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会跳舞的小桃树 马亚伟 (1)乡间的风像自由的翅膀,让人不由得想迎风而飞。大平原...

会跳舞的小桃树

马亚伟

(1)乡间的风像自由的翅膀,让人不由得想迎风而飞。大平原无边无际地开阔辽远着,麦田涌动着绿波,绵延而去。

(2)祖母盯着绿油油的麦田说:打猪草的时候,会遇上一棵小桃树,那可不是普通的小桃树,那是天上的仙桃,落下了一颗桃核,在人间生根发芽,长了出来,带着仙气。越是勤快的孩子,越可能遇上。遇到的人,是世上最有福气的人。

(3)我对祖母的话,深信不疑。

(4)绿色涌动的原野,蝴蝶和鸟儿翩然飞过。有风滑过脸颊,像一片温柔的鸟羽,光滑凉爽。每天

傍晚,我背起竹筐,约上同伴,在风中的田野上奔跑着。满地的野草嫩生生的,毛茸茸地招摇着。打猪草的时候,我不再追蝴蝶,逮蚂蚱。我有我的使命,我专注地打猪草。我一遍一遍翻着草。我知道,冥冥中有一棵小桃树会在某一个角落里等我,它是那样的神奇。可是,它在哪里呢?

(5)打了两年的猪草,依然没有祖母说的奇遇。祖母说,不能心急,慢慢等啊,只要你勤快,一定能遇上。

(6)等啊,盼啊,我长高了,草们也在每一个春天倔强地生长着。小桃树的诱惑始终在心里,不曾淡忘。

(7)那天黄昏,光线开始模糊。A暮色像大鸟的翅膀低垂了下来。我的手上早已沾满绿色的草渍。竹筐里的草被我塞得满满的,我还不肯回家。忽然,小桃树!小桃树在我眼前一晃,惊鸿一瞥,又淹没在无边的麦田里。我赶紧翻开丛丛的麦子和杂草翻找了起来,生怕她一下子逃了。翻了几下,真的找到了!

(8)她就那么窈窕地舞在麦田里,不慌不忙的样子。她并不知道我的苦心孤诣,就那么心平气和地舞着。B你看啊,小桃树,她在跳舞,舞姿婀娜,柔嫩的小叶子笑吟吟的。这个小小的绿色仙子,她罗裙飘飘,迎风舞动。她在夕露的润泽中,颜色愈发青葱。那样的绿色,一定是仙界最生动的一抹春,那么新鲜,灵动。小桃树摇摆着柔枝,呼吸着四野里畅快的风,似乎在为她降落凡间而快乐舞蹈。

(9)林梢的风,开始温柔的晚唱。在朦胧的天光下,我的心像一只飘飞的风筝,高高地飞着,有着无边的喜悦和满足。我出神地看着,想象着。有一天小桃树会开花,会结果。她的花,不是庸常的桃花。她的果,不是庸常的桃子。她是喝过仙露琼浆的,是上天赐予人间的,赐予我的。因为,我是一个勤奋、坚持的孩子。

(10)我忘记天擦黑了,直到祖母的呼唤声传来。我一扭头,看到祖母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她是一个神奇的预言家!她早就知道我会找到小桃树。

(11)回到家,祖母把小桃树栽种在小院里。祖母说,是我的勤快感动了小桃树。对我来说,小桃树,真的是一个美丽的奇迹。

(12)很多年过去了,祖母早已离开我,去了另一个世界。但她却在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乐观的祖母,在我小小的心里种下了一棵永远舞蹈的小桃树。

(13)小桃树,是一种憧憬,一种希望。年年岁岁,任凭世事起落,只要憧憬还在,便会与奇迹相遇;生活的原野,便会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略有删改)

1.文章以“会跳舞的小桃树”为题有什么作用?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A暮色像大鸟的翅膀低垂了下来

B你看啊,小桃树,她在跳舞,舞姿婀娜,柔嫩的小脸笑吟吟的。

3.第(7)段中“我”蓦然发现小桃树在眼前,心里会想到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我”想说的话。

4.为什么“对我来说,小桃树,真的是一个美丽的奇迹”?

 

1.“会跳舞的小桃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以此为题显得形象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 2.A.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黄昏时的情态,烘托了“我”打猪草的勤劳,为下文发现小桃树埋下伏笔。B.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桃树随风摆动的美丽姿态,烘托了“我”见到若若寻找的小桃树时的喜悦心情。 3.参考示例:啊,小桃树,这就祖母所说的小桃树,这就是我憧憬多年的小桃树!终于找到你了! 4.参考示例:“我”经过不懈的努力与搜寻,在麦地里发现了在“我”看来很难出现的小桃树,这是一个“奇迹”;发现小桃树的那一刻,“我”内心有着无比的喜悦和满足,这种心理是“美丽”的;在找寻小桃树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勤奋与憧憬,这无疑也是“美丽”的。抓住关键词“美丽”、“奇迹”分析,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用往往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引人深思;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本题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1)句运用比喻的修辞;(2)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境进行赏析即可。注意作者的情感。 点睛: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3.试题分析:这是道主观性试题。结合文章第2段的“祖母盯着绿油油的麦田说:打猪草的时候,会遇上一棵小桃树,那可不是普通的小桃树,那是天上的仙桃,落下了一颗桃核,在人间生根发芽,长了出来,带着仙气。越是勤快的孩子,越可能遇上。遇到的人,是世上最有福气的人。”和文章第7段的“忽然,小桃树!小桃树在我眼前一晃,惊鸿一瞥,又淹没在无边的麦田里。我赶紧翻开丛丛的麦子和杂草翻找了起来,生怕她一下子逃了。翻了几下,真的找到了!”这两个语句,写出能表达我当时的“无比惊奇”的心理感受,符合题意即可。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紧扣住“奇迹”来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从不容易发现“小桃树”,我却发现了,真是“奇”;发现“小桃树”后自己内心的独特体验也很“奇”;抓住关键词 “奇迹”分析,意思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2)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3)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节选自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1.第(1)段中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和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的目的是什么?

2.最后一段中与第(1)段“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责任,“解除”和“卸却”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选自刘开《孟涂文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非真能好者也/之者不如乐之者    B. 明矣/当窗云鬓

C. 所谓有道而正也/蒙乃始    D. 问焉以一得/石兽于水中

2.请用三条“/”给画线句断句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3.作者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

 

查看答案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蒙以军中多务 (                  )   

(2)鲁肃过寻阳   (                )

(3)即刮目相待   (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习的可能性,易于让人接受。

B. 孙权劝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C. 从鲁肃的由衷赞叹和结友举动,可见他坦诚、率直、敬才爱才。

D. 本文详略得当,略写劝学经过,详写劝学结果,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

 

查看答案

依照下面画波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县各乡镇环境卫生状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使”)

B.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在“保护”后加上“意识”)

C. 交警大队在校门口设置了减速装置,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把“保障”改成“保证”)

D. 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同学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将“充满了”与“同学们”调换位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