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有温度的“微行动” 当世界被跃上互联网这个超大平台后,“微”什么成了时尚。从微博...

有温度的“微行动” 

当世界被跃上互联网这个超大平台后,“微”什么成了时尚。从微博到微信,再到微电影,还有微内容、微创新等等,真是“微”字滿天飞。但或许你没察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微行动,却也在演绎着许多微感动,让社会产生了微进步。

那是个西北风呼呼的中午,天阴沉沉的,街上行人稀少。我从图书馆出来,裹紧衣领朝家中疾走。这时一个拾荒的老人骑着一辆前后载滿纸板盒的自行车从我身旁驶过,突然一阵风刮过,老人的自行车不由的晃了几下,随即扎在车后的一块纸板掉了下来。老人见状猛的刹住自行车,车停了下来,但老人被夹在前后的纸板盒中间,一时跨不下车来,他把头扭向后面,目光盯着离自行车几米远的那块纸板盒。

这时,一位白领模样的姑娘已从人行道上走过去,正弯下腰,捡起了那块纸板盒。见老人夹在车上动坦不得,她赶忙急走几步,拿着纸板盒来到自行车前,帮老人把纸板盒塞进车后的纸板堆里,又把捆扎的塑料绳紧了紧。老人没想到一位漂亮时髦的姑娘,会帮她捡起这块对她来说是“垃圾”的纸板盒,一时呆住了,只是对她傻笑,连谢谢也忘了说了。姑娘扎紧绳子后,拍了拍手上的灰,转身走了。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不禁在心里为她点了个赞!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走出地铁站,要到不远处的公交终点站换车,赶去参观一个展览。快到公交站时,一辆穿梭巴士正好进站。不一会,一位八旬老太太走到车门前欲上车。只见她用手抓住门旁的车把,一只脚蹬上踏板,另一只脚却怎么也跨不上,一下、二下……,还是沒跨上。老太太换了个脚,紧了紧抓车把的手,一使劲,人还是上不去。

我见状,赶走几步,想上前扶一把老太太。忽见旁边闪出个小伙子,从后面搀着老太太,把她扶上了车。我上车后,只见小伙子把老太太安顿在靠窗的位子,帮她刷好敬老卡后,俯身对她说,阿婆,你一个人出来要当心。老太太感动的连声向他道谢。我开始以为小伙子也是乘这辆车的,谁知他与老太太打完招呼后就下车走了。我用赞许的目光送他下车,看着他走进灿烂的阳光中。

有一年深秋,我去太湖畔的一家疗养院体检,早晨空腹在检验科抽血。因排队人多,为方便护士操作,排队者都事先把外套的一只袖子脱了,衣服就披在肩上。轮到我抽完血,我忙着用右手按住左胳膊上的抽血处,站起身时,忙乱中左边原搭在肩上的衣服脱落了,衣角垂在地上。

我见衣服拖在地上,正想抽开按在抽血处药棉上的手去拉衣服,这时从后面疾步走来一位小护士,轻轻的帮我把垂在身后的半边衣服拉起,重新披在我的肩上,我顿时有一种在家般的温馨。我转过身正要向她表示感谢,她轻盈的身影已飘走了。不一会,又看到她微笑着在为其他疗养员服务,我郑重的把对她的感谢存放在了心里。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类似的微行动有许多。如扶一把上车踉呛的老人,等一等赶未班车的乘客,让一让乘轮椅的残障者,或者把路旁的香蕉皮扔进垃圾箱,把撒在路上的碎破璃捡起来。这些微行动都是些极其细微的小事,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一些人所忽视。

或许,就是这些微小的行动,启动了微传播,展示了微价值,让生活有了微变化。

当每个人都用自己散发着微温暖的行动去暖和世间这条大被窝时,这被窝就会被渐渐地暖热……

(原载《新民晚报》2015年3月10日,《拉萨晚报》2015年3月11日,《社会福利》杂志2015年第4期)

1.本文写了哪些有温度的“微行动”?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我郑重地把对她的感谢存放在了心里”,请你揣摩一下此时“我”的心理活动。

4.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微行动”的认识。

材料一:“爱心微行动”是一个帮助弱势群体,亲力亲为去做一些微小的善事,以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的民间非注册公益团体。

材料二:2016生活微行动的主旨就是要通过三个方面的公益行动,号召大家慢下脚步,净净心神,用一些力所能及的微笑改变,来帮助自己和别人缓解心理焦虑。

 

1.(1)漂亮时尚的姑娘帮拾荒老人捡起纸板盒并扎紧;(2)小伙子搀着老太太上车并安顿好位置;(3)小护士帮“我”把脱落的衣服拉起并重新披在“我”肩上。 2.环境描写;交代了漂亮时髦的姑娘帮拾荒老人捡起纸板盒并扎紧这件事所发生的时间、气候,烘托了漂亮时髦的姑娘的“微行动”的可贵,反衬出“微行动”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谐。 3.谢谢你啦,你的帮助让我如沐春风,有了家的感觉,我会把你这种美好的品质传递下去的。 4.文章写作者在生活中看到普通人帮助别人的小事。材料一表明微行动就是“做一些微小的善事”,材料二表明微行动就是“用一些力所能及的微笑改变”来帮助别人。综上所述,我认为微行动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去帮助处在困境中的人,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解析】 1.概括主要内容,考查理解和概括表达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应根据: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1)漂亮时尚的姑娘帮拾荒老人捡起纸板盒并扎紧;(2)小伙子搀着老太太上车并安顿好位置;(3)小护士帮“我”把脱落的衣服拉起并重新披在“我”肩上。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2.本题考察环境描写的作用。画线句子属于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是:交代了漂亮时髦的姑娘帮拾荒老人捡起纸板盒并扎紧这件事所发生的时间、气候,烘托了漂亮时髦的姑娘的“微行动”的可贵,反衬出“微行动”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谐。 3.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的能力。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对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物的言行是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所以解答此类试题,要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行动等进行分析,把人物的心理揭示出来。可以写做:谢谢你,你的帮助让我如沐春风,有了家的感觉,我会把你这种美好的品质传递下去的。 4.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和材料谈自己的理解。这类自主探究的题目,是中考的主流题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做这类试题,一方面要结合全文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文章写作者在生活中看到普通人帮助别人的小事。材料一表明微行动就是“做一些微小的善事”,材料二表明微行动就是“用一些力所能及的微笑改变”来帮助别人。综上所述,我认为微行动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去帮助处在困境中的人,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凶手WiFi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B. 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低,伤害越大。

C. 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大。

D. WiFi信号会损害健康,这一说法已经得到证实,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使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真实具体地说明了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B. 第④段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WiFi信号可能会损耗健康。

C. 第⑥段中“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中“极”是表程度的词语,强调可能性大,说明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很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D. 第⑤段的“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中“仅”说明程度之轻,说明美国研究者对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这一说法表示怀疑。

3.为了上网的方便,爸爸准备在家里安装无线路由器,请你结合本文的学习,给爸爸一点建议。

 

查看答案

不死之药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

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王:楚王。②谒者:指接待宾客的近侍。③中射之士:即中射士,王宫的卫士。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谒者之以入(拿)    B. 乎?(粮食)    C. 使人杀中射之士(使者)    D. 而明人之王也(欺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

3.本文中的中射之士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一)口    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

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小儿亦渐欲睡。夫茀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如故。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力拉崩倒之声(中间)    B. 八尺屏障(施展)

C. 宾客少舒(心情)    D. 以为妙(断绝)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统领全文的关键字,请问作者是怎样多方面突出这个关键字的?

 

查看答案

请在横线上叙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名著是美的。《繁星》《春水》美在其对母爱和童心的赞美;(1)________________;鲁智深美在他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2)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和发现存在的问题。

B. 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广州的空气更加清新。

C. 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

D.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