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大地震》回答问题。 大地震 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其中多数地震我...

阅读《大地震》回答问题。

大地震

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其中多数地震我们不能感知,但超强度的大地震则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2005年10月8日,发生在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的大地震导致超过7万人丧生。

地震学家都想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有人希望通过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美国科学家曾建议建立一个由800个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200个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以便更好地监测地壳的变化,但直到现在,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梦想。

1993年,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终于逮到了一条有关地震的“大鱼”,于是警告帕克菲尔德地区的居民,几天之内当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达37%。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们虚惊一场。1995年,俄罗斯科学家弗拉迪米尔·波罗克在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方面似乎取得了突破,因为他成功地预测了日本神户发生的大地震,还成功预测了2003年12月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可是,接下来他关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将发生地震的预测却没有成功。于是,人们对他的“小地震是大地震预兆”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我国科学家尹祥础用21年时间创建了中国独特的“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理论。他认为,临近地震的时候,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非常脆弱,就像一头负载已经达到极限的骆驼一样,这时候哪怕在骆驼的身上再加一根稻草,就可能把骆驼压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他于2004年3月曾预测“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区未来l到2年内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2005年10月发生在南亚次大陆的大地震印证了他的预言。即使如此,尹祥础还是认为地震预测是一项科学难题,一旦发布的地震预测结果不准确,就可能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从理论上说,地震预测应该是在地震发生之前,能够明确地指出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规模、震级等。照这一要求看,迄今为止地震预测技术仍未成熟。

地震学家认为,地震预测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很难验证研究者的思路、方法及观测结果。其二,地球具有“不可入性”,仅仅用来自地球表面的观测资料来推断地下的物理过程是十分团难的。其三,如果承认地震是地壳内的一种临界现象,那么它具有不稳定性,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这就可能导致对地震发生时刻的预测的不确定。

看来,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虽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人类可以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

1.文中介绍的预测地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请概括并列出。

2.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一句中的“大约”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4.地震预测非常困难,但那么多的地震学家仍然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请谈谈你对此的感想。

 

1.(2分,每点0.5分,任答四点)A、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B、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C、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D、用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E、以“加卸载响应比”预测地震;F、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 2.(3分,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临近地震时,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脆弱的程度,给人以清晰准确的认识。 3.(3分)“约”字表推测,是“大约、大概”的意思(1分);删去后全球每年地震就限定在“500万次”,太绝对了,与实际情况不符(1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1分)。 4.(3分)略(提示:可从科学精神、科学探索、征服自然灾害等角度谈,要言之有理。只要肯定科学的探索精神,科学无止境等方面即可;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解析】1. 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关键性的语句,然后列出即得正解。 2. 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说明方法常考的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 举例子: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事例进行说明,能将某些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比较抽象的事理说得真切具体,清楚明了。 作比较:可以是同类事物比较,可以是不同类事物比较,还可以将同一事物的先后情况相比较,这些都是为了更准确地揭示和突出突出突出突出事物的特征。 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能从数量上直接说明事物的特征,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 打比方:借助大家熟悉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来打比方,能使原先较难说清的事物特征变得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3. 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考查。特点:简明,准确,严密。此类型的题目一般回答都是否定的,然后结合语言特点进行分析。 、地震预测非常困难,但那么多的地震学家仍然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请谈谈你对此的感想。 此题考查学生思维开放能力,答案不唯一,但必须与“科学无止境”相关,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录毕,送之(     )   

其欣悦,则又请焉 (    )

③媵人持沃灌(     )   

④左佩刀,右备容(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初中时光已悄然过去。回首逝去的日子,校园里留下了数不清的欢乐。初中的学习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为此你班决定开展“岁月如歌”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集体的记忆】班级组织编委会编写班史,每人珍藏一本,作为对这段生活的永久纪念,请你设计班史的内容。

内容一:班级毕业照       内容二:________________

内容三:________________ 内容四:                

2.【真诚的邀请】假如你是编委会的组长,去邀请校长为班史题词,你该怎么说?

3.【永远的赠言】毕业在即,请你在老师的纪念册上写留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查看答案

(1)《格列佛游记》作者是英国作家                 ,作品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         、马国等地的经历。

(2)《格列佛游记》中的马是怎样的形象?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或要求写出相应诗文。

(1)                        ,恨别鸟惊心。

(2)今日听君歌一曲,                   

(3)           ,长河落日圆。

(4)                  ,夜吟应觉月光寒。

(5)杜甫《望岳》中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两句诗是:                     

(6)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②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查看答案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不光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                 给我以风雨,我就是一道旖旎绚丽的彩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