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龙则灵:_______ ②可以调素琴:________
③亭亭净植:_______ ④宜乎众矣: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公亦以此自矜
B. ①濯清涟而不妖 ②康肃笑而遣之
C. ①水陆草木之花 ②其反激之力
D. ①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3.对两文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B. 乙文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C. 乙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 甲文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和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阅读
阅读杜甫《望岳》一诗,完成文后小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哲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秋天景象的话。(80字之内)(4分)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硕果累累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单纯、善良做底色。④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
A.④②③①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②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⑥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⑦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名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了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①上面的文字选自_________(作者)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
②这部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