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1)祥子是_______笔下的一个人物形象,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
(2)《海底两万里》中的捕鲸手___________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suì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桨?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suì(______) 沉淀(______) 忍俊不禁(______)
②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
③“忍俊不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文中划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2)、商女不知亡国恨, 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4)、可怜夜半虚前席, 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6)、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____。
(7)《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8)《爱莲说》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
请以“最好的朋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
提示:“朋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要求:(1)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2)不要写成诗歌;(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我最好的老师
(1)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做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冰川期时因无法适应环境而(jué jì)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作了详细的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2)他把我的试卷还给我时,我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
(3)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接着我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有及格。发生了什么事?
(4)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你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5)不用说,我们都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6)你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当传看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其实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怀特森描述了它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他不可能知道的许多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可我们一点没有起疑心。
(7)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
(8)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老师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一个人一贯正确。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提出来。
(9)上怀特森先生的课,每一次都是不寻常的探险。有些科学课我现在仍然能够差不多从头至尾地记起来。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轿车是活的生物。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拼凑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过的驳论。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自己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而且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
(10)我们把这种怀疑主义带进所有课堂。这就给那些不习惯被怀疑的老师带来了问题。我们的历史老师讲着讲着,会有人清清嗓子,说道:“凯蒂旺普斯。”
(11)如果要我给我们的学校危机提出个解决办法的话,我一定会提出怀特森先生。我没做出过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但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种同样重要的东西,一种正视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他“你错了”的勇气。怀特森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是很有趣的。
(12)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觉察到。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老师听,他(jīng hài)极了。“他不该像这样捉弄你们的。”那小学老师说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你错了”。
(选文有改动)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jué jì( ) ②jīng hài( )
2.第(3)段,“我”在没有看到其他同学试卷的情况下,凭什么“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有及格”?
3.第(10)段,历史老师上课时,为什么会有人说“凯蒂旺普斯”?
4.本文介绍了怀特森先生哪两件事?通过对这两件事的处理说明了什么观点?
5.文章开头写“我”对怀特森先生满是“怨恨”,后面却又写对他满心“敬佩”,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这样写法有什么好处?
6.请写出一句与怀特森先生的教育指导思想相一致的话(或名言警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草原,一支苍凉的秋歌
①太阳刚升起,我便驱车从呼和浩特向希拉穆仁大草原进发。车出市区不久,即进入连绵起伏的大青山。望着窗外枫红谷黄的秋色,我的思绪陷入少时读过的描写蒙古大草原的小说情景中:绿莹莹的草原无边无际,清风拂过,到处“风吹草低见牛羊”;草甸子上野花盛开,群马驰骋;红日西沉,蒙古包外响起悠扬的马头琴……
②两个小时后,希拉穆仁大草原到了。希拉穆仁在蒙语里是指水草丰茂之意,自古以来这儿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清朝乾隆皇帝北巡到此,惊叹世上居然有如此美丽的草原,草原上竟有如此清澈的河流,遂下旨在这里建一大召(指寺庙),作为满、蒙、汉等民族融洽的象征。这座古寺现保存完好。
③然而,草原风光却与当年大相径庭。
④我因有过川北大草原和云南香格里拉草原之旅,所以格外留意内蒙古大草原有何特色。进入我视野的草原显得十分苍凉,看不到文艺作品中写到的那种齐腰深的草了,只有所剩无多的小草,恰似北方田野里稀稀拉拉的麦茬;更有一片片裸露的沙土,旅人骑马、骑骆驼兜圈之际,后面扬起一溜尘土;草原上风大,我们的头发、鼻孔里吹入点点沙粒;哪怕我望尽地平线,也不曾看到一幅牛羊满坡的画卷,河流早已成了涓涓小溪……
⑤面对已显沙化的大草原,心想这也许是秋天的萧条所致,因为秋天的歌总是充溢着自然界的苍凉、充溢着人生的悲凉。由此追溯斑斓的历史长河,中华文明是由黄河文明、长江文明、草原文明这三大文明圈不断融合、不断发展而来的;与汉唐丝绸之路、宋元海上丝绸之路比肩的草原丝绸之路上辙痕犹在,似乎尚有驼铃声声;长空忽然一阵鹰鸣,颇像成吉思汗的蒙族铁骑,纵横欧亚大陆,将旌旗插向大漠深处,一路留下铿锵的足音……难道建立过辉煌的草原将要变成茫茫的戈壁滩?
⑥怀着诸多疑问,我请教了当地的老牧民。他们坦言,草原急剧沙化是近几十年的事,希拉穆仁大草原在上世纪70年代仍然是水草丰茂,风光无限,如今的景象与国人过度开发草原有关。我不禁联想到当下国家对生态文明的关注。所谓生态,就是生物在某一种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按照西方生态美学的观点,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窃以为生物有三个层次的生命:第一层次为植物,第二层次为动物,第三层次——也即最高层次为人,这三者之间的生物链是不能破坏的,如破坏了第一层次,必然危及第二、第三层次。好在国家已经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科学地制定了治理草原的方案,前景还是光明的。
(选文有改动)
1.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①风吹草低见( )牛羊 ②追溯( ) ③成吉思汗( )
2.第①段写想象中的蒙古大草原美景,②段又写古时真实的美景,有什么用意?
3.第⑤段中,作者是如何强调大草原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作用的?
4.指出本文最突出的写法特点并说明主题。
5.请为治理“草原荒漠化”提点儿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