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 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1) 主编《资治通鉴》_________    (2) 一时之名臣__________

(3)俟能讽诵乃   _________    (4)长,遍览古籍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俟能讽诵   终身不忘也    B. 不能称前时闻  为一时名臣

C. 诗四句   不可不成诵    D. 马上  以钱币乞之

3.给下面句子断句,用单斜线断一处: 余 闻 之 也 久

4.翻译下免的句子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1.(1)曾经(2)担任,做(3)停止(4)等到,到……的时候 2.B 3.余 闻 之 也 /久 4.(他的父亲)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5.仲永天资过人,但因其父“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矣” ;司马迁幼时担心自己的记忆不如别人,于是勤奋学习,结果“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可见,一个人能否成才,天资不是决定因素,后天的学习才是关键。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如“已”:停止。 2.试题分析:B项“不能称前时之闻 为一时之名臣”两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之意。A前者“才”,后者“于是、就”。C前者动词“写”,后者名词“书”。D前者“有时”,后者“有的人”。 3.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上,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较容易,根据“也”的作用即可推断出答案:余闻之也/久。 4.试题分析: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日”“扳”“环”“谒”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环谒于邑人”的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5.试题分析:要答好此题,首先要通篇阅读两文,疏通文意,充分把握内容,然后把握好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看看通过人物经历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雪:指梨花。

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看着梨花,诗人产生“惆怅”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4.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5.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对于青春年少的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40字)

 

查看答案

走近名著。

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下面请你学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4分)

书名

童年

作者

 

主人公名字

 

我喜欢主人公,因为: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文言文加点字的意义: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                   愿为鞍马:

③权吕蒙曰:                         刮目相待:

 

查看答案

默写

(1)一切都是瞬息___________,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自然美景总会令人心荡神驰。“深林人不知,________” (王维《竹里馆》)是宁静淡泊的心境;“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是清朗秀美的秋意;“________,竹中窥落日” (吴均在《山中杂诗》)是惬意闲适的心情。

(3)思乡怀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是李白听笛声荡漾起的满腹乡思;“愿驰千里足,________”(《木兰诗》)是代父从军的木兰对家园生活的眷念;“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是岑参走马相逢而牵动的故园乡思情。

(4)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吟颂黄河。请写出关于黄河的古诗词句子

意思完整的上下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