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 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 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③馔(zhuàn):准备食物。 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下面加点字与“公约之饭”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郊野外        (《满井游记》)    B. 盖余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C. 不能通其意     (《马说》)    D. 或置酒而招       (《五柳先生传》)

2.读了本文你获得了什么感悟?(不少于30字)

 

1.D 2.示例:做人应当作风简朴,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也不失原则。 【解析】 1.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题目中的“公约之饭”中的“之”是“代词,代他,指儿媳妇家的亲戚”;A项中“之”是 “结构助词,的”;B项中的“之”是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中的“之”是“语气助词,起补充音节作用,不译”;D项中的“之”是“代词,代指他”。故选D。 点睛:选择题的本质就是去伪存真,舍弃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错误答案,找到正确的答案,要在自己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可筛选一些较易判定的,缩小范围,也就是“排除法”,这样,能够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2.试题分析:本文通过写王安石招待客人的故事,说明王安石虽贵为宰相,但在生活上却是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这在今天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从自身生活做起,杜绝奢侈浪费,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译文: ​王安石在担任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到达京城,于是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过了中午,萧氏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菜肴都没有准备,萧氏子心里对王安石的做法感到奇怪。他们喝了几杯酒,先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汤罢了。萧氏子很骄傲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子十分羞愧地回去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石潭记》和《与朱元思书》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

B.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

C. 《满井游记》作者如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多方位、多角度地描写满井的景物,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早春风光图。

D. 《岳阳楼记》以“记”为名,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入情,因情生发议论。

 

查看答案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曾不吝情去留    译: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B. 卷石底以出      译: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C. 至若春和景明    译:至于到了春风和煦春光明媚的时候。

D. 红装而蹇者      译:穿着艳装骑驴的。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增其旧(规模)                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B. 雾冥冥(迫近)                结庐在人境(人烟稀少的地方)

C. 互相邈(高)                  有亭翼然于泉上者(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D. 瀚海阑干百丈冰(沙漠)          不汲汲于富贵(心情急切的样子)

 

查看答案

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能wū      湘xiāo       幽suì         射着 zhōng

B. 娄qián     挂juàn       清liè          地寒yàn

C. 裂jūn      泠líng      死pián        汗流背jiā

D. 尔shū      寂liáo       为chí         樯倾摧jí

 

查看答案

我区各中小学为了助推书香矿区·全民悦读活动,积极开展读书主题活动营造校园书香氛围,你所在班级也要举行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三个任务。

(1)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会采取哪几种活动形式来开展?(请列出两种)

答:                                         

(2)在读书动员会上,你的动员讲话必须引用我国古人勤奋读书的两个典故。你打算引用哪两个典故?

答:                                         

(3)对于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人们历来各有看法,下边是最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你认同哪一种观点?理由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一谈,不少于80字

观点A:读经典的书,就开阔了精神的视野。

观点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观点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