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爱的下策 王举芳 开学那天,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新生。当...

爱的下策

王举芳

    开学那天,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新生。当本班最后一个学生走进教室后,王老师也走进了教室。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王焱。大家来认识一下吧,我点到谁的名字,谁就站起来,含笑伫立一分钟,让我看到你的魅力,可好?”

    教室里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点名完毕,王老师安排同学们互相交流、熟悉一下,便走出了教室。

    当她回到教室时,有些惊讶。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没有“交头接耳”,而是缄口不语,各自摆弄着手机。王老师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课间休息间隙,王老师说:“学生要以学习为重,不要做‘低头族’,把手机都放到我的办公室里,好不好?”同学们极不情愿地交出了手机。

    “王桐、林纾、邱华,你们仨神神秘秘,在做什么呢?”王老师看他们三个围成一团,低着头,不知在嘀咕什么。

    “老师,我想请个假,我忘记带生活用品了,我想出去买一些。”王桐站起来说。学校不允许住校生随便出校门,但王老师还是准了王桐的假。

    一天开完班务会,还不到下课时间,王老师拿出手机说:“同学们,你们都加入咱班的QQ群了吗?”同学们大多回答已加群。

    “那我给你们发个红包吧。”此言一出,学生们争先恐后拿出手机,准备抢红包。5元钱的红包刚投放到QQ群里,就被一抢而光。王老师翻看着抢红包的记录,得意味深长。是谁抢的一目了然,她按图索骥,让带手机的学生把手机交出来,没一会儿功夫就收了十几部。

    “我这样做只是不想让手机变成你们的‘精神牢笼’。”说着,王老师拿着没收上来的手机,走出了教室。

    王桐摸摸口袋里的手机,暗自庆幸:幸亏在QQ群里没有把网名改成真实的名字。

    奇怪的是,以后每天都有人在QQ群里发红包,都用网名,不知是谁发的,王桐不敢抢,他害怕又是王老师“钓鱼执法”。

    “王桐,你的手机不是没被没收吗?快去群里抢红包啊,那么多红包,真诱人,可惜我的手机被老师没收了。”王桐的死党邱华说。

    “会被老师发现吗?”

    “不会,这几天快考试了,老师没时间进群了。”

    王桐点开一个红包,居然还没拆包,竟然有200元!他很高兴。他又拆开了一个红包,是100元!他的心怦怦直跳,但没敢再点别的红包,他怕被王老师发现。他的手机如果被没收,那就耽误大事了。

    周末,王老师把手机还给了学生,说:“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当当‘手机控’,也可以用手机做点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此刻,在我们班的QQ群里来场红包雨。”

    王老师话音刚落,红包雨就开始了。王桐这下抢得心安了。

    发红包的人越来越多,抢红包的人却越来越少,王桐查看着别人的“手气”,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眼里却盈起点点泪光。

    “王老师,谢谢您!”王桐走上讲台,给王老师深深鞠了一个躬,然后,转身,面对同学们,说:“谢谢同学们,谢谢你们给我发的红包。这些钱给我们家解了燃眉之急。我的妹妹患有自闭症,爸爸妈妈已坚持给她治疗好几年了,不瞒同学们,最近我们家的经济情况十分拮据,因为妹妹的状况出现了好转,爸爸妈妈想快点让妹妹好起来,把家里的钱全拿到了医院,还借了亲友一些钱,我的生活费已成问题。但我宁愿自己饿几顿,也想让妹妹走出那个寂寞的世界,早点融入温暖的大家庭。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王桐,王老师向我了解了你家的情况后,一时不知道怎么帮你,王老师就出了这个下策。”王桐的死党邱华说。

    “老师是想帮你,但又怕你碍于面子,只好出此下策了。”班长说。

    “这是爱的下策!谢谢您!”王桐望着王老师,眼里满泪水。同学们鼓起掌来。窗外,阳光明亮,多么温暖的世界啊!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年第4期,有改动)

1.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情节发展

看到同学的手机被没收后

听从邱华的建议,尝试抢群中的红包

老师宣布“红包雨”开始

抢完了红包,查看别人的“手气”后

王桐的心理

  (1)

  (2)

  (3)

  (4)

 

 

2.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3.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王老师翻看着抢红包的记录,得意味深长。

(2)王桐望着王老师,眼里满泪水。

4.有人认为,标题中“下策”一词用的不好,应改为“上策”;也有人认为用“下策”独具匠心。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谈谈看法。

 

1.(1)庆幸 (2)高兴、害怕 (3)心安理得 (4)感动、激动 2.示例1:“学生们没有‘交头接耳’,而是缄口不语,各自摆弄着手机”为“那我给你们发个红包吧”和“比如此刻,在我们班的QQ群里来场红包雨”埋下伏笔。 作用:①交代老师找到了没收学生手机和帮助王桐的方法,使故事情节发展合情合理;②表现了王老师负责任、有爱心、机智的特点。 示例2:“王桐点开一个红包,居然还没拆包,竟然有200元!他很高兴。他又拆开了一个红包,是100元!”为“王桐查看着别人的‘手气’,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眼里却盈起点点泪光”埋下伏笔。 作用:①交代王桐接受同学们和老师帮助的方式,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表现了老师和同学们富有爱心,体现了集体的温暖,突出了主题。 3.(1)“笑”是王老师为发红包一举多得而高兴。既能没收部分学生的手机,又能激发王桐抢红包的欲望,从而为帮助王桐找到了一个巧妙方法。 (2)“噙”表现了王桐得知老师和同学们默默地帮助他而深受感动。 4.示例一:用“下策”好。①“下策”的本意是“不高明的计策或办法”,与“爱”形成反差,增加了标题的吸引力;②小说借受助者王桐的话做标题,更能突出文章主题。 示例二:用“上策”好。①师生们发红包,既保护了王桐的自尊,又帮助了他,实际上是高明、巧妙的做法,这样使内容与标题一致;②感情色彩鲜明,赞扬了师生们的爱心和集体的温暖。 【解析】 1.试题分析: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 2.试题分析:能够到原文中筛选用到伏笔手法的语句,然后能够自己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且探究效果即可。 3.试题分析:先答出这个字的本来含义,然后结合文本分析在文中的含义,最后还要分析用这个字所起到的效果。 点睛:分析文中的词语的含义,注意结合上下文找到词语在文中的具体的含义,尤其是涉及到文章的主旨的词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从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角度分析,表层注意字面的意思,深层注意和主旨相关的意思。 4.试题分析:小说中的探究题往往先发表自己的看法,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不要信马由缰。注意观点明确,论证理由充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学荷叶会自洁

祁云枝

    ①你凝望过雨中的荷叶吗?无论多么猛烈的暴雨,打落在荷叶身上,只会“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旦“玉盘”稍稍倾斜,便不见了雨水的影子。用手摸一下荷叶,除过低凹的中心,叶子表面竟然是干燥的,仿佛倾盆大雨根本就不曾降落在它的身上。

    ②即使没有下雨,荷叶表面也永远纤尘不染。有人做过实验:在荷叶上滴几滴黏度很强的胶水,胶水也不能粘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且不留痕迹。能够拥有如此“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只因为荷叶能够“自洁”!

    ③按说,荷叶是很容易吸附水分或沾染上污渍的,为什么荷叶能始终守身如玉?

    ④是荷叶表面太光滑了?光得让灰尘“站不住脚跟”吗?恰恰相反!荷叶自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表面是粗糙的。这可能会颠覆我们对于洁净的日常认识。

    ⑤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荷叶的表面上布满了许多微小的蜡质“乳突”,每个乳突的直径是8~10微米,高低略有不同,乳突间距为10~12微米。而每个乳突是由许许多多直径约为200纳米的细小突起组成的。

⑥前面对于蜡质乳突的说法似乎有点枯燥,换个形象的说法就是:荷叶的表面上有一个个隆起的“小山包”,在每个“小山包”上,又布满了绒毛状的小小“碉堡”。虽说是“山包”和“碉堡”,但这种结构,我们用肉眼甚至借助普通显微镜,是根本看不到的。

⑦由于“小山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溢着空气,这样就在紧贴叶面的地方形成了一层极薄的、只有纳米级厚度的空气层。当外形尺寸相对超大的雨滴(直径通常为几毫米),降落在叶面上后,不仅与叶面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而且只能同叶面上“碉堡”处的凸顶形成点接触——此情此景,是不是有点类似于水珠站在了密密麻麻的针尖上

    ⑧空气和为数众多的“碉堡”,共同组建了荷叶表面的疏水层。在“碉堡”顸上“悬空而立”的雨点,由于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了球形水珠,水珠在滚动的过程中会顺道儿吸附灰尘。因此,只要荷叶稍稍倾斜,水珠就会附带尘埃滚落。这,就是著名的“荷叶效应”——因为粗糙,所以干净——是不是颇具颠覆性?

    ⑨自洁,不仅令荷叶美观,而且有利于防止大气中的有害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侵害。对荷花而言,这种结构还提高了叶面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

    ⑩荷叶的自洁效应,给了人类无限的启发。基于此,科学家把透明、疏油、疏水的纳米材料运用到汽车烤漆、建筑物外墙或是玻璃上,不但随时可以保持物体表面的清洁,也减少了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安全又省力;把这种材料应用于织物,能让织物不沾液体(包括水、油、菜汁、果汁、墨水、酱油等),从而减轻洗衣负担,而且不会改变织物的纤维强度、透气性、皮肤亲和性等原有性能。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倘若能将荷叶的这种自洁本领置入人们的心灵,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啊。

                                              (选自《科学画报> 2016年第10期)

1.下列对荷花的自洁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荷叶表面永远纤尘不染,是因为它的表面是粗糙的。

B. 荷叶的自洁效应,不仅令荷叶美观,还提高了叶面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

C. 荷叶的自洁有利于防止大气中的有害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侵害。

D. 受到荷叶自洁效应的启发,人类改进了汽车烤漆、建筑物外墙、玻璃和织物的制造技术。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本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先介绍荷叶的自洁现象,接着深入分析其内在原因,然后介绍人类关于自洁效应的运用。

B. 表面粗糙反而干净,这与人们一般的生活常识相违背,所以说“颇具颠覆性”。

C. 第⑦段画线句子以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解释了荷叶表面一尘不染的原因。

D. 最后一段中的“自洁”是个比喻的说法,含义不同于上文所讲的荷叶的自洁效应。

3.在挑选同一款式的两件衣服时妈妈有些拿不定主意:纳米材料制成的那件稍贵,普通材料的那件稍便宜。请结合选文知识给妈妈提出恰当的建议。

你说:“                                                                   

 

查看答案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③日:“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选自《新唐书·王勃传》)

【注释】①钟陵:今江西南昌。②沆然:轻松、愉快之意。③矍然:惊惶的样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至勃,沆然不/蒙以军中多务    B. 奇/香远清,亭亭净植

C. 文/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D. 被覆面卧/丁壮者弦而战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及 寤 援 笔 成 篇 不 易 一 字 时 人 谓 勃 为 腹 稿

3.选文主要表现王勃什么特点?请结合原文内容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宾客大宴

(2)闻有鼠作作索索

(3)不能其一处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中有善口技者”一句承上启下,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赞赏的感情基调。

B. 原文中开头结尾两次提到表演道具的简陋,不仅结构上相互呼应,使文章紧凑严谨,而且反复强调表演者主要用“口”在表演,的确技艺精湛。

C. 第二段中描写老鼠活动和妇人咳嗽的声音,与“遥闻深巷中犬吠”一句写法一样,都是以动写静,更显其静。

D. 《伤仲永》中以“邑人奇之”侧面衬托仲永才华的出类拔萃,本文则以听众的反应侧面烘托艺人的高超技艺。

 

查看答案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记忆没有重量,却既能压得人匍匐在地,又能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记忆没有色彩,却既能使人心灵苍白幽暗,又能让人内心绚丽辉煌;(1)                                                            ;(2)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景区工作人员们两周精心准备的后果是游客们秩序井然,游客们对各项服务都很满意。(改“后果”为“成果”)

B. 近年来,出于朝鲜半岛局势的不稳定,以及强化美韩两国军事同盟关系的需要,美国一直在为加强驻韩军事能力。(将“一直”换到“为”之前)

C. 能否引导中国渔民在国际公海上安全作业,避免外国军警船对中国渔船滥用暴力,这是中国海事部门拥有智慧和责任感的重要标志。(删去“能否”)

D. 香港著名导演林超贤制作了缉毒大片《湄公河行动》在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热映,因情节紧张、场面火爆、主题积极而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改“制作了”为“制作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