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普少习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卒用其人。

(选自苏教版七下课文)

【注释】①习:熟 悉。②私第:自己的府第。③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箱子。④临政:处理政务。⑤薨:代诸侯或大官的死。⑥岸谷:严肃刚正。⑦忌克:忌妒刻薄⑧龌龊循默: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⑨卒:终于。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祖/常劝以读书    B.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C. 跪而拾之/以归    D. 他/日补缀旧纸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及(      )    (2)释(      )    (3)悟(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2)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你觉得赵普是一个怎样的人?

 

1.D 2.(1)等到(等到……时);(2)放下;(3)明白 3.(1)家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2)(赵普)虽然多嫉妒而好胜(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4.赵普虽然对人苛刻,但他是一个刻苦读书,胸怀天下、热爱国家,具有超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的人。(评价人物要用全面的观点)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D项“他/日补缀旧纸”错。应改为“他日/补缀旧纸”。 2.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如“释”:放下。 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多以联系内部语境为主。 3.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发箧”“忌克”“而”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4.试题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进行归纳概括。 【参考翻译】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释】①辛大:孟浩然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详。②山光:傍山的日光。③轩:窗。④鸣琴:琴。用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诗意。⑤恨:遗憾。⑥中宵:中夜,半夜。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荷风”点明夏日;“池”字表明“南亭”傍水。

B. 夜幕早合,明月高悬,诗人敞开亭户,散发披垂,靠窗而卧,这是个不注意礼节的人。

C.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

D. 全诗表达诗人闲适恬淡的情趣,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下列对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简笔勾勒出了一个恬静可人的月夜图。

B.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荷 花的香气清淡细微,竹露滴在池面清脆悦耳,营造出一种喧闹之境。

C. “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D. 诗人描写感受细腻,语言流畅自然,寄情于景,韵味十足。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原句: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改句:只要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就会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B. 原句: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改句: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白色梨花开满枝头!

C. 原句: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改句:鲁迅先生对写信写得太草率的青年人是深恶痛绝之的。

D. 原句: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改句: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地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

②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

③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

④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

⑤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

⑥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也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A. ②④①⑤③⑥    B. ③④①⑤②⑥    C. ②④①③⑤⑥    D. ③④①②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B.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梨树林里忽明忽暗地走着。

C.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法兰西万岁!”。

D. 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一口气把三百来斤重的青石板背回家,铺在台阶上后感受如释重负

B. 大庭广众用脏话骂人,是一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

C.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D.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