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菁菁校园,藏着多少青青记忆。教室里琅琅读书声,操场上...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菁菁校园,藏着多少青青记忆。教室里琅琅读书声,操场上跃动的身影,花园里你追我赶,走廊上嬉戏打闹……交织成一幅美丽的连环画,定格在记忆中的一页;谱写了一首动听的歌谣,回响在耳旁;发酵成一杯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编造成一道绚丽的彩虹,挂在我们脑海深处……

    请以“校园里的记忆”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校园里的记忆 温暖的春天乘着记忆中的桃花,又舞出一片灿若朝霞的绚烂。我又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你,仿佛就在身边。 那是一节体育课,我独自在一边练习跑步。我跑的很快,以至于没看清前面有什么。于是一脚踩到石子上,摔倒了。一阵锥心般的疼痛如潮水般涌来,痛彻心扉。 你飞奔至我面前,关心的说:“怎么样?有没有伤到哪儿?”我面容痛苦的指了指膝盖。你蹲下身子,轻轻卷起我的裤腿。看到我的伤口时,眉头皱了一下,随即埋怨道:“怎么这么不会保护自己呢?”说完,从口袋中拿出湿纸巾,小心翼翼的拂去我伤口处的灰尘。 你抬起头,眼里满是疼惜。你说:“来,我背你去医务室吧!”我像惊慌失措的小鹿般急忙摇头。你劝我道:“还是我背你吧!不然伤口会更加严重的。” 你背着我走在校园的小路上。路边,桃花似活泼的小姑娘,在微风的吹拂中,跳着欢快的舞蹈。串连的粉色随意铺展,恣意摇晃,我觉得,我们的友谊比桃花的芬芳还要浓烈。 看着你颈脖上流下的汗水,我不好意思的说:“要不我下来自己走吧!”你摇摇头,喘着气说:“不了,还是我背着你吧。谁让我们是好朋友呢!我擦掉你颈脖上的汗珠,安静地趴在你温暖的背上。 一朵桃花飘落在你的肩上,我用手拾起它。都说白色的桃花是纯洁的,你的心灵却比那桃花更纯洁,可以让我忘却疼痛。我断断续续的告诉你,你不说话,只留给我一个美丽的侧面,牵动起一树桃花的呢喃细语。 我在校园小道上驻足,一朵桃花又飘然而至,撩拨我的情思,我看见它在向前蔓延,飞向那片粉红色的回忆。 【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初次见到该作文,一定会大跌眼镜,这是一个太普通的作文题目了,从小学就写过很多次,但我们转化一下思路,越是一个看似平常的作文题目,能写出新意难度非常大,也非常难能可贵。这篇作文的关键词是“校园”和“记忆”,十分贴近现实生活,有利于打开记忆,写真事,抒真情,表达对生活、对人生的真切感悟。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的开放度较大,有着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写作时,要以“校园”为中心引发记忆和联想,通过写人、叙事、绘景、抒情,展现校园的多姿多彩,抒发对学习、成长、生活的真切感悟。可以写同窗情,或展现一个宿舍、班级成员之间融洽的情谊,或叙述自己与好友相识相知的心路历程,展现友情的珍贵;还可以写师生情,校园生活中老师是最为亲密的长者,展现他们课堂上的风采,描述生活中他们对学生的关爱,通过这一幕幕课堂内外的场景,旨在赞扬一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写校长、园丁、看护阿姨等人身上发生的故事,表现“和谐温情”这一主题。 点睛:审题是指细心揣摩题意,把握题旨,明确要求,即对作文题目所显示的中心、范围和所暗示的体裁特点等作全面审视。对于命题作文,其中心要依据对题目的分析来确定,因此,审题至关重要,写作前一定要“瞻前顾后”,审清其中的内涵,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来确立要表现的中心。否则,一旦“跑题”,即使语言非常生动精炼,内容新颖精彩,该文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得分更难以提高。 命题作文,选材得当,至关重要。对于题目来说,范围有大小之分,对于所写的事件来说,意义有深浅之分。一般情况下,小题应该“大作”,大题应该“小作”。“小题大作”是指题目比较具体,涉及的范围较小,涉及的人数较少的作文,对这样的事件如果作深入地思考和挖掘,往往包含着普遍的、深刻的、给人启发和教育的道理。“大作”就是要在事件的意义、道理、说明的问题上下功夫,动脑筋,细思考、深挖掘;“大作”就是要“平中见奇”“化腐朽为神奇”,就是要言人所未言之言,道人所想道之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孝    道

王承磊

王有德是个孝子,村里人都这么说。可王有德不觉得自己是个孝子,是因为他的老婆。

王有德的媳妇彩凤不是个省油的灯,结婚三个月,就嚷嚷着让公爹自己一个人做饭吃。王有德用手捂了捂彩凤的嘴,使了个眼神。彩凤掰开他的手,眼一瞪,大着嗓门吼: “怎么!不让人说话了?”

王有德那苦瓜似的脸上紧蹙的纹路蠕动了几下,声音压到小得不能再小并和着一种__乞求和沙哑的语调说: “你能不能小点声!让外人听了笑话!再说,爹一个人,吃饭不就是多双筷子多个碗吗!”“那还得我做呢!”彩凤瞥了眼王有德,“你不做饭不知道做饭的累,夏天那个热,冬天那个……”

“得、得、得。”王有德摆摆手,打断彩凤的话,“难道让爹做饭给你吃?你也太那个了吧。”“太哪个了?啊!你说呀!”彩凤也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王有德气得把脚一跺,摔门去了学校。他是个老师,此刻却深感自责。

东屋里,爹独自盘腿坐在炕上,眼圈红红的,烟袋“滋滋”地冒着青烟。刚才的话,他都听到了,儿子腹背两面夹攻,难为他了。只怪自己老了,不中用了。他想起了村前那处老屋。

那晚,是全家人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王有德和爹的眼眶里一直闪烁着晶莹剔透的东西,像要溢出,却始终没有掉下来。   

第二天。早饭。彩凤早早做了饭,给王有德盛了一碗菜。王有德问:“哪碗是爹的?”彩凤说:“他又不在这儿吃,没做他的。”“哪碗是我的?”王有德云淡风轻地问。“那碗肉多的就是你的。”彩凤朝桌上一指。王有德默默端起自己的那碗菜,随手拿了个馒头,转身朝门外走去。“哎!你去哪儿?”彩凤在后面吆喝他。“我不吃了,给爹送去!”王有德扔下这一句,头也不回。彩凤哼了一声:“不吃算了,饿死你个贱骨头。”

中午。午饭。王有德回家看着桌上的饭,又问:“哪一碗是我的?”彩凤丢了句:“爱吃哪碗吃哪碗。”王有德端了一碗,拿了馒头,一声不吭往外走。彩凤大声喊:“有种自己别吃。”王有德真没回家吃饭,他给爹送去,说是媳妇让端过去的,自己径直去了学校。

晚上。晚饭。彩凤蒸的包子。王有德照例问了句,“哪碗是我的?”然后端了自己那碗,给爹送去。彩凤心想,可能他去和爹一起吃吧,或是去外边吃了。于是,她偷偷跟在王有德后面。王有德进屋后,彩凤听见他说:“爹!媳妇包的包子,让我给您送来。”爹说:“那就一起在这儿吃吧。”“不了,不了,爹,我回去吃。”王有德说完就走了。

彩凤还是跟在他后面,见他并没回家,而是去了学校,躺在办公室的躺椅上看书。那晚,王有德没有回家睡。躺在家里床上的彩凤心面上多多少少泛起一阵波纹。夜里,蛙鸣声一刻也没停。

连续三天,王有德只是吃饭时回家给爹送饭,然后再回学校。

第四天,有人告诉彩凤,王有德在上课时晕倒在讲台上,现在被送去了医院……彩凤马上去了医院。医生告诉他,病人身体虚弱,体力严重透支,需要休息。那一刻,彩凤忽然明白了什么。

那天中午,彩凤包了饺子,一份送给了爹,一份送到了医院。王有德醒来时,看见媳妇端来的饺子,强撑着要起床。“要去哪?你得休息。”彩凤问。“我把我这份给爹送去。”王有德说这话时,彩凤的眼里有晶莹的泪,那是真正的泪。她说: “你快吃吧,我刚送过去。”王有德不信,坚持要起来。这时候,爹来了,他端着彩凤送去的饺子,送给儿子……

王有德出院时,彩凤亲自把公爹从老屋接回了家。那天,小院里恢复了爷俩曾经和睦的声音。媳妇彩凤双手端着第一碗饺子恭恭敬敬地送到爹的面前。

1.请从王有德的角度来补充完整小小说的情节,每处不得多于四个字。

被迫分家——_______——累倒住院——______

2.文中王有德对父亲的“孝道”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请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王有德那苦瓜似的脸上紧蹙的纹路蠕动了几下,声音压到小得不能再小并和着一种乞求和沙哑的语调说:“你能不能小点声! 让外人听了笑话!再说,爹一个人,吃饭不就是多双筷子多个碗吗!”

4.“躺在家里床上的彩凤心面上多多少少泛起一阵波纹。”请用彩风的口吻,写写她此时的心理活动。

 

查看答案

揭开青蒿素的神秘面纱

沈源峻  朱  蕊

①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名叫屠呦呦,令她获此殊荣的成果是青蒿素。青蒿素为人类健康做出过哪些贡献?这还得从人类与疟疾之间千百年的斗争说起。

②当人类以农为生、居有定所之后,一种令患者时而冷到发抖、时而发热高烧的疾病便开始在人群中蔓延。当时现代科学尚未问世,这种疾病被称为“疟疾”。古人还发现,

疟疾常发于生活在沼泽或水田周边的人群中,而且越是炎热,发病的概率就越高。几千年

来,人类深受其害却束手无策。

③“新发现”的美洲大陆不仅为“旧世界”带来了土豆和番茄,还带来了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植物——金鸡纳树。据记载,西方在1640年以前便引进了金鸡纳树,并以其树皮为原料,提取金鸡纳霜用于治疗疟疾。

④1820年,法国科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出了有效单体——奎宁。从那时起,人类开始在与疟疾的斗争中占据主动权。60年后,法国军医拉韦朗首次在患者的红细胞里发现了疟原虫,这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致病性原生生物。之后,在一代又一代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人们终于确定了蚊子在疟疾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于是从20世纪初开始,蚊虫种群控制和奎宁的使用等措施,成功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后来,德国科学家合成出了氯喹。这种药物的生产无须依赖金鸡纳树,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⑤然而好景不长,人类尚未吹响剿灭疟原虫的号角,能够抵抗氯喹的疟原虫便从东南亚和南美洲地区扩散到了世界各地。

⑥于是,1967年,一项代号为“523项目”的抗疟药物研究项目在中国正式启动了。大批新中国的科学家,或是走访全国的城镇乡村以寻找民间验方,或是投身到中医古籍的查阅工作中去。项目研究期间,屠呦呦尝试了多种提取青蒿素的方案,但囿于常用的水煎法,抗疟成分往往还没被提取出来就分解了,最终的提取物不但纯度不高,产率也很低。

⑦山重水复之时,中医古籍中的一段记载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在古法的启发下,屠呦呦带领研究团队,创造性地采用低温乙醚萃取法。经过191次尝试,终于成功地将具有极强抗疟活性的青蒿素提取了出来。经过后续实验,屠呦呦团队发现,提纯后的青蒿素在高温下是稳定的。正是因为屠呦呦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提出的创造性实验方案,诺贝尔奖委员会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奖金颁发给了她。

⑧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抗疟治疗,已经成为联合国推荐的抗疟方法,并正不断造福众多疟疾患者。可以说,青蒿素的问世极大减轻了单一使用奎宁类药物造成的疟原虫抗药性,为人类进一步研究战胜疟疾的方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⑨然而,随着青蒿素的广泛使用,医疗工作者发现一些疟原虫已对青蒿素产生抗性。

疟疾能像天花一样,被人类彻底征服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选自《科学画报》2015年第11期)

1.下列对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头从读者感兴趣的热门话题谈起,很自然地点题,并总领全文。

B. 第④段画线句中“第一种”不能删去,因为它准确地说明疟疾的致病性原生生物不止一种,但疟原虫是首先被发现的。

C. 屠呦呦根据古法创造性地使用低温乙醚萃取法,经过191次尝试,终于提取出了在高温下能保持稳定的青蒿素。

D. 本文以时间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千百年来人类为治疗疟疾不断努力和改进的情况。

2.下列对于文章中关于疟疾的相关介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疟疾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患者有时冷得发抖,有时发热高烧。

B. 沼泽或水田周边的居民更容易患上疟疾,而且越是炎热,发病率越高。

C. 药物奎宁问世前,人类一旦不幸患上疟疾,就只能被动地深受其害,甚至死亡。

D. 20世纪初以来,控制蚊虫种群、使用奎宁和氯喹等措施,成功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3.结合全文,说说应当怎样理性地看待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抗疟治疗方法。

 

查看答案

推  敲

《刘公嘉话》云:(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 “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时手作推敲之势(   伸出   )    B. 对所得诗句云云(   详细  )

C. 韩立马久 (   很     )    D. 辔而归(  并且   )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始 欲 着 “推” 字 又 欲 着 “敲” 字 练 之 未 定 遂 于 驴 上 吟 哦

3.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贾岛为什么愿意与韩愈结为布衣之交?

 

查看答案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未识书具_______________

(2)自是指物作诗立______________

(3)之为众人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篇幅不长,但内容详略得当,详写仲永年少时天赋异禀,略写仲永长大后因不学,才学平庸。

B. 仲永惊人的写作天赋与后文才能平庸形成鲜明的对照,文中导致仲永“卒之为众人”的根本原因是“不使学”。

C. 文章前叙后议,第三段的议论集中强烈,言简意赅,画龙点睛,使前面所叙的事实立即升华,具有典型意义。

D. 方仲永这一事例,令人不禁叹息仲永最终平凡的结局,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天赋好的人不学习会造成什么后果。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排比。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为我打开了一道道通往真善美世界的大门:读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我明白了保持童真的重要;读莫怀戚的《散步》,我感受到互敬互让的亲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我懂得了面对挫折的坚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