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为天下唱(_______) (2)天下缟素(_______)
(3)将军宜枉驾顾之(_______) (4)秦王色挠(_______)
古诗文名句默写。
(1)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5) 子在川上曰“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出师表》中与这句语义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
(7)在《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军功未成,归家不得的惆怅。
(8)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听,那大树下xī____戏玩耍的落叶,是秋的脚步吗?看,那风中妖ráo____挺立的红枫,是秋的姿态吗?闻,那田pú____里满园瓜果的清香,是秋的味道吗?是的,这就是秋,她单纯、美丽、有内涵。她不绚丽,不喧哗,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 ruì____智才是她的诗行。
按要求作文。
题目:幸福与_____________相伴而行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答题纸上。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在600—800之间 ;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以下小题。
(一)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注],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注]率兽食人: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去国怀乡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B. 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C. 何时而乐也 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D. 微斯人,吾谁与归 土膏微润(《满井游记》)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一)中前两段写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4.文段(二)中的哪句话和文段(一)表达的思想相近?请再举出一个具有这样胸襟或抱负的“古仁人”的事例。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经典和我们
①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
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②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③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④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
⑤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不妨就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质量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2.文章围绕“经典和我们”从哪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将其写作思路写在下面。
3.选文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阅读全文,结合链接材料,联系你所读过的作品,谈谈你对“经典”的理解。(80--100 字)
材料一: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如此,在阅读它们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
材料二:经典作品是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