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品味生命
曲 艳
①在绿叶与绿叶之间,你可以看到生命流逝的脚步;在欢笑与欢笑之间,你可以看到生命愉悦的笑靥;在颓废与颓废之间,你可以听到生命由衰的叹息,就这样,生命不断地从我们的指间,我们眼前,我们耳边匆匆溜走!
②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体验生命,感悟生命,品味生命。
③生命就像一个容器,它的容积是事先确定好了的,容器里无意义的东西多了,有意义的东西就会相应减少。
④生命是一条路,这条路是由一块块不起眼的砖石铺成的,而不是铺金布银,一路闪光。生命在于有一个充实而完美的过程,而不仅仅在于有辉煌的结局。
⑤生命是五线谱,有高有低,有起有落。有志者,即使在黄昏中,心灵也会洋溢着希望的晨曲。
⑥生命是一叶扁舟,航行在天水之间,航行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会经历暴风雨的洗礼,会迎接朝阳彩霞的拥抱。
⑦生命,根本就是一连串的战斗,没有这战斗,就不会有胜利!
⑧生命最苛刻之处,在于它会死亡。只要有死亡,再长久的生命也显得短暂,辉煌尽头终归是永恒的黑暗。我们每天享受生命,却又每天丧失它。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只好追求它的高度。一切伟大的创造,实际上都暗含着祈祷生命永恒的意图,一切伟大的创造在生命意义上也是呈现出矛盾状态:忠于生命又想战胜生命。
⑨扬帆于生命之河,难免会遇到暗礁;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静静地聆听,静静地品味生命之舟行驶过每一个港湾所发生的故事,有喜有悲,有甜有苦。每一个故事都带着某种微妙的情绪,而生命之舟也惟乎渐行渐远,风帆更加鼓满,只是作为船长的我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把好航行的方向,勇敢地冲向大洋彼岸,到达另一个新的起点。
⑩还记得冰心老人说过:“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我已经满足了。”
⑥把握生命,品读生命,珍爱生命吧!
1.本文大量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有哪些?
2.作者对生命作了发散思考,赋予了生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方面的属性或特征,并加以准确阐释。
3.谈谈你对“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的理解。
4.第⑩段中,作者引用了冰心诗句“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
的,今生我已经满足了”,请你仿照此句型再写两句。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图答问题。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诗中的“渔翁”含有几分诗人自况的意味。你认为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诗的末两句,苏东坡认为“虽不必亦可”(即:此二句删去也可以)。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新华社电 奥地利作家、剧作家埃尔费里德·耶利内克女士摘得2004年诺
贝尔文学奖桂冠,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十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给耶利内克带来的不仅是无上的荣誉,还有超过100万欧元的巨额奖金。在被问及获奖后的计划时,耶利内克说她不打算去旅游,一个人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时间,我的乐趣不需要花钱。
材料二:据《青年时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已决定授予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荣誉文学博士名衔;金庸先生在获授剑桥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后,随即向该校提出申请,请求到该校继续攻读博士课程,剑桥校方表示无此必要。但金庸先生坚决请求入校就读,最终得到同意。金庸先生告诉记者,入剑桥攻读博士课程,志在求学,而非为求学位。
(1)请你从这两则材料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2)请写出你对这个问题的探究结果或解决的办法:
(3)假如你是这两则材料中的一位,你将会怎么做?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假如你是漫画中那两个小朋友的同学,你如何劝说他们呢?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原文上修改。(至少3处)
吃过午餐正是夏天最热的季节,骄阳似火,酷热难当,汗流夹背。但今天却是毕业考试之际,大家仍然复习的热火朝天,如火如荼。我一边吃冰淇淋,一边复习,在这酷署之时,谁能抵挡诱惑呢?我优闲地坐着享受美味佳肴所带来的凉爽,尽管冰淇淋冷气凌人,可是我的内心还是火辣辣的。
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B. 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妙手回春之感。
C. 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也不可与那些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D. 历史上不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却是或被挖心,或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