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杂文选刊》2013.4有删改)

1.文章题目是《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请说说“我”的“狂”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2.文章第一段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3.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4.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狂”主要表现在:母亲决定卖掉白菜时,“我”不愿意且埋怨(冲撞、责怪)母亲;老太太刁难“我”的白菜时,“我”不顾尊长,气愤地回击她;“我”算账时,故意多算一毛钱报复老太太;母亲要“我”算账时,不诚实,欺骗、伤害了母亲。 2.本段细节描写用了“叹息、抬高、瞥、锁定、端详”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在艰苦的年月里,母亲对自己珍爱的白菜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矛盾、无奈和痛苦的心理。 3.表现了母亲本性善良、为人诚信、朴实能干、严格教子的品质。 4.“我”因故意多算一毛钱让母亲丢脸、难过而自责;“我”对自己当年幼稚不宽容的做法而感到愧疚;“我”因辜负了母亲平时的教育,做事出格,让母亲失望而感到懊悔;“我”因欺骗伤害了母亲,但又无法弥补而痛苦。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词汇的理解。解答时先对重点词汇进行解读,然后在文章中找到相应段落进行概括。“我”的“狂”分别体现在:母亲打算卖掉白菜时,我不理解母亲的难处,而是埋怨母亲不把白菜留下了过年吃;面对老太太的刁难,“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此处体现了“我”的不顾尊长的狂妄;在给白菜算价钱的时候,“我”为了报复老太太对白菜的刁难,故意多算了一毛钱,此处体现了我胆大妄为的“狂”;在母亲要“我”算账时,“我”撒谎欺骗了母亲,此处体现了我对母亲不守诚信的“狂”。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时,结合描写手法的相关知识概括整理得出答案。本段细节描写用了几个动词,“叹息”表现了母亲经济困难的无奈。“抬高”“瞥”“锁定”“端详”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母亲看到了白菜之后,舍不得将它们卖掉却又无计可施的矛盾、无奈和痛苦的心理。 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解答时,结合文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可以看出母亲善良宽容的性格; “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诚信的人;从母亲赶集的途中可以看出母亲的朴实能干;从“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和“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这里可以看出母亲教子严格的品质。 点睛: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 4.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从文章的主旨出发去分析这个词语想表达的内涵。“沉痛”是一种深刻的内疚和懊悔,表现出了“我”因为年少时的错误至今内心感到痛苦和愧疚的心情。这种感情体现在“我”因故意多算一毛钱让母亲丢脸、难过而自责;“我”对自己当年幼稚不宽容的做法而感到愧疚;“我”因辜负了母亲平时的教育,做事出格,让母亲失望而感到懊悔;“我”因欺骗伤害了母亲,但又无法弥补而痛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选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节选)

注释:大:大户人家;有钱的人。文不识:邑人的名字。怪:以...为怪;认为...是奇怪的。资给:资助、供给、借给。大学:大学问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邻居有烛而不 _____(2)衡乃与其______  (3)得主人书遍读之。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_______,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_______(用四字短语作答)

4.结合甲乙两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学习的感受或体会。

 

查看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是人多以书____(2)衾拥覆,久而乃和____

(3)白玉之环____(4)同舍生皆绮绣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幼时/即嗜学    B. 益慕圣贤/之道

C. 腰/白玉之环.    D. 门人弟子/填其室

4.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查看答案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这种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方式也是本书的精妙这处。

1.《海底两万里》是____(国家)_____(人名)的作品。

2.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______和仆人康塞尔及鱼叉手尼德·兰尼一起随-_________(潜艇名)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3.本作者“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2)《终南别业》中的颈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B. 《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这篇独自,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C. 《短文两篇》中的《日》和《月》选自散文集《龙狗》,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写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这一笔名。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D.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