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和外形小巧而“肚量”超大的电子课本相比,笨重的传统图书只好甘拜下风了。
B. 学校将进行演讲比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能说会道的林飞扬同学代表班级参赛。
C.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还是味觉麻木?
D. 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美育实施的范围十分_________,应该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②“现代”级驱逐舰是前苏联海军为适应远洋作战,为与美国舰队_______而研制的大型现代化水面战舰.
③为了救落入虎口的女儿,父亲冲上前去,_______他全身的气力,掰开还未合拢的虎牙,硬是把女儿从血盆虎口中夺了下来.
A. 广博 抗衡 调集
B. 广博 抗争 调动
C. 宽泛 抗争 调动
D. 宽泛 抗衡 调集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美国蒙特里海湾的沿岸,一棵柏树,历经cāng( )桑,独自守候了百年;浩浩戈壁,茫茫沙漠,胡杨将根深深扎进地下20多米,挺拔的身姿顽强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奇寒无比的雪山上,雪莲花傲然绽( )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却有如许震hàn( )人心的生命奇迹在上演。大自然就是以其神奇来导演一幕幕神话和传奇。请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去看待大自然,请珍惜、呵( )护每一个生命。
时光飞逝,七年级的学习生活很快就将结束了。在这一年之间,每个人都经历了快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在此过程中,老师帮助过我们,家长支持过我们,同学安慰过我们,朋友激励过我们。不论,今天我们是否取得满意的成就,都应该对这些帮助过我们的人、这些给我们经验教训的事说声“谢谢”。请以“谢谢你(您),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漓江情韵
从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 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
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文中划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嫦娥三号”领跑人类探月新阶段
黄志澄
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改进型”火箭发射成功。12月15日夜,“嫦娥三号”探测器在精准发射、奔月飞行、绕月探测、月面软着陆、着陆器就位探测、玉兔月球车漫步虹湾、互拍成像后,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后,人类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的探测器,将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个掌握月面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至今,全球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不算“嫦娥三号”),其中,美国59次,苏联64次,日本和中国各2次,欧洲航天局和印度各1次。以上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败63次,成功率为51%。在这一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1958年至1976年间,由美苏太空竞赛引发的首次探月高潮。当时苏联和美国,发射了上百个月球探测器。在这期间,苏联研制和发射了“月球”“宇宙”和“探测器”三个系列的月球探测器,并经历多次失败。如1965年至1969年,苏联多次发射“宇宙”系列月球探测器,任务是进行月球采样,但全部失败。同一期间,美国共执行了6项月球探测计划,特别是1968年至1972年发射的“阿波罗”8号至17号载人登月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到访这个星球。
第二阶段为1976年至1994年对探月的冷静思考阶段。在此阶段只有日本进行过一次探月活动。其原因是随着冷战形势的缓和,加之苏联解体,太空竞赛有所缓解;美国和其他准备探月的国家,总结以前探月活动的耗资大、科学目标不明确、难于持续发展等教训,提出了探月的新战略,从而将对探月的认识提升到理性阶段。
第三阶段为从1994年起至今的第二次探月高潮阶段。人类再次认识到探月在政治、社会、科技和资源开发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通过对“阿波罗”登月航天员取回的样品进行研究发现,月球表面有大量地球上少有的氦-3,它可能是一种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所以月球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青睐。美国于1994年1月和1998年1月,分别发射了“克莱门汀”号、“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发现了月球两极存在水冰,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人类新的探月热情。在这个阶段,除了美国和俄罗斯外,中国、欧洲、日本和印度等,都相继加入了探月的行列。
“嫦娥三号”将“玉兔”号月球车送上月球,是美国取消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后的首次重大探月活动,意义非凡。由于美国改变了太空探索的重点,俄罗斯新的月球探测器尚未发射,2013年12月15日夜,我国“嫦娥三号”圆满完成任务——“嫦娥”成功落月,“玉兔”信步虹湾,中华千载梦圆。
我国在人类探月新阶段中,稳居了领跑位置。这意味着中国探月之路,风险和荣誉共生,挑战与机遇并存。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详细介绍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发射时间?
2.文章第3~5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3.“至今,全球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不算‘嫦娥三号’)”一句中,括号内的内容能否删掉?为什么?
4.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中出现了无数次的失败与成功,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