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有龙则_______        ②可以素琴________

亭亭净_______        ④乎众矣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大有所益      ②公亦此自矜

B. 濯清涟不妖        ②康肃笑遣之

C. 水陆草木        ②其反激

D. 岂能暴涨携之去    ②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坎穴

3.对两文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B. 乙文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C. 乙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 甲文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和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灵验调弄竖立应当 2.C 3.D 4.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5.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显得妖媚。 【解析】甲: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 乙: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 年代:北宋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宜”在这里是“应当”的意思。 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C项的两个“之”含义相同,都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 3.本题考查学生文章主旨的把握,注意首先要理解文意,把握主要内容,结合选项分析正误。在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品味一些重要的、有意义的句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文字的表现来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D项的表述有误,只有主人“德馨”,“陋室”就不陋。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既可以写这是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也可以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5.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乱”与“劳”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作答时要注意。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阅读

阅读杜甫《望岳》一诗,完成文后小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哲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秋天景象的话。(80字之内)(4分)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硕果累累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单纯、善良做底色。④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

A.④②③①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②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⑦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查看答案

名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了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①上面的文字选自_________(作者)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

②这部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