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③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⑥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死矣。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樵:打柴。  ②故:通“固”,本来。 ③嵌空:深陷的样子。 ④缭曲:曲折缭绕。 ⑤窦:孔穴。

⑥不意:没想到。⑦窒:堵住。⑧并:一起。⑨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以为噬己也________         (2)驴不胜怒,之  ________

(3)技此耳    _________         (4)蛇行而入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词句填空。

    甲文中,驴最初出现时,是一个“_______”,最后被虎吃掉,是因为它“________”;乙文中,樵者最初遭遇老虎,处境“_______”,最后用“______”的做法战胜了老虎。

4.甲乙两文中的老虎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要用蹄子踢同“只”,仅于是,就 2.黔地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驴)进入黔地。于是(砍柴人)就用力搬来几块石头,堵住老虎的退路,在两个洞口一起聚集柴堆来烧老虎。 3.庞然大物技止此耳窘迫(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 4.甲文的老虎: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乙文的老虎:愚蠢鲁莽,有勇无谋,当止不止。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如“蹄”:用蹄子踢。 2.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好事者”“力运”“窒”“并”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试题分析:用原文词句填空。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这样才能捕捉材料信息。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4.试题分析:题干“老虎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要把握好文言文中的形象,概括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具体事件,事件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正面描写,有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分析侧面描写,通过写他人或他物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甲文中,“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往来视之”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等描写说明此老虎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乙文中,本来“辗转内避,渐不容虎”但这只老虎还“努力强入”,所以说这只老虎愚蠢鲁莽,有勇无谋,当止不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紧扣初夏的景物___________,描写生活风情,诗趣盎然。

2.体味“闲看儿童捉柳花”一句中“捉”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给下列一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新华网长沙10曰29日电  随着第一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29日在湖南长沙亮相,中国拥有了历史上计算速度最快的工具。每秒钟1206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万亿次的Linpack实测性能,使这台名为“天河一号”的计算机位居同日公布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前100强之首,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文字有四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提出“低碳经济”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发展和生存的严峻挑战。②随着全球经济规模的不断提高,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③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④仅2008年实施的“限塑令”一项,就每年可节约石油近300万吨左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0万至900万吨。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处重复啰嗦,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骆驼祥子》《西游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

A.祥子在小茶馆里等曹先生,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车夫因为又冷又饿晕倒在茶馆门 口,祥子看都不看他们一眼。

B.祥子曾经先后到杨家、曹家、夏家做过包月。杨家人多事多,待人苛刻;虽然曹家给的工钱不多,但主人和气;夏家只有两个人,可十分肮脏卑鄙。

C.在取经路上,唐僧师徒四人遇到了善于变化的白骨精,虽然孙悟空火眼金睛,不为妖精所迷惑,可唐僧不知好歹一味大发慈悲,师徒四人最终反被白骨精所擒。

D.孙悟空从如来佛处学得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太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做了唐僧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E.唐僧和猪八戒喝了西梁女国子母河的水后都怀了胎。

(2)“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堂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这句话说的是谁?他为什么“魂飞魄散丧残生”的?谁救了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居高声自远, _________________。   (虞世南《蝉》)

(2)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北朝民歌《木兰诗》)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5)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6)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