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 孙道荣 ⑴新学期,她给孩子们布置了第一篇作文——《最难忘的时...

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

孙道荣

⑴新学期,她给孩子们布置了第一篇作文——《最难忘的时刻》。 

⑵她是一名支教老师,在这个偏远山区,方圆几十里,只有这一所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远赴外地打工,难得回来一次,这也成了很多孩子与父母一年中难得相聚的机会。其时,春节刚过,孩子们刚刚与久别的父母重聚,她希望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温暖的时刻。

⑶作文交上来了,她认真地批阅。

⑷ 一个女孩子写的是,爸爸给她新买的书包,当爸爸帮她将新书包背好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幸福。

⑸一个男孩子写道,他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过爸爸了,爸爸刚走进家门的时候,他都一下子没有认出来,爸爸突然一把将他抱了起来。那一刻,他感觉有点陌生,但是,很温暖,真的很温暖……

⑹那一刻,温暖,难忘。

⑺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女孩子写道,以前,是爸爸一个人出去打工,后来,妈妈也出去了,留下我和弟弟,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每年,他们都只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回来,年一过完,他们就又出去打工了。今年,直到年初二,他们才回到家,因为他们没买到年前的火车票。这一次,因为没赶回来吃年夜饭,爸爸妈妈答应我和弟弟,会在家里多呆几天,这可把我俩乐坏了。

⑻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很忙,除了走亲戚外,他们还要将庄稼地重新翻整一遍,这样,年迈的爷爷春耕的时候,才好播种。虽然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忙得根本没时间陪伴我们,甚至顾不上我们,但我仍然觉得很满足,很幸福。

⑼一天,妈妈没有下地干活,而是一整天都陪着我和弟弟,给我们做饭,烧了好几个好吃的菜,帮我们把所有的衣服都洗干净叠整齐了,爸爸还检查了我和弟弟的作业……总之,那一天,妈妈和爸爸对我们姐弟俩特别好,特别温柔。

⑽读到这儿,她以为女孩子接下来会写,那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可是,没有。女孩子写的是:那一刻,我哭了。我知道,爸爸妈妈明天肯定又要离开家,出去打工了。

⑾女孩子在作文结尾这样写道,我最难忘的时刻,也是最难过的时刻是,妈妈突然对我特别好,因为,那意味着,他们第二天,又要离开家了,又要一年之后,才能回来了。

⑿在这行文字下面,她依稀看到几滴泪水的痕迹。

⒀她也流泪了。

⒁她已经支教三年了。在城里,她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儿子。每次离开城里的家之前,她也念念不舍,她觉得自己亏欠这个家太多,尤其是对儿子。所以,每次,离开家之前的那一天,一向粗线条的她,也都会对儿子表现出特别温柔,特别细致,特别耐心,恨不得把对他所有的爱和牵挂,都留下来。也许,儿子也特别害怕自己突然对他那么好吧?

⒂她突然无比想家。她给老公打了个电话。夜已深,儿子已经睡着了,她让老公将手机放在儿子的面前,她听到了细微的鼾声。那一刻,她泪流满面。

1.阅读文章⑶—⑿段,填写表格。

相关情节

爸爸给她买新书包

男孩爸爸抱他

人物心理

陌生、温暖

 

 

2.结合语境,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文章第⑿、⒀段都写到流泪,请分别写出流泪的原因。

4.第⒁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5.文章题目“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怕”有哪些含义?

 

1.①女孩父母在家做农活、家务,照顾她和弟弟 ②幸福③满足、幸福(突出一个即可)、难过 2.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一下子”准确地写出因为离家时间久,孩子认不出爸爸的陌生感,“一把”“抱”准确地写出爸爸迫不及待地搂抱孩子的情态,表现爸爸对孩子深切的爱及愧怍之情。 3.第⑿段:女孩对父母离家的不舍、难过 第⒀段:老师对女孩的经历感到心酸、同情,同时对家人特别是儿子的思念、愧疚 4.插叙,交代了“她”的身份、支教时间、家庭情况、性格特征等;表现她默默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引出下文“她”打电话给家人的感人情景。 5.题目中的“怕” ①指文中女孩怕父母第二天就要离开家,一年以后才能回来;②隐含留守儿童对父母“爱”的渴求;③表现作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情节的概括是散文常见的命题方式,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①女孩父母在家做农活、家务,照顾她和弟弟 ②幸福③满足、幸福(突出一个即可)、难过 2.试题分析:考查描写的类型和作用。在谈作用时,要结合语境来考虑。运用了细节描 写和动作描写,“一下子”准确地写出因为离家时间久,孩子认不出爸爸的陌生感,“一把”“抱”准确地写出爸爸迫不及待地搂抱孩子的情态,表现爸爸对孩子深切的爱及愧怍之情。 3.试题分析:分别写出流泪的原因。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小说和散文中经常见到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小说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散文主要分析结构上的照应、线索,内容上的强调情感和文章的主旨。 4.试题分析:考查记叙的顺序。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叙述方式叫插叙。它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叙述方法。通过插叙,交代了“她”的身份、支教时间、家庭情况、性格特征等;表现她默默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引出下文“她”打电话给家人的感人情景。 5.试题分析:考查题目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题目中的“怕”肯定有其深刻内涵,特别是有突出主题的意义。 ①指文中女孩怕父母第二天就要离开家,一年以后才能回来;②隐含留守儿童对父母“爱”的渴求;③表现作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湿地

①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成群的野鸭在水面上玩耍,各种水鸟在欢娱地歌唱……这就是湿地的真实写照。像这样濒临江河湖海的地带,长期受水浸泡而形成的滩涂、沼泽、湿草甸、泥炭地、红树林以及潮落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是湿地。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

②湿地是如何形成的呢?

③当泥沙丰富的流水流近湖泊之时,由于水域变阔而流速变缓、泥沙下落沉积而成浅水滩。湖泊,不单是五彩云霞的梳妆镜,更是水生植物的乐园。浅水湖区,芦花飞荡,香蒲拂摇;次深湖区,睡莲、浮萍悬浮、飘摆于水面上;深水湖区,墨绿色的绸缎般的波浪时起时伏,那些生长于水中的水草繁杂而茂盛。春来夏往,秋隐冬藏,植物生活于湖泊,总会有生有死,有死有生。那些腐烂的残体日积月累,最终多默默地、叠加式地沉积于湖底,经由水涨水落的浸泡,经由日月轮转的沧桑,终成泥炭,于是,湖底慢慢抬升,湿地也就逐渐形成了。

④湿地调节着地球的水循环。那些河边的森林、湖边的漫滩,一直在进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换。洪涝之时,湿地总能够缓冲、储蓄和吸收洪水;倘遇干旱季节,又能够将水分“解放”出来。湿地上的植被摇荡起伏,减轻或减缓了水体对海岸线、河湾及湖岸的侵蚀。

⑤湿地被科学家誉为地球之“肾”。自然界生物链的完整、优化,离不开湿地。湿地既吸收营养物质,又促进地球的新陈代谢,是“天然的过滤器”。

⑥植物在湿地繁衍,动物在湿地蹒跚游弋、跳跃爬行和栖息。即使晴空排云而上的仙鹤,声鸣于天,也是清晨从湿地出发,黄昏则次第归来,在湿地降落,喝水照影;翩翩起舞的大雁会呈“一”字、“人”字形排列,从广阔的天空降落于湿地之上。鸟类依赖湿地就像影子依赖光,翅膀依赖空气一样。湿地是生命的家园,是文明的摇篮和温床。

⑦人类本应与湿地和谐相处,本应悉心地呵护湿地。

⑧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对湿地究竟贡献过多少关爱呢?古典诗词中那些拍打碣石的咆哮海水,朝天际奔流的滚滚江水,秀比西子的杭州西湖等,姑且算是反映人类对湿地的关爱吧,却也仅仅是蜻蜓点水般人文情怀的附加点缀。空灵、超脱的中国画亦有描绘苍茫烟水的画作,民间音乐尽管也有表现湖月照影,流泉叮咚的乐曲,然而,谁又能说其着力表现的只是湿地呢?

⑨令人忧虑的是,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湿地的现状不容乐观,湿地面积减少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就我国来说,从科学家们绘制的湿地分布遥感图即可看出,中国的湿地总面积l0年间已减少了5万多平方公里。由于人类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天然湿地面积不断消减,功能不断下降,造成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还造成湿地降解污染能力的下降,导致水质不断恶化,许多河流因被污染失去了饮用的功能。比如,目前我国大型河流61%的河段已被污染,不可饮用。另外,又致使其缓冲、储蓄和吸收洪水的能力下降,直接给调蓄防洪带来极大的隐患。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不能不说与湿地面积的锐减有着一定的关系。不讲“土地伦理”(【美】利奥波德:《土地伦理》)成了自蒸汽机诞生以来世界性的不可逆转的黑色潮流,湿地的命运岌岌可危……

⑩保护湿地已经成了人类刻不容缓的行动。国际《湿地公约》的诞生,引起了人类对保护湿地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已经加入了缔约国的行列。迄今为止,《湿地公约》缔约国已逾百个,每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都会有一个宣传主题。可以说,保护湿地目前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相信随着人类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化,湿地的命运定然会出现转机。

1.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文章开头部分指出“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请根据具体内容说说“湿地的多种独特功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阅读文章第⑨段文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湿地不断消减、功能不断下降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5.说明文语言有准确性的特点,也有生动性的特点。请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生动性特点的例句,并做出分析。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1)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有资料显示,我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环带包围。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今年还在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长。在填埋、堆肥以及焚烧等三种垃圾处理方式中,主要采用填埋处理。

材料二: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以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英国每个家庭都有三个垃圾箱: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绿色,装花园及厨房的垃圾;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园及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眼镜家具等42种垃圾则由专门机构定期回收。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并不是全国统一的,每个地方政府都有一些不尽相同的垃圾丢弃规定,但都很细软,一本《垃圾分类细则》往往长达20多页。如果不严格地执行垃圾分类的话,将面临巨额的罚款。

(2)班级准备开展垃圾分类的主题班会,请你紧扣“环保”主题,运用对偶知识补写宣传标语的下句。

上句:践行垃圾分类    下句:                        

(3)你参加的学校宣传小组去社区进行环保宣传,看到小区有一老爷爷遛狗时允许狗随意大小便,事后也不处理,你会如何劝说呢?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越来越多,乱堆乱倒现象不断加强。②仅新浦朝阳东路、海宁大道、科苑路、苍梧路、学院路就出现过多起乱倒现象,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难度。③为了有效制止建筑垃圾乱倒,市城管局工程渣土管理处多策并举,先后采取上门做工作,巡回检查,突击整治等方法。  

第_______句,修改意见:                                            

       句,修改意见:                                            

 

查看答案

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立了好久,他决定进去见她;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出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这自然不便明说。她总会明白的。”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书名)。“她”是_____________ (人物)。

(2)《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__________(地点)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__________,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答题。

思念(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拔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bèi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bèi蕾(       )     独琴(       )    桨(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结合诗意,在横线处填写最恰当的词(        )(只填序号)

A、所以      B、况且      C、那么       D、但

(4)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③一鼓作气,               ,三而竭。                    (《曹刿论战》)

    ④                   ,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⑦                    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⑧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