知我生病,急匆匆赶到我的病床前。我微微睁开双眼,发现母亲正慈祥地看着我,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啊!那是晨曦对娇花的沐浴,那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那是             ,那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