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满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他是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他是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他还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突然觉得他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他卸下一张桌子, 说让我写字用;他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那一刻 ,我心里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好像从梦中睡醒过来,猛然间意识到他拉着我长大了许多许多。我搬着这条高凳子去学校,就仿佛扛着一把龙椅,路上无数双眼睛被它镀亮。它在全校都是独一无二的,让我安然而骄傲地端坐在“山丘”上听课。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

⑥此时的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一副空担子也会压得他气喘吁吁,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他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他的嘴唇起了白皮儿,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我心里有些难过,忍不住想用吸水的毛巾从他脸上擦出什么来。

⑦这一天,原来是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 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于是她低下目光,好像要穿过一条黑暗的隧道,努力地压缩着身子,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 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析】
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

⑨吃完饭后,他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 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 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 ”,也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于是,这里一下子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 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

⑩不管我藏在哪里,都知道他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 地的呼噜声。

(11)再后来,他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 ……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

(12)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和她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13)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没有他们在身边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母亲那些满满当当的碗、杯子和盆,还有那些挂满院子的衣服、土布和他们过 去的故事,希望或者泪水便盈满了我的眼睛,心里的风和阳光也溢了出来。

1.本文是一篇意蕴深厚的美文,共记叙了三个温馨的场景:                        

                                                                            

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品味第④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搬着这条高凳子去学校,就仿佛扛着一把龙椅,路上无数双眼睛被它镀亮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画线句。

于是她低下目光,好像要穿过一条黑暗的隧道,努力地压缩着身子,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满”含义的理解。

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1.①父亲为了家庭幸福四处奔波②母亲对父亲满满的关切与爱意③全家人共享天伦时幸福温馨。对父母的感激和爱 本题4分。 2.(1)“镀亮”,“ 使之发亮,有光彩”的意思,当看到我的高凳子时,大家的眼睛都亮了,写出了大家看到我的高凳子时投来羡慕的目光,侧面烘托了我对父亲搬来的高凳子的喜爱与此刻内心的骄傲。 (2)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写看到父亲生意亏本沮丧时,母亲压缩身子,默默地陪父亲一同承受,并为他捧上凉开水极力想要安慰父亲时的情景,表现了母亲的体贴和对父亲满满的关切与爱意。 3.“满”既指为了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父母一生辛苦劳作,要把家填得更满,同时又指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幸福、温馨、圆满的。 4.内容上:篇末含蓄点题——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幸福美满的,表达了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结构上: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使文章余韵无穷。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解题时,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采用“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方式进行概括,根据题目要求作适当的增减。注意概括语言的简洁性。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是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本题(1)是从遣词造句的角度来赏析,解题策略一般先解释词语的本义,然后解释其语境义,再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本题(2)是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先判定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分析其表达效果,最后要注意表达作者的情感。 3.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去分析。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文章的题目“满”,表层含义是指为了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父母一生辛苦劳作,要把家填得更满;深层含义是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幸福、温馨、圆满的。 4.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解答试题要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理解。结尾部分的文字一般来说,结构上有总结、照应前文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抒发情感的作用。根据具体文章判断即可。如果是特殊的结尾形式,还有引发读者的想象。本题的作用:内容上:篇末含蓄点题,深化中心。结构上:总结全文,使文章余韵无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小果蝇,大世界

①近几年,异军突起的雾霾着实让“空气质量”成为人民大众特别关注的“明星”。污浊的空气会刺激鼻眼等黏膜组织,造成生理机能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因此,各类空气净化器、质量检测器等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逐渐成为室内必备电器之一。其实,我们身边一种低调的小动物,可以作为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器,它就是果蝇。作为一种真核多细胞昆虫,果蝇有类似哺乳动物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系统,并对污浊的空气环境非常敏感。如果暴露在较高浓度的温室气体,比如二氧化碳中,果蝇很快便会晕厥。果蝇这种快速的异常表现能有效反应空气状况,可以作为家庭空气质量指示灯。如果您发现家里的果蝇状态不好,可能需要打开门窗透透气啦。

②果蝇,英文名为fruit fly,在大自然中广泛分布。在生物进化书上,果蝇处在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行列。目前,地球上已有超过1000种果蝇被人类发现。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对于苍蝇比较熟悉,却似乎很少注意到果蝇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果蝇体长2—4毫米,相较于一般6—8毫米长的苍蝇来说,自然是存在感低了不少。野生果蝇主要以酵母菌为食。腐败的瓜果蔬菜极易促进酵母菌的疯狂繁殖,因而在果园和垃圾箱等存有大量腐烂果蔬的地方,通常会吸引贪吃的果蝇。平时在家里,吃剩的甘甜瓜果比如香蕉、苹果、西瓜等,一定记得用保鲜膜将切口封上,避免果蝇在上面舔食和产卵。

   ③通常,成年雌性果蝇产卵之后,卵发育成成虫所需的时间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在25度左右(室温)条件下,小幼虫会花22小时左右的时间发育完全,并从卵黄膜包被中爬出。这种小幼虫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蛆,只不过它体长更小,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清楚。爬出来的小幼虫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24小时内会进行第一次蜕皮。随后的3—5天内,幼虫会逐渐长大并开始蛹化。果蝇幼虫的蛹化是一个明显的由白变黑的变态发育过程,持续3—4天。之后,发育完全的成虫果蝇便会咬破蛹,羽化而出。

④果蝇对人体无害,而且它是做生物实验的最理想材料之一,尤其是黑腹果蝇。黑腹果蝇很容易饲养,已经在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大量使用。1901年,动物学和遗传学家威廉·恩斯特·卡斯特首次以黑腹果蝇为材料进行科学研究。在实验室环境下,果蝇大约十几天就能繁殖一代,而且一对果蝇一代就能繁殖数百只。果蝇繁殖迅速的优点使得其很快作为实验动物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青睐。遗传学家汤玛斯·亨特·摩尔根最初以小鼠和鸽子等为实验动物进行遗传学研究,效果也不理想。后来经朋友介绍,他于1908年开始饲养果蝇。1910年,摩尔根不但在果蝇身上验证了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还发现了基因连锁交换这一意义重大的遗传学第三定律。之后,很多遗传学家就开始用果蝇进行科学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多遗传学方面的知识。果蝇拥有最全面的基因突变体类型,最丰富的遗传学杂交手段,最完备的转基因品系,称其为实验室最明星的模式生物,一点都不为过。

⑤1995年,爱德华·布斯·路易斯、克里斯蒂安·尼斯雷恩·福尔哈德和艾瑞克·弗朗西斯·威斯乔斯通过EMS突变筛选法发现了15个可以调节果蝇胚胎体节发育的基因,这个发现也使得他们获得了199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最重要的基因便是Toll。科学家们从果蝇Toll免疫信号的研究中获得启发。1998年.布鲁斯·阿兰·博伊特勒首次发现人体的Toll受体(hToll),并系统介绍hToll调控人体Toll样受体(TLR)免疫信号的分子机理。由于在免疫信号调节方式上,果蝇和人体极其相似,科学家们每一次在果蝇免疫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极大促进了人们对于人体免疫反应的研究。可以说,果蝇对于我们人类了解自身的免疫调节机制功不可没。

⑥时至今日,果蝇免疫信号研究不但加速了人类了解自身的步伐,也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免疫系统的理解,促进了新型疫苗的开发。通常,人类利用疫苗来防御外源病原的感染,而传统意义上的疫苗,其作用在于预防。而针对免疫信号重要调控因子的新型疫苗,通常称为“治疗性疫苗”,着眼于以新颖手段进行治疗,通过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发起攻击。这些新型疫苗不仅针对炎症和传染病,而且针对癌症。这些设想将为人类那些久治不愈的疾病,如癌症、乙肝、哮喘等,找到新的治疗出路。

⑦历史证明,果蝇在人类知识扩充和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拥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许未来,某项果蝇研究成果,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虽然我们不得而知,但充满期待。因为,小小的果蝇,拥有大大的世界!                         

(文章出自 《生命世界》201702 有删减)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对于苍蝇比较熟悉,却似乎很少注意到果蝇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果蝇体长2—4毫米,相较于一般6—8毫米长的苍蝇来说,自然是存在感低了不少。

3.阅读第④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果蝇拥有最全面的基因突变体类型,最丰富的遗传学杂交手段,最完备的转基因品系,称其为实验室最明星的模式生物,一点都不为过。

4.文章④⑤的位置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①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二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⑤____________________ ,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⑥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⑦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别历下绝句二首

[宋]晁无咎

来见红蕖溢渚香,归途未变柳梢黄。

殷勤趵突溪中水,相送扁舟向汉阳。

[注释](1)渚:水中的小陆地(2)汶阳:汶河之北。古时有济南到开封经汶河水路。

1.本诗前两句写了芙蓉香和           的景象,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

2.自选角度赏析本诗第三、四句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汉五年,既杀项羽,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萧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①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②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曾③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节选自《汉书·萧何传》)

【注释】①顾:反倒,却②发纵:指挥调度。 ③得曾:犹言抓到猎物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不 战 顾 居 臣 等 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群臣后皆莫敢言。

3.汉高祖即皇帝位后,论功行封,把萧何列为头功,理由有二,一是他有指挥调度之功,二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公输

《墨子》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输盘设攻城之机变   九:表示次数多

B. 公输盘               诎:通“屈”,理屈

C. 子墨子之守有余       圉:通“御”,抵挡

D. 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寇:入侵者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子墨子解带为城,牒为械     祭尉首

B. 子墨子九距                 辍耕垄上

C. 楚王问故                   真不知马也

D. 在宋城上待楚寇矣           鸣之不能通其意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公输》一文充分体现了《墨子》散文论辩性强、富有逻辑性的特色。

B. 选文主要描写墨子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以技相较,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C. 墨子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深入敌国,说服公输盘和楚王,表现墨子为了阻止一场不正义的战争,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

D. 文章通过对话,充分体现了墨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政治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