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副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请你发挥想象具体描绘。

2.诗歌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哪两个词语最能体现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四、作文

 

1.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露。 2.“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与望乡之间的深重和急切。 【解析】 1.试题分析:描述诗歌画面: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如果是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就可以了。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此题让考生发挥想象来具体描绘,对考生的能力有所考验。 2.试题分析:题干“哪两个词语最能体现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属于炼字的题目。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链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主要从炼意方面考虑。“一夜”和“尽望”道出征人与望乡之间的深重和急切。 四、作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吾三省吾身      

(2)吾十五而志于学   

(3)温而知新         

(4)匹夫不可志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人谋而不忠乎     

B. 吾十有五而志学    我如浮云

C. 为师矣          歌咏志

D. 不义富且贵        七十从心所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回也不改其乐”和“乐亦在其中矣”中的“乐”的含义一样吗?表现了孔子怎样的精神追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阿公的荔枝

①祖父在台中潭子祖厝种了几棵荔枝树,每年六七月荔枝收获,他总会挑选最大最甜的留下来,装满两箩筐,用扁担挑着,搭乘约三小时火车来到我们所住的小镇,给我们尝尝他辛勤耕种得来的甜美果实。

  ②三十年前荔枝很昂贵,一般人只买来当礼物送人,很少自己吃。我记得那时候的荔枝比现在的要小和酸,我们一次可吃掉二三十颗。我和姊妹都爱吃荔枝,因此很期待祖父来探望我们。

③父亲在铁路局新竹工务段工作,宿舍就在火车站旁边。我们一知道了祖父坐哪一班火车来,便会到火车站去守候。等到终于看见祖父从火车上吃力地把两箩筐荔枝抬下来,我们就兴奋得尖叫,一拥而上,抢着荔枝吃。祖父看见了,必定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他有时会在我们家住上一个星期,才回台中去。

④记忆中,祖父每年都送荔枝来给我们吃,这似乎成了他向远方的子孙表达关爱的唯一方法。

  ⑤我首次体会到期盼一个人是多么痛苦,对象就是祖父。当时我五六岁,那年的荔枝收获之后,祖父像以往一样,带着他认为最珍贵的礼物,来我们家小住一星期。由于父亲出差去了,祖父常常带我们三个小孩去公园溜滑梯、荡秋千、坐跷跷板,甚至到水池里划船……

⑥在那个星期,祖父仍是默不作声。

⑦祖父从来没买过玩具来讨好我们——他实在太穷了,穷得甚至把我们吃不完的荔枝都拿到公园,摆个小摊叫卖。

⑧我们三个小孩平常总是被关在家里,很少到外面嬉戏,因此,祖父来的那个星期,对我们来说实在是最快乐的日子。我们都衷心希望他能一直住在我们家里。

⑨欢乐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一星期后,祖父挑着空箩筐,要坐火车回老家了。母亲和我们三个小孩到火车站送行。

⑩祖父要登上火车的一刹那,我突然心里一酸,紧拉着他的扁担,放声大哭起来,嘴里直嚷:“阿公不要走!阿公不要走!”

⑪于是祖父开解我:“别哭了,别哭了。明年荔枝熟了,我会再来。”

⑫火车汽笛响了,母亲把我从车上拉下来。火车缓缓开动,祖父跑到车尾,向我们微笑,挥手说再见。我哭着追上去,直到火车消失在轨道尽头。

⑬以后数年,祖父还是以他自己最熟悉的方法表达关爱——送荔枝来。后来台湾荔枝产量大增,即使祖父不送荔枝来,我们也能吃到又大又甜又便宜的荔枝。

⑭我们年纪渐长,越来越没兴趣随祖父到公园去玩,而祖父明白之后,就再也没叫我们去公园。渐渐地,祖孙之间的情感距离越来越大,像新竹与台中相距那么遥远了。

⑮我念大学二年级那一年的六月,祖父因哮喘病猝发去世。他是在他最爱坐的那把椅子上过世的,面容安详。

⑯我从高雄赶到台中老家,看见大厅门槛旁堆放了一大提袋荔枝。阿嬷含泪对我说:“这些荔枝,是阿公准备带到竹东给你们吃的,你回高雄时,就带一些回学校吃吧!”

⑰我立即鼻子发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⑱原来祖父直到去世之前还是没放弃对子孙的关爱。他早已知道荔枝不再是珍贵东西,但是对一个不识字、没有钱、不懂如何表达情感的老农人来说,每年挑两箩筐亲手栽种的荔枝来给子孙吃,是他与子孙维系情感的唯一途径了。

(选自《读者》2015年第14期,有删减)

1.分析文章以“阿公的荔枝”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2.通读全文,梳理我对阿公的情感变化,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期盼→_________→_________怀念

3.结合上下文,从词性的角度分析下面的句子。

们一知道了祖父坐哪一班火车来,便会到火车站去守候。等到终于看见祖父从火车上吃力地把两箩筐荔枝抬下来,我们就兴奋得尖叫一拥而上着荔枝吃。

4.从文章中可以看出阿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文章中两处写到“酸”和“泪”,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1)祖父要登上火车的一刹那,我突然心里一酸,紧拉着他的扁担,放声大哭起来,嘴里直嚷:“阿公不要走!阿公不要走!”

(2)我立即鼻子发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①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着,乃轻轻地一弹,烟灰静悄悄地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地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的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②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

③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热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倘是烧的得法,慢慢地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哗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使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有兴味。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1.“然而秋确实有另一意味”,你如何理解作者眼中“秋的况味”?

2.文章引用庄子“正得秋而万宝成”一句,有什么用意?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

4.为什么作者“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

 

查看答案

友情放在心上,是一曲甜蜜的旋律;好朋友记在心头,是一份温馨的美丽。人生路上,因为有友情一路同行,为我护航,为我遮雨,我的旅途才更加精彩彩。七年级二班要开展欢迎新加坡海星中学的师生们来我们学校交流学习的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有朋自远方来”。

【活动一:言开场】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

【活动二:拟标语】为了欢迎新加坡海星中学的师生们,请你为远道而来的朋友拟写一则标语,以此来对他们最诚挚的友谊。

【活动三:话相逢】此次活动中,有一名新加坡星海中学的学生小林,将到七年级二班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你想认识并进一步了解这位新同学,希望和他成为朋友,你该怎么说?(要求:语言连贯、得体)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欢,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轿。进来时,看见父亲的脸色很异样,和大家谈论,大意是说自己的病大概没有希望的了;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以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本城的名医,除他之外,实在也只有一个A了。明天就请A。

A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以上文段出自鲁迅先生所写的《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文章篇名),文中提到事物A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