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病毒的话》,回答后面问题。(共8分)) ①我们家庭的名称是“病毒”。顾名思...

阅读《病毒的话》,回答后面问题。(共8分))

①我们家庭的名称是“病毒”。顾名思义,就是能致病的毒物。因此,人们谈毒色变。可是,这不能赖我们呀!是你们人类给我们起了这样一个不雅的名称。

②我们也不好怪人类。给我们起这个名称也是有来由的。19世纪末,烟草得了花叶病;荷兰植物学家比林杰克把有病的烟叶捣碎,挤了汁液,用没上釉的瓷过滤器过滤,滤过的汁液用当时最好的显微镜都查不出有什么细菌,可是它仍然能让烟草得病。比林杰克认为,这一定是比细菌还小的微粒在作怪。他把这类微粒叫做“病毒”,人类就是这样第一次结识了我们。后来发现,人类许多疾病,如流感、麻疹、肝炎等等,其罪魁祸首也都是我们,把我们称作病毒就更有理由了。

    ③人类的本事越来越大,科学家终于看到了我们的真面目。我们家族最小的成员只有细菌的千分之几那么大,直径只有百万分之一厘米,大的也只有百万分之二十五厘米。我们的构造比细菌还简单得多,我们根本没有细胞结构,只不过是由一个核酸分子外包一层蛋白质外壳而已。

④其实同世界万物一样,我们之中有有害的病毒,也有有益的病毒。

⑤20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我们家族中有些成员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内的本领,能钻到细菌体内,在那里繁殖,使细菌死亡,科学家把它们叫做“噬菌体”。人种了牛痘可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牛痘就是经过“改造”后毒性减弱的天花病毒。经过这一番改造,它不仅不再危害人类,还改邪归正,帮助人类消灭这种可怕的传染病。现在许多种疾病的病毒都已被用来制造疫苗为人类服务了。我们家族中还有一些成员叫做“肠道腐生病毒”,它们在婴儿出生不久就进入婴儿肠道,在人一生中始终呆在那里。其中有些是有益的,它们可以促进人体产生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干扰素, 抑制能致病的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等等。科学家已经制成活肠道病毒疫苗,它能预防多种传染病,甚至还有一定抗癌作用哩!

⑥事实说明,我们可以为人类服务。当然,现在我们服务得很不够,我们家族有些成员还在危害人类。这是因为人类对我们研究得还不充分。我们相信人类会更深入地探索我们的奥秘,使我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分)

2.第⑤段“我们家族中有些成员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内的本领”中的加点词为什么不能删去?(2分)

3.小明病了,医生给他开了一点病毒疫苗,奶奶看到包装盒上有病毒字样,坚决不让小明服药,请你运用本文的知识,劝说奶奶。(3分)

 

1.(3分)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2分),具体说明了病毒的体积小、结构非常简单的特点,使说明内容更具说服力(1分)。 2.(2分) “有些”表示部分,不是全部,说明只有部分病毒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内的本领(1分),如果删去就不符合事实,用“有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的准确性(1分)。 3.(3分)示例:奶奶,病毒之中有有害的病毒,也有有益的病毒。(1分)这是病毒疫苗,它们可以促进人体产生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干扰素, 抑制能致病的病毒,还有一定抗癌作用哩!(1分)奶奶,您一定要相信医生,好吗?(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在说明文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结合文本原理来谈,合理表述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我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    ⑵为汝多知乎_______

何以致泣______         ⑷元帝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4.甲文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什么?乙文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什么?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什么共性呢?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诗的颔联、颈联写出了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空人心”的意思是指禅院的景色使人内心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动静关系处理得很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简述“遗址公园化”的利与弊。

材料一:由古希腊、两河流域、古波斯、印度直到南美的玛雅那些遗址,一概都是原封不动。遗址是一种特殊的遗存。尽管它只是残剩的一些兀立的残垣和石柱,甚至是草坑与土堆,但它是历史生命仅存的最后的实体,是惟一可以触摸到的历史真实。

材料二:许多遗址正在被粗暴的施工所破坏:从河南的殷墟、西安华清池到京西的圆明园遗址,到处在动土动工,修筑围墙,植树种花,竖立雕塑,点缀小品,更有甚者则添油加醋地增添各种“景观”于其间,努力把历史遗址“打造”成一座座可欣赏的甚至可收费的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请你描述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写出这幅漫画蕴含的寓意。(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         (常建《______________》)

②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                 (___________《蝉》)

___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__________》)

⑤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自嘲》)

⑥尽信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