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1)《名人传》的作者是_________(姓名),贝多芬在生命最后写出了不朽的_________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这句话出自________作品的主人公是_________ 。
读下面文字,完成一下题目。
生命是一朵娇嫩的花,而青春便是花开的Shùn间。只有在那一刻,这朵花才会开得馥郁芬芳,才会美得动人心魄。就像有人说的:“苦色的青春仍然是青春,含泪的微笑仍然是微笑。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即使是阴雨天,也能看到天堂!”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Shùn(______)间 馥(_____)郁 娇嫩(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动人心魄”在文中的意思是
(4)把文中花波浪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③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④ 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 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⑧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默写杜牧的《赤壁》。
央视《朗读者》第二期节目主持人的开场白:“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比如说这会儿,你我之间是一段短暂的陪伴;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时代,和我们的同学,那是几年的陪伴;还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陪伴也是一种力量。
你的世界也处处有陪伴的倩影,你也有许多时候享受陪伴的美好,他人给予你的,你给予他人的。请你以“陪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阅读《活着的手艺》,完成第下列小题。
①他是一个天才的好木匠。
②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他曾经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了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③有时,他会对着一棵树说:“你呀,可以打成一个衣柜、一张桌子……”甚至,他还能比划出这柜这桌台面和腿脚的尺寸。一年后,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找他来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他却笃悠悠地道:“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他的眼力就这样厉害。
④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木匠,而且手艺很快就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备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更是活灵活现,他给出嫁的姑娘打家具,从他手底下出来的蝴蝶、鲤鱼,让那些女孩子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最让人惊叹的是他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个树节说不定就成了蝴蝶翅翼上的花纹,一道裂纹则被他修饰成鲤鱼的眼睛……
⑤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慢慢踱步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⑥我在老家的时候,常常满怀着崇拜看他做木工活儿。他快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自由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移,化腐朽为神奇……
⑦但是,村里人叫他懒木匠。
⑧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外,请他做一些小活儿,他坚决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一律眼睛不抬地回答说:“没空儿。”
⑨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⑩有一年,我从郑州回去,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勺,粪勺的柄坏了。刚好木匠从门前过,于是我马上叫住了他,递上一支烟问:“你忙不忙?”他摇头说不忙。我立马请求:“要不,帮我安个粪勺柄吧?”他半点都不犹豫地回绝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随即,把还没来得及点的烟塞回我手里,走了。
(11)我有些生气。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没听人说,他是懒木匠?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勺柄,边叨叨着:“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木匠也得做这些活。他转了几家工地,非认死理,觉得木匠坚决不能干铁匠的活。推了那些挣钱的活,非去路边等活儿干,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
(12)我说:“这人,怪啊!”
(13)我很少回老家,对木匠的记忆也渐渐淡了。
(14)某天,在办公室干完七零八碎的事情,那些声音依然在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你看着写。
——我们杂志才办,要不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要不要搞搞文学创作啊,网络上狗血的故事多得很啊!
(15)我拒接了所有的邀约和请求,也许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但我觉得我要对得起自己的文字。那一刹那不知怎的就想到了木匠,甚至理解了他当年不肯为我安粪勺柄的举动。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要的不仅仅是金钱啊!
(16)他不懒,他只是孤独。
(17)去年春节我回了老家,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顿时觉得心里有些空,心想:他终究也熬不过去啊!
(18)隔天正好碰见他,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递给他一支烟,问:“你在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元呢。”
(19)我一下子释然了,看着他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轻轻一笑,说:“别的不想做。”
1.以下对题目“活着的手艺”理解最肤浅的一项是( )
A. 是指木匠的手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使死去的树木以另一种形式“活着”。
B. 是指木匠制作的家具都非常精美,具有永久保存流传的艺术价值。
C. 是指世上的手艺都有自己特有的生命和尊严,要以敬畏之心对待。
D. 是指承载传统文化的古老手艺不会因时代发展而失去生存空间。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
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文中木匠“他”的形象特征。
4.试比较本文⑭⑮节与链接材料,简要说说它们中关于“我”的内容的叙写在文章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链接材料】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孔乙己》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万事皆“蓝瘦”,青春岂能“香菇”
①作为“新晋网红”,“蓝瘦香菇”近日大受追捧。网络新兴词语层出不穷,管中窥豹不难发现,这些流行语恰是社会现实和心态的一面镜子。
②南宁小哥失恋后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反复强调的“蓝瘦香菇”,是爱情遭遇不顺后的情感宣泄,而网络青年们更是由此引申出花样的版本:“压上积蓄买房,蓝瘦,香菇!”“上了那么多天班今天居然还是礼拜二,蓝瘦,香菇!”“论文还没开始写,学校又急着让我交,估计又要熬夜了,蓝瘦,香菇!”“没有时间找对象,妈妈也催,蓝瘦,香菇!”这看似调侃的背后,也都或多或少透露着青年难以突破的社会现实。
③残酷且倍感压力的各类现实真实地存在着。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在就业压力本就很大的情况下,一个工作岗位里饱含着许多人的竞争、欢喜和失落;而高房价给青年带来的伤害或许更加直接,持续攀升的价钱,不仅让一部分青年消磨了斗志,更让很多年轻有为的青年逃离了大城市,这背后也不免有放弃梦想的无限失落;基于现实压力和情感疏离,大龄单身青年群体正越来越庞大,建立美好家庭的愿望在很多青年看来变得遥不可及,心情急躁、精神不振也成为不少青年的常态。这些亲身体验的社会现实,不免让年轻人难受。
④但正处于奋斗时期的青年,应当明白,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容易的。工作需要投入精力,住房需要打拼奋斗,爱情婚姻也需要用心经营。哪怕是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今日这般万众瞩目,也忽略不了背后他几十年的坚守和辛勤耕耘;而演绎一段传世的美好爱情,必少不了背后两人相濡以沫的相知相扶、宽容大度。凡灿烂的果实,显然取得的不会那么轻松自在。
⑤令人难过的事情何其多,深陷“蓝瘦”情绪的控制之下,自我就会显得被动。与其遇到挫折时反复叨念什么“蓝瘦香菇”的负面情绪,倒不如多花点时间从精神上到技能上全方位提升自己,去寻求更好的未来。一个温暖的房子,虽然让很多人在房价之下望而却步,但多努力一下即便不能在这座城市如愿以偿,却也一定会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和选择。生活不就是解决一个个困难,然后不停地取得进步和突破吗?
⑥“万事皆难,诸事皆行”。在今天,我们也可以借用当下最流行的说法,“万事皆‘蓝瘦’,青春岂能‘香菇’?”不畏惧困难,不抛弃放弃,不停滞不前,身体力行,才是青年人该有的姿态。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从全文来看,文章前两段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第①小节把流行语比作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心态。
B. 第②小节中“看似调侃的背后,也都或多或少透露着青年难以突破的社会现实。”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当下一些年轻人的遭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同情。
C. 第③小节作者建议年轻人如果在大城市感觉压力比较大,可以选择到一些压力相对较小有利于发展的小地方去。
D. 第⑤小节作者认为:积极主动地解决一个个困难,然后不停地取得进步和突破,才是生活应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