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格列佛游记》作者:____________ 。 格列佛到飞岛国的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的第一项计划是简化言辞,将多音节词缩成单音节词,省去动词和分词。第二个计划是 取消语言中所有词汇___________,第二个计划的补救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下列每个词语填入正确的字
____人听闻 _____守陈规 越____代庖 _______精竭虑
默写。
⑴食不饱,力不足,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⑵_______________,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⑶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⑷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⑸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⑹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⑺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⑻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⑼_________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
⑽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⑾__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⑿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⒀王维《使至塞上》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了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⒁、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现征人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憧憬的东西,我们会去找寻;我们迷失的东西,我们会去找寻。请以“找寻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下列小题。
这一天,她正跪在那里虔诚地向上帝祷告,外祖父闯了进来,吼道:“上帝来了!老婆子,着火了!”
“什么?啊!”外祖母“腾”地一下从地板上跳了起来,飞奔而去。
“叶芙格妮娅,把圣像像下来!”“娜塔莉娅,快给孩子们穿衣服!”外祖母大声地指挥着。外祖父则只是在那里哀号。我跑进厨房。向着院子的厨房被照得金光闪闪,地板上飘动着闪闪烁烁的红光。雅可夫舅舅一迎穿靴子,一边乱跳好像地上的黄光烫了他的脚似的。他太喊:“是米希加放的火!他跑啦!”
“混蛋,你放屁!”外祖母大声申斥着他,出手一推,他几乎摔倒。
染坊的顶子上,火舌舒卷着,舔着门和窗。寂静的黑夜中,无烟儿的火势,如红色的花朵,跳跃着盛开了!黑云在高处升腾,却挡不住天上银白的天河。白雪成了红雪,墙壁好像在抖动,红光流泻,金色的带子缠绕着染房。突突、嘎吧、沙沙,哗啦,各种各样奇异的声音一齐奏响,托此把染房转饰成教堂的圣壁,吸引着你不由自主地想走过去,与它亲近。
我抓了一件笨重的短皮大衣,把脚伸进了不知道是谁的靴子里,吐噜吐噜地走上台阶。 门外的景象实在太让人震惊了: 火蛇乱窗窜,啪啪的爆裂声和外祖父、舅舅、格里戈里的叫喊声响成了一片。外祖母头顶一条空口袋,身披马被,飞也似地冲进了火海,她大叫着:
“混蛋们,硫酸盐,要爆炸了!啊,格里戈里,快拉住她,快!”
“哎,这下她算完啦…… ”外祖父狂叫着。外祖母又钻了出来,躬身快步、两手端着一大桶硫酸盐,浑身上下都在冒烟。
“老头子,快把马牵走”外祖母哑着嗓子叫喊:还不快给我脱上来,瞎拉,我都快着了!"格里戈里用铁锹铲起大块儿大块的雪往染坊里扔着。舅舅们拿着斧头在他身边乱蹦乱跳。外祖父在忙着往外祖母身上撒雪。外祖母把那个桶塞到雪堆里之后,打开了大门,向跑进来的人们鞠着躬: “各街坊邻居,快救救这大火吧!马上就要烧到仓库了,我们家就要被烧光了,你们也会遭殃的!来吧,把仓库的顶子扒掉,把干草都扔出去!格里戈里,快!雅可夫,别瞎跑,把斧头拿来,铁锹也拿来!各位各位,行行好吧,上帝保佑!”
外祖母的表现就像这场大火本身一样特别好玩。
大火好像抓住了她这个一身黑衣服的人,走到哪儿都把她照得通亮,她东奔西跑,指挥着所有的人。
(高尔基的《童年》节选)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外祖母“腾”地一下从地板上跳了起来,飞奔而去。
(2)染坊的顶子上,火舌舒卷着,舔着门和窗。寂静的黑夜中,无烟儿的火势,如红色的花朵,跳跃着盛开了!
3.节选的文字着力刻画了外祖母怎样的性格? 结合《童年》这部小说,说说外祖母给了阿廖沙怎样的人生影响。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下列小题。
让阅读回归为享受
①前两天,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曾两度提及阅读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在以经济、环保、外交等硬话题为主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这种情形并不多见。实际上,从全社会来看,我们的全民阅读量长期低迷。形不成氛围,究竟是什么原因?
②说到底,是对阅读的认知、需求发生了扭曲。
③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看书,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享用。阅读不再是看书,而是查书。前者是闲来无事,随手翻书,兴之所至,悦而受之;后者是火急火燎,急用先学,要啥找啥,追求速成。结果,一种是长期积淀,成为精神财富,受益终身;一种是狗熊掰棒子,一次性消费,舟过水无痕。阅读层次的高下立判。
④要命的是,这一深一浅两种阅读路径,并没有随着传播技术的提升、书籍载体的变迁而并轨,而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渐行渐远。甚至,浅阅读更胜一筹了,阅读碎片化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比如,长篇深论不受待见,“微言大义”颇有市场。大部头的论著不时兴了,人们只愿意读简短的信息,喜欢段子,热衷看“一张图读懂……”我们最爱用的微博每条只有一百四十字,常上的微信,转发量很大的也多非万字。如果想了解一下基因的相关知识,很多人只会百度一下,不会专门去阅读《自私的基因》这样的科普著作。
⑤诚然,零珠散玉也有价值,但阅读求知若一味追求省事的话,大脑沟回会变浅的。因此,给阅读做好加减法,势在必行。
⑥加什么呢?增加深阅读的比例。其实,用什么阅读不是核心,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在乎书的形式的,不管是印在纸上,还是映射在手机屏幕上,只要它还是《论语》。电子化不一定让阅读变浅,关键是所读文本浅不浅。抱着纸书看穿越小说,跟捧着手机看人文经典,收获能一样吗?
⑦减什么呢?减掉附加在阅读上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虽然不必尽除,但起码别一看《孙子兵法》就想着怎么拿它赚钱。有学者呼吁大家多读无用之书,就是针对我们太奔着实用而去、碎片化截取信息的时弊。多看无用之书,方成大用,这也是辩证法。
⑧做到这两点,让阅读真正回归为一场享受,全民阅读才有可能形成无处不在的氛围,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创新力量的增加、道德力量的增强,也就不在话下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四段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提到“有学者呼吁大家多读无用之书”,什么是“无用之书”?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谈谈你对“多读无用之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