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

文言文阅读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节选)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

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①刻 唐 贤 今 人 诗 赋 于 其 上

②得  之  心  而  寓  之  酒  也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增其旧(______)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

  ③醉翁之不在酒(_____)      ④予作文以记之(_____)

3.下面加点词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

A. 云归岩穴暝  潭西南    B. 酿泉酒  山峦晴雪所洗

C. 属予作文记之 醒能述文者    D. 蔚然而深秀者  山水

4.翻译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得 之 心 /而 寓 之 酒 也 2.① 规模④通“嘱”嘱托、嘱咐②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③ 情趣④通“嘱”嘱托、嘱咐 3.D 4.(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2)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叶茂盛,形成浓密的绿阴。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所以一定不要以今释古。如“翼然”: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 3.试题分析: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山水之乐”中的之都是助词。A前者表承接,后者表修饰。B前者为“成为”,后者为“被”。C前者为目的连词“来”,后者为介词“用”。 4.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观”“备““发”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判断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言综合运用。

入夜,我在长江边徘徊。大江东去,逝者如斯。时光可以流逝,受害者终离人世,       历史无法忘却,       不应该忘却……

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zǎi______割的羔羊。

(1)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             zǎi_________割 

(2)文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文段中划线处选择正确的关联词一项是______

A.如果   也    B.然而   也   C.而且  也     D.然而  却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

(1)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采葵持作羹。

(3)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破撼岳阳城。

(5)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7)_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

(8)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__

(1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诗人希望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芳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④字体美观大方者,酌情加1—5分。⑤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抄袭。

 

查看答案

材料一:目前,中学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种心理冷漠化的现象。不少中学生感叹“情感失落”——“在学校,课间十分钟最短暂;回到家,手机最亲切。”“爸妈问话不耐烦,只愿低头玩手机。”“网上聊天好惬意,身旁难得一知己”诸如此类的校园民谣,如今正在学生中间流行着。

材料二:首都师大心理咨询中心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 33%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其中,学生族和上班族是对手机最依赖的人群。

用一句话写出你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下面图片,再结合你的生活,请说说做“低头族”的不良后果。请写出三个不良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刚同学在办“不做低头族”的主题黑板报,他想写一段话与全班同学共勉,请你仿照示例,帮他将文稿补充完整。

不做低头族,抬起你的头,你就能看到天空是那么的蔚蓝;

不做低头族,抬起你的头,你就能听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做低头族,抬起你的头,你就能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臣之妻___________                (2)皆以美徐公 ____________

(3)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_____________(4)时时而______________

2.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上文第二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效。

4.邹忌劝齐王取得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写的是六月里一个黄昏西湖的美丽景色。

B. 送别诗一般都是抒发诗人送别之情的,这首诗却以写景代替送人,构思别致。

C. 诗中的“莲”“荷”指的是同一事物,诗人把二字错开使用,是为了避免重复。

D. 这首诗从大处着笔,着力渲染,描绘了一幅天空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画面。

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中的“红”字与杜牧笔下的“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红”字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