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甲】【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阅读【甲】【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吕子曰:“天生人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则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则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则不若喑哑①;使其心可以智,不学,其智则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之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②之,可谓善学者矣。”此说甚美,而罕为学者所称,故书以自戒。

【注释】①喑哑:不能说话②败:败坏,荒废。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天生人而使其耳可以   渐水声潺潺

B. 其见则不盲           皆空游无所依

C. 非能易也             益慕圣贤

D. 善学矣             太守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说甚美,而罕为学者所称,故书以自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中宋濂在学习上克服了那些困难?

4.【乙】文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阐释了“善学”的观点,【甲】文中宋濂是另一种“善学”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1.A 2.抄写完毕,跑着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这种说法十分巧妙,却很少能够被学者所称赞,所以写下来用来自省。 3..无书;无师 4.能全天之所生,而无败之刻苦勤奋(虚心好学) 【解析】【甲】选自《宋学士文集》 作者:宋濂 年代:明 【乙】选自《容斋随笔》 作者:洪迈 年代:南宋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闻”都是“听到”的意思,B项“若”意思分别是“比”和“像”,C项“之”分别表示“代词”和“结构助词”,D项“谓”意思分别是“说”和“称谓”。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走”是“跑”的意思,“逾”是“超过”的意思,“自戒”是“自我反省”的意思。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时,了解文言文大意,从文中概括出答案即可。从文中“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句,可以看出作者“求学读书难”;从文中“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未尝稍降辞色”句,可以看出作者求学时“求教拜师难”。据此分析可以概括为“无书、无师”。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仔细阅读两篇文章,从乙文“故凡学,非能益之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可谓善学者矣。”一句可以得出,“善学”即“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甲文中宋濂的 “善学”表现在虚心求教、刻苦勤奋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3)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欲辨已忘言。

(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9)《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李白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季节景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6年8月21日,在奥运赛场上沉寂了12年的女排精神复活了,又见女排精神,王者归来,不仅为中国奥运军团注入一剂“强心针”,还将鼓舞亿万国人以洪荒之力砥砺前行,去追寻中国梦。其中,“铁榔头”教练员郎平功不可没。请你评价“铁榔头”的引领作用,至少用一种修辞。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罗曼•罗兰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他的《名人传》叙述了法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 “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边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这段文字出自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海底两万里》,船长叫尼摩。

C.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就出自这本文集。我们还学过他的《雪》出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

D. 《西游记》叙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查看答案

选出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有误的一项(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本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非常丰富,既有政治失意、亲人别离的惆怅,又有热爱生活的超然达观。

B. 词的首句“明月几时有”,语气急切,破空而来,既是在追溯明月乃至宇宙的起源,也是在惊叹造化的神奇,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 词的上片主要书写作者的政治感慨,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作者虽极想回到朝廷,但又恐怕自己不能胜任高位的矛盾。

D. 全词最后两句与词前小序照应,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     )

A.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或托物言志。

B.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山坡羊是词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D.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