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五柳先生传》)

1.翻译下面句子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C.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D.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

A. 为号焉 自既望以      不物喜

B. 亲旧知如此             真无马耶

C. 既醉退                 濯清涟不妖

D. 无怀氏民欤             予尝求古仁人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从思想性格、志愿爱好、生活状况等 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B.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读书、饮酒、著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

C. 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 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5.通读全文,你认为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回答。

6.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追求的理想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你认同吗?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1.⑴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D 3.D 4.D 5.陶渊明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率真自然、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 6.(1)不认同。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值得肯定.或(2)认同。时代进步离不开物质文明,如果每个人都像陶渊明那样不慕荣利,社会就不可能发展进步。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慕”“戚戚”“汲汲”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D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3.试题分析:D项“无怀氏之民欤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两句中的“之”都是“的”。A前者“用”,后者“因为”。B前者代词,后者副词。C前者表承接,后者转折。 4.试题分析:“‘环堵萧然’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错。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5.试题分析:题干“通读全文,你认为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选文语句归纳陶渊明的性格特点:陶渊明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率真自然、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 6.试题分析:解题此类开放性试题:1、要紧扣“经济地位是否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的问题;2、要紧密联系实际谈感想和认识,要真切,从生活中来;3、要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态度要正确、鲜明;4、要作出辨证的分析,思想观念要健康向上。本题考查发散思维。鼓励有创意,想象要大胆,突破常规,又要合理,即合乎要求。既放得开,又收得拢(结合原文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乐府·杨柳枝

白居易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1.首句在用字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诗中第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1) __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2) 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3) 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明月几时有》)

(4) 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7)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在杜牧的《赤壁》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近年来,立足传统文化的《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诗词大会》《朗读者》,都取得了口碑和关注率的双丰收。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1)【猜成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学习的方式也可充满趣味性,请根据下列谜面猜成语,任选两幅图案将序号和成语写在横线上。

图⑴___________      图⑵__________      图⑶__________      图⑷__________

(2)【填诗句】请在横线处填出作者及其名句。

 

作者: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秀开场】《朗读者》中的开场白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开场白,流畅的文字直击人灵魂深处,又给人以美的享受。以下是“遇见”的开场白,请你为“青春”写一段文质兼美的开场白。

董卿: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查看答案

阅读名著片段后答题。

他离群索居,自我封闭,唯有大自然能给他些安慰。特雷泽德布伦瑞克说,“大自然是他唯一的知已”,是他的庇护所。1851年认识他的卡尔纳特说,从未见过一个人像他那样热爱花草、云霞和大自然,他似乎是靠这些活着。他自己写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爱田野……我爱一株树甚于爱一个人……”在维也纳时,他每天都要围着城墙转一圈。从黎明到黑夜,在田野里,独自散步,帽子也不戴,顶着太阳,或者冒着雨。

(节选自罗曼罗兰《名人传》)

(1)文段中的“他”是谁?结合作品我们可知这一时期“他”的最大痛苦是什么?

(2)从这位名人的经历中你获得了何种启示?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添改”、“增加”、“订正”表现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毫无偏见,这也是令饱受歧视的鲁迅终生怀念与感激的原因。)

B. 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黑色的闪电”比喻传神,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此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英勇的形象。)

C.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作者的生活条件与人对比很艰苦,心中虽略有羡慕,但仍努力一心向学,沉醉于学习之乐。)

D.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作者虽“处江湖之远”,却能看淡个人得失、仍以天下为己任,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无私情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