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看,一个平平常常的字眼,却包含了太多的含义。一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看,一个平平常常的字眼,却包含了太多的含义。一本《三国演义》,让我们看到了东汉末期的群雄逐鹿;一个越洋电话,却让她“看”到了动人心弦的温暖亲情;一份《出师表》,让后人看到了诸葛亮事主报恩的赤子之心……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用自己的双眼看世间万象演绎春华秋实,看历史风烟潮起潮落。“看”中蕴含着情感也包含着智慧,你看到了什么?

请以“看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套写、抄袭(包括本卷材料);4、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看见 整个十四岁的夏天,我都在用眼睛寻找,用脚步行走,用文字记录,我不曾看见的美好. 我搭乘列车,来到那个温暖潮湿的地方,开始了我生命中意义重大的一次寻找. 我登上那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流云就在我的脚下,可是游人如潮,遮挡了我观云的视线,而我又不甘心就这样没有什么深刻印象地下山,尽管耳边听到的也只是那旅游团的扩音喇叭声和游人的喧嚷.无奈总还是决定下山,走下去而并非坐缆车.我对那四千多个台阶发起了挑战,那一个个充满了凹凼的小小石阶一个连一个,组成了下山冗长的征途,上上下下地回环着.渐渐地,两 边笔直的武陵松在我眼前模糊了,成为了一道道黑色的剪影,飞快地闪过.说好的看景,怕是无心了,只得小心地盯着脚下的石阶,盯着那泛着绿光的青苔,腿脚不自觉地向下走,心中也有些怕. 转过一个大碗,迎面而来的是一棵古木兰树,欣喜,坐在它粗壮的根须上歇脚.轻轻敲击小腿肚,我抬起头,猛然间发现不远处的山崖边坐着几位老轿夫,靠着笔直入云的武陵松,在静候他们的客人到来.不吆喝,很安静,质朴地等候,是何样动人!长居山林,他们的皮肤有了和那武陵松一样细密的纹路,一样的棕红颜色.然而那种神情是我没见过的,是平静,是安然.在商业化的旅游景区中,我还不曾见过这样 的神情,他们让我联想到了好多,关于采薇隐士,关于行道者,关于山水.我头顶上的那颗木兰是那样得粗壮,枝繁叶茂,抬头就能隐天蔽日.我躲在它的荫蔽里,用手指触摸它的根须,点点苔痕于其上,我坚信这是一棵树最敏感的地方.我问它,人上究竟有多长?石缝中何以孕育坚强?它不答,在山风中轻轻地摇动枝叶,以一种静静的姿态告诉我,何以在绝壁断崖间盘虬而上,生长,生长.午后三四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条小路少有游人攀登.仰望那被碧蓝的天映得发亮的流云,我想生活并不是充满了绝对的安静和吵闹,就像这颗木兰,就像这几位老轿夫,他们就像黑屋子里的一束阳光.阳光打过的地方总是有灰尘在起伏翻飞的,可是我想,尽管这世间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灰尘,他们只是在做他们自己,做最好的阳光. 十四岁的夏天,我知道,我所看到的,一定是我人生中一段独特的美好.因为我懂得了,该如何做自己的阳光. 【解析】本题是一道话题作文,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确立好主题。尽量“化大为小”,缩小范围,同时要“以小见大”,深化主题。然后要依据主题,确立文体,还要注意独辟蹊径,表现个性,选择不同的角度,把文章写出新意。本题可以通过写眼睛看到的人或事,表达对人生的看法和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注意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相结合。 点睛: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文体。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二、拟好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练、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三、善于联想。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曲圣”关汉卿骑着侧倾疾驰的摩托,欧阳修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上网,大词人辛弃疾举着双手摆出“V”字造型 ……这一幅幅涂鸦就出现在中学生的课本上。其实,课本涂鸦并非是新鲜事物,很多人在学生时代或许都做过类似的事情。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中学生,他们一致的观点是“好玩”,“有时上课觉得无聊,又不能随便说话,就在书上涂涂画画打发时间。”但教师们大都不赞成学生在课本上涂鸦,认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必须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应该用适当的方式表现。

请你就“课本涂鸦”现象发表简要评论。

要求:态度鲜明,言之成理,条理清楚。字数在120—150之间。

 

查看答案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1)耕于南阳___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

(3)犯法怠慢者虽必罚__________

(4)畏而爱之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 诸葛亮为相国也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B. 服罪输情者重必释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昭陛下平明之理

D. 刑政虽峻无怨者鸣之不能通其意

3.用“/”为下列句子断句(断3处)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里“更惊起南阳卧龙”的诸葛亮,自刘备“三顾茅庐”后便开启了他智谋天下的一生,最终得陈寿赞“可谓识治之良才”。联系诗文你觉得诸葛亮作为“良才”表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元阿鲁威①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②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③,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注】①阿鲁威是蒙古族散曲家,以写小令见长。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②酾[shī]酒:薄酒。③“紫盖黄旗”:紫盖黄旗指云气,古人附会为王者之气的象征。

1.觉得此元曲里的“英雄”是指三人

2.“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你结合此句做简要品析。

 

查看答案

三种诸葛亮

邓拓

(1)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他呢?那也不尽然。有的人对于诸葛亮不但没有好感,反而很有恶感。比如在云南,有的少数民族同胞就很不喜欢诸葛亮。在他们那里,流传着一些民间故事,都以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因为诸葛亮生在公元第三世纪的三国时代,不像我们现在懂得讲究民族政策,当时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民族主义的错误思想,得罪了一些兄弟民族。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所谓“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云南有的兄弟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就变成了“七擒诸葛亮”,而孟获则受到同情和赞扬。

(2)如果从各个方面搜集各种材料,一一加以比较研究,我们将不难发现,人们所设想的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可能有多种多样的面目。例如,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描写的,算是历史家笔下的诸葛亮;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算是小说家笔下的诸葛亮。而在现时仍然流行于京剧舞台上的《借东风》等剧目中,诸葛亮的面目又是一种样子,这只能算是舞台上的诸葛亮。

(3)这些当然还是赞颂诸葛亮的居多。因为这些史籍、小说和戏剧之类,基本上都是在汉族人民群众中流行的。他们历来把诸葛亮当做先知先觉、多谋善断的伟大人物,似乎一切人的聪明智慧都无过于诸葛亮,都要以诸葛亮为代表。

(4)但是,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即事前的诸葛亮、事后的诸葛亮和带汁的诸葛亮。

(5)人所共知,传说中的诸葛亮料事如神,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差不多都能够预先做出种种安排。所以,一般人提到诸葛亮,总认为他有先见之明。这就是我们说的事前的诸葛亮。这种诸葛亮当然是最可贵的了。

(6)为什么诸葛亮会有先见之明呢?是不是因为他懂得天文地理,熟悉阴阳五行,甚至于真的会呼风唤雨,驱使六丁六甲之类的天兵天将,简直像神仙一样的呢?当然不是。他之所以会有先见之明,主要还是因为他平素注意调查研究各种情况,熟悉各地山川形势、道路里程、民情风俗等等,并且有丰富的知识,对于政治、经济、历史的背景了如指掌。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任何先见之明就都不过是吹牛而已。

(7)但是,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过分加以夸大。实际上,他并非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有先见之明。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评论古人,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未免太苛求了吧!

(8)说一句公平话,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我们也不必过分强调事前的诸葛亮,宁可多一些事后的诸葛亮,倒也不坏。问题就要看我们对于事后的诸葛亮,究竟应该如何看?

(9)常常可以听见,有些人把事后诸葛亮当做了一种讽刺。如果对于那种光在旁边说风凉话,临事毫无主张,事后就哇啦哇啦的人,讽刺是应该的。否则,就是不应该的。因为诸葛亮的先见之明,无不是从无数次事后研究各种经验教训中得来的。有许多事情,在它们没有发生的时候,根本无法预断它们是什么样子;只有当它们已经发生了,至少是已经露出了萌芽之后,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做出某些判断,估计它们的发展前途。

(10)因此,应该承认,在这种意义上,事后的诸葛亮还是有用处的。由事后的诸葛亮到事前的诸葛亮,这是一个正常的必经的认识过程。

(11)只有带汁的诸葛亮是最要不得的。这个名目见于岳飞的孙子岳珂的《程史》第十五卷《郭倪自比诸葛亮》的一条记载中。据称“郭棣帅淮东,倪从焉。……议论自负,莫敢近之。一日,持扇题其上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盖意以孔明自许。……后屡败,倪自度不复振,对客泣数行。时彭法传师为法曹,好谑,适在座,谓人曰,此带汁诸葛亮也。传者莫不拊掌。”

(12)像郭倪这种带汁的诸葛亮,简直令人发笑,也令人作呕。然而,这也证明,冒充诸葛亮,假装诸葛亮是吓不住人的,总会有一天要原形毕露,被天下人所耻笑。

1962年3月(选自《邓拓散文选集》百花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的说法,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诸葛亮这个人物在历史学家、文学家的笔下是有区别的。

B. 诸葛亮享有先见之明的美誉,是人们喜欢他而想象出来的。

C. 诸葛亮不能作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误用马谡使街亭失守。

D. 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事后诸葛亮”常因多嘴而坏事。

2.下面两个句子中“诸葛亮”的意思一样吗?请解释

①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

②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

3.文中“带汁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有专家认为:“读书时,如果能从作者的身份、立场、角度考虑作品的观点,我们会得到更多。”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陈寿《隆中对》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时之事。——诸葛亮《出师表》

③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用数千字记叙描写“三顾”的具体过程,这数千字中大量的笔墨是写刘备在探访诸葛亮的过程中,不停地遇到诸葛亮的朋友亲戚,并误将他们当做诸葛亮本人。)——罗贯中《三国演义》

 

查看答案

 

在柏林

(美)奥莱尔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这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致命的母爱

刘墉

  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唯一的房间。

  夜深了,精疲力竭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

  “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权夺利,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唯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

  “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

  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

  接着又一声枪响,冲过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妈啊!幸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1.选文中两位母亲的不幸分别表现在哪里?根据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2.阅读下列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这个老头狠狠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句中为什么老头扫了一眼,车厢里就平静了?)______________

(2)“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

(句子中加点处为什么对“敌兵”的称号变成了“年轻人”?)___________

3.小说结尾意蕴丰富,有人喜欢《在柏林》中“无声胜有声”的结尾,也有人欣赏《致命的母爱》年轻敌兵独白式的有声结尾。你认为哪个结尾更妙?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