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学作品阅读 野蔷薇 [日]小川未明 很久以前有一个大国和一个比较小的王国相邻着...

文学作品阅读

野蔷薇

[日]小川未明

    很久以前有一个大国和一个比较小的王国相邻着,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国都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和睦相处着。

    在国界线上,两国都只派了一位士兵来驻守确定国界的石碑。大国派来的是个老人,小国派来的是个青年。两人一左一右地站在石碑两边。周围是安静极了的群山,偶尔才能看到一些路过的人影。

起初,两人在还不熟悉的时侯,由于彼此存在着不知敌友的戒心,一直都没怎么说过话。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两人竟成了好朋友。①大概因为这里除了他们两人再没有可以说话的对象了,还有就是春天的阳光总是和煦地照在他们两人的头顶上。

在这条国界线上,生长着一株没有人培植却很茂盛的野蔷薇,在花开的日子里,蜜蜂们很早就聚集到了这里,那些振动翅膀发出的嗡嗡声,一直传到还没起床的两人的耳朵里。好像在说:“喂,快起床了,你看蜜蜂都来了。”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起了床,走到外面一看,果真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此时正神采奕奕地在树梢顶上闪着光。于是两人又都走到岩石边,用从岩石缝里流出来的山泉漱口,这样两人在洗脸的时候就见面了。

“啊,您早,今天的天气真好!”

“是啊,真是个好天气,天气一好,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了。”

于是,两人就这么一起站着说话,一起抬头看周围的景色。虽然是每天都能看见的风景,但是只要一抬头总能在里面看到昨天所没有的新鲜感。

    那个年轻人最初不会下象棋,自从跟着老人学了以后,这一阵子,只要是和暖的天气,两人便会坐下来,对战起来。 

    开始的时候老人的棋术比青年强很多,所以总是让着青年,到了后来,即使按着规矩下,有时老人也会被击败。 

    青年和老人都是很好的人。两人都非常正直、亲切,虽然在下棋的时候,大家都是拼着命地想打败对方,但是在心里,两人却是从未有过的融洽。 

有时候老人下着下着就会大笑起来:“看来我是要被打败了是吧。老是这么躲来躲去的还真是叫人受不了,要是真的在战场上可怎么办才好哇?” 

    青年因为正战在兴头上,眼看就要赢了,所以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眼睛放光,直追对方的将。那些小鸟也蛮有意思地在树梢上唱着歌。野蔷薇也一阵一阵地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在那个地方也有冬天,当天气变得寒冷起来的时候,老人就开始怀恋自己的故乡了,开始想住在那里的儿子和自己的小孙子了。 

    “真想早点请假回去看看哪!”老人时常感慨着。 

    “可是,”青年说,“如果您回去了,就一定由一个我不认识的人来代替,要是个亲切温柔的人倒也罢了,万一是个满脑子敌我戒备思想的人就难办了。就请您务必多留些日子吧,您看,马上春天就要来了。” 

    不久,冬天就过去了,春天到了。可是,此时,这两个国家正为着利益的关系开始了战争。眼看着,两个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好朋友就要变成敌人了,真是件难以想像的事呀! 

    老人说:“你和我从今天起就要变成敌人了。我虽然很老了,但至少还是个少佐,如果你把我的头拿回去,你一定可以立功得赏的,就请杀了我吧。” 

听到这样的话,青年一愣。 

    “您在说什么呀!③我跟您怎么会是敌人呢?我的敌人应该是别人。现在战争正在北方进行着,我要到那里去参战了。”说完这些,青年就走了。 

    在国界线上,孤零零地只剩下老人了。自从青年离开的那一日起,老人就开始茫然地打发日子。野蔷薇开了,蜜蜂从日出到日落,成群地飞舞。④此刻,战争正在很远的地方进行着,即使老人竖起了耳朵去听,睁大了眼睛去看,也没办法听到一丝铁炮的声音,或者看到一点黑色的硝烟。 

    老人从那天起,就一直担心着青年的安危。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了。 

一天,这里来了一个过路的人。 

    老人就向他询问起战争的情况。那个人就告诉老人,小国战败了,那个国家的士兵都被杀了,战争结束了。老人想,那样的话,青年不是也死了吗?他心里放不下,垂头往石碑座上一坐,就迷迷糊糊地打起盹来了。他感到从远方来了很多人,一瞧,是一支军队,而且骑马指挥的就是那个青年。这支军队非常肃静,一点声音都没有。当他们从老人身边经过的时候,青年默默地向老人敬了一下礼,并且闻了闻野蔷薇花。

    老人刚想说什么,一下子就醒了。打那以后过了一个多月,野蔷薇就枯死了。 

    后来,就在这年的秋天,老人也请假回南方去了。

(选自杜志建主编《大家小文》)

1.色调有冷暖之分,读完此文,你觉得这篇童话的色调是怎样的?请简述理由。

2.文章安排老人与青年下棋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3.质疑是走向深入阅读的重要一步。文中画线句有什么看似矛盾或不合理的地方?请选一句,写出你的疑问。

4.本文以“野蔷薇”为题有什么好处?说说你的理解。

 

1.示例1:先是暖色调,再是冷色调。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明亮美好,两人的相处温馨和谐,令人温暖;随着战争的到来,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毁灭消失了,令人感伤。 示例2:冷色调。因为这个故事中那些美好的事物都随着战争消逝了,年轻的生命死亡了,美丽的野蔷薇凋零了,老人与青年的友情无以为继,给人以悲凉的感觉。 示例3:暖色调。因为故事发生的地方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温暖感人。虽然战争最终不可避免,但战场却在遥远的北方,战争也没有改变他们的友谊,让人觉得温暖。 2.示例:下棋的情节一方面表现两人相处的和谐愉快;另一方面也为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暗示两人将会经受真实战争的考验;棋盘上的战争与真实的战争形成对比:一个温馨和谐,一个冰冷残酷。 3.示例1:选①,阳光总是照在头顶上就能让他们成为好朋友? 示例2:选②,从上下文看,应该用“这个地方”,为什么说成“那个地方”?或,这一句删去也通顺,为什么非要说“也有冬天”? 示例3:选③,两国交战,他们作为士兵,为什么不是敌人呢? 示例4:选④,为什么战争是在“很远的地方进行”,而不是在他们所处的边境? 4.示例:营造了美好的环境氛围,勾勒出故事的线索,野蔷薇催生并见证了两人的友谊,始终伴随着情节的展开;野蔷薇是美好的自然与善良的人性的象征:它无人培植却茂盛生长,如同边界线上两人的友情,自然产生,真诚相守;不管人间如何利益纷争,它都带着芬芳与生机应时而发,反衬出人类争斗的愚蠢与丑陋;野蔷薇最终随着青年之死而凋零,暗示战争的死亡之吻不放过任何美好的生命,让人痛惜,引人深思。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的答案比较开放。但观点要明确,要有理有据,言之成理。比如由暖色调到冷色调:开头的景物描写明亮美好,两人的相处温馨和谐,令人温暖;随着战争的到来,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毁灭消失了,令人感伤。这就是先是暖色调,再是冷色调。 2.试题分析:考查文章情节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此题要考虑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及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去考虑作答:这个情节一方面表现两人相处的和谐愉快;另一方面也为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暗示两人将会经受真实战争的考验;棋盘上的战争与真实的战争形成对比:一个温馨和谐,一个冰冷残酷。 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上及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去考虑答案。 3.试题分析: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文中确实有些语言及情节在让人理解时产生歧义。例“我跟您怎么会是敌人呢?我的敌人应该是别人”,此句会让人疑惑:两国交战,他们作为士兵,为什么不是敌人呢?有些时候敢于质疑,才可能进步;因为敢于质疑,才可发现真理。 4.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从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为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此题要从人物形象、主题及线索方面考虑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下列四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作答。

⑴从《朝花夕拾》的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结合内容简要作答。

⑵关于《城南旧事》的主题,有人说是成长,有人说是别离,还有人说是乡愁……你认为呢?说说理由。

⑶不少文学作品写到了伟大人物的弱点,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从你所阅读的名著中选一个人物为例,进行分析。

⑷请根据《海底两万里》或你阅读过的其它科幻作品,谈谈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元方入门不    ⑵两战战      ⑶后遂无问

⑷至若春和明    ⑸长跪而之    ⑹命夸娥氏二子二山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

⑴吴敬梓的《    》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范进中举》是其中的著名选段。

     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夏洛克是他塑造的经典形象。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⑴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⑶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想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_____ ?”

⑷陈与义登岳阳楼感慨“白头吊古风霜里,     ”;范仲淹借岳阳楼表明了“          ”的政治抱负。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示谦称的一项是(   )

A.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B. 与惠游于濠梁。

C. 虞山王毅叔远刻。    D. 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