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虫虫,快到碗里来 ①联合国粮农组织2013年5月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虫虫,快到碗里来

①联合国粮农组织2013年5月13日发表报告呼吁全世界的饭馆、厨师和美食家推广食用昆虫,以应对全球范围的饥饿和气候变暖的问题。报告称,人类可食用的昆虫在全球超过1900种,多吃昆虫对身体有大益处。

②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红蚁、小蚱蜢和一些龙虱所含有的蛋白质足以与瘦牛肉相提并论,而脂肪则要少很多,称得上是高蛋白低脂肪。此外,如果对通过麦片获取纤维感到厌倦,也可以用昆虫来作为替代,很多可食用昆虫都富含对人体有益的铜、铁、镁、磷、硒、锌等矿物质。

③在将饲料转化为可食用肉类方面,昆虫的效率也相当高,其将饲料转化成肉的效率是牛的4倍。报告称,多数饲养类昆虫所产生的环境有害温室气体可能少于家畜,这有助于降低食物生产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④昆虫头顶光环,污染少、营养物质高,是美味佳肴不可多得的主角。素来闻名的粤菜自然不甘人后,昆虫菜更具风情。爽脆清淡的“白焯地龙‘’,娇嫩鲜香的“油炸桂花蝉‘’“香炸焦蛆”,甘美咸辣的“椒盐龙虱“椒盐蛐蛐儿”“椒盐竹蛆”,吃起来幽香隐隐,美味淡淡。神秘感与新鲜感具来。

⑤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钟俊鸿表示:田野、山上等地的某些昆虫也可以食用,然而他并不支持过量捕捉野外昆虫,因为“这会带来生物量的问题”。 但为了避免昆虫携带病菌而导致人类生病的风险,建议人工饲养昆虫,不让昆虫有接触病菌的机会。

⑥在烹饪方式上,钟俊鸿认为烹饪方法百无禁忌,可烘,可炒,可油炸,甚至可生吃。但“最好是用100-110摄氏度的高温烘干”,既杀灭病菌,又不破坏昆虫的营养价值和口感。若没有先例,生吃则需要慎重。

⑦但需注意的是,不是什么昆虫都可以吃的,有的昆虫有毒,比如鳞翅目的幼虫,它的毛就有毒,不能食用。

1.选文以“虫虫,快到碗里来”作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2.请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3.选文第③段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从语言的角度说说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报告称”一词的使用特点

5.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人类可以通过食用昆虫来替代麦片获取纤维。

B. 田野、山上等地的昆虫不是都可以使用的。

C. 人工饲养的昆虫是不会携带病菌而导致人类生病的。

D. 昆虫的烹饪方法是没有什么禁忌的。

 

1.交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即食用昆虫,语言生动、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食用昆虫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3.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准确地突出了昆虫将饲料转化成肉的效率高,进而说明食用昆虫将有助于降低食物生产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4.可“报告称”交代了信息的来源,表明下面的结论有科学依据和权威性、说服力,不是凭空臆造,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5.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题目作用的分析能力。说明文的题目一般起到点明说明对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指出说明内容,引发读者思考等作用。结合文章内容来看,以“虫虫,快到碗里来”作为标题交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即食用昆虫;语言生动、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概括能力。首先找准说明对象,然后逐段阅读,归纳说明的内容,最归纳总结来作答。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食用昆虫”,说明了食用昆虫的溢出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知道说明方法的种类: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要知道每种说明方法的标志,做题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看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第三段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突出地说明了昆虫将饲料转化成肉的效率高,进而说明食用昆虫将有助于降低食物生产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点睛: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可以套用下面的格式去作答:运用**的说明方法,**地说明的****。注意此格式包含三个要点:说明方法+说明方法自身的作用(下定义——科学准确、作比较——突出、打比方——生动形象、分类别——条理清晰、列数字——准确具体、举例子——具体)+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分析能力。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答题方法:正面阐释—反面说明—综合阐述,即先从正面说明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再说删去后的影响,最后加上“这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这句话作为总结。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逐段分析内容,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总结归纳说明内容,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清说明的顺序,分析说明的语言,然后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做出回答。C项表述不准确,用词太绝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十三平米的云

①十七年前的我正读初三,因为面临升学压力,成绩好的人都选择了住校,我也没例外。

②晚自习放学是晚上十点,之后任何人不许在教室逗留。于是很多人买了手电筒,在被窝里“加班”。我的家境最为窘困,实在不忍心向母亲张口,只好另想他法。那时学校没路灯,只餐厅门外有一盏40瓦的守夜灯,发出昏黄的灯光。眼瞅着同学们进入梦乡后,我便翻身下床,蹑手蹑脚开门,耗子般穿过走廊迂回到那里,借着昏黄的灯光,拼命地吸吮书中营养。初春二月的风一刀一刀地刮着我的身体,我却浑然不顾。

③第一晚,相安无事。第二晚,我便被巡查的门卫给逮着了。门卫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姓范,长得慈眉善目的,发起脾气来就成了凶神。在他的喝斥下,我灰溜溜地跑进了宿舍。但第三晚,我还是到了那里。十二点时,我正准备回宿舍时,又被范老头给抓住了。这次,范老头没有饶恕我。

④第二天晚自习放学后,我就到了范老头的值班室。我值班,他睡觉!看着他睡得跟猪似的,我恨得牙痒痒。没办法,范老头说了,不替他值班,他就把这事上报学校!本以为,值几天就行,谁知范老头眼一瞪,说值到毕业!

⑤就这样,我每晚都替他值到凌晨一点,而他每晚因为我的辛苦而睡的舒舒服服。不过我发现,时间久了,我竟喜欢上了这种惩罚,还暗笑范老头的愚笨。冬夜里,我在屋里暖暖和和的,胜过屋外多少倍;夏天,室外有无数蚊子对我虎视眈眈,而十三平米的门卫室里有蚊香,头顶上还有台吊扇,是学习的最佳场所。我心里暗喜,但脸上还是装作不快。只有这样,才能麻痹住范老头。

⑥中考结束那天,我喜滋滋地将范老头的愚笨讲给同宿舍的人听。大家暗笑范老头的老糊涂,又佩服我的“轻功”——半年下来,居然没人知道夜夜出门。

⑦但是有人咦了一声,说:“范老头的呼噜声比震天雷还响,你能静心学习?”我一愣:“范老头不打呼噜呀!”可是好几个同学都说范老头的打呼噜是出了名的,其中一个同学和范老头同村,还是近邻。

⑧天地静默。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原来,范老头哪里是真正地惩罚我,那无数个夜晚,他又何曾真的入睡过?毕业那天,我走进门卫室就流了泪,刚想说什么,就被范老头制止住了。范老头笑笑,把手指放嘴上“嘘”了一声,笑说:“快走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说完,连推带搡地将我“赶”了出去。我发现,范老头的笑容挺好看,上的褶子像是一朵朵花。

⑨我知道,那十三平米的小屋就像是一朵十三平米的云,这一生,它会一直呵护我。

1.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第②段加点字“蹑手蹑脚”有什么表达作用?

3.阅读选文④—⑦段,完成下面表格。

 

 

情  节

起初,“我”替范老头值班,他却睡得很香

替范老头值了一段时间的班后

中考结束后,我得知真相。

“我”的内心感受

(1)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4.范老头为什么让“我”替他值班,他却假装睡觉?

5.结合选文,说说“13平方米的云”有什么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吕子曰:“天生人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则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则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则不若喑哑①;使其心可以智,不学,其智则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之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②之,可谓善学者矣。”此说甚美,而罕为学者所称,故书以自戒。

【注释】①喑哑:不能说话②败:败坏,荒废。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天生人而使其耳可以   渐水声潺潺

B. 其见则不盲           皆空游无所依

C. 非能易也             益慕圣贤

D. 善学矣             太守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说甚美,而罕为学者所称,故书以自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中宋濂在学习上克服了那些困难?

4.【乙】文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阐释了“善学”的观点,【甲】文中宋濂是另一种“善学”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3)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欲辨已忘言。

(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9)《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李白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季节景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6年8月21日,在奥运赛场上沉寂了12年的女排精神复活了,又见女排精神,王者归来,不仅为中国奥运军团注入一剂“强心针”,还将鼓舞亿万国人以洪荒之力砥砺前行,去追寻中国梦。其中,“铁榔头”教练员郎平功不可没。请你评价“铁榔头”的引领作用,至少用一种修辞。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罗曼•罗兰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他的《名人传》叙述了法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 “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边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这段文字出自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海底两万里》,船长叫尼摩。

C.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就出自这本文集。我们还学过他的《雪》出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

D. 《西游记》叙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