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2016年3月16日20时30分,连环画泰斗贺友直在瑞金医院病逝,享年94岁。为...

2016年3月16日20时30分,连环画泰斗贺友直在瑞金医院病逝,享年94岁。为悼念和追忆贺爷爷,初三(3)班拟开展综合学习活动。

1.活动一:请从下列材料提取信息,简要介绍贺爷爷。

①说起中国当代美术史,就绕不开贺友直这个人,在20世纪60年代,贺友直的连环画与齐白石的变法丹青,李可染的长江写生等,影响了中国一代美术人。

②贺友直为连环画尽心尽力了一辈子,八十多岁时,仍孜孜以求,耕耘不息,黄永玉说他有一种类似宗教的虔诚,贺老用他那富有生命力的白描形式把现实生活与中国传统画手法结合得尽善尽美,也使通俗的连环画登上了艺术的大雅之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 由于人们阅读方式改变以及动漫业竞争之诸多因素,作为一个画种,曾红极一时的连环画已濒临消亡。为宣传和传承连环画这门艺术,请你提出两个建议。

宣传方面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传承方面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3.2000年,79岁的贺友直受邀去法国某学院讲课。开讲前,贺老在黑板上几笔画了个自画像,镇住了满堂的学生。此画后来被制成地砖,铺在昂古莱姆市法国国家连环画和图像中心的广场上。

请仔细观察右边的贺老自画像,抓住一点,探究其寓意。

 

1.他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很难绕开的人物,影响了中国一代美术人。他一辈子执着于连环画的创作并在创作方面开拓了新境界。 2.例如:宣传方面的建议:板报宣传、主题班会等。传承方面的建议:建议学校开设连环画赏析拓展课;积极参加连环画绘画技艺学习班等 3.观察点:谢顶的形象以及脸部特写上未画嘴,却突出了耳朵和镜片背后清澈、犀利的目光。 (1)尽管年事已高,仍要孜孜以求。(2)作为艺术家,重在要冷静地倾听和明锐地观察。(3)做人做事不在于说,而在于行。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可以概括为:他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很难绕开的人物,影响了中国一代美术人。他一辈子执着于连环画的创作并在创作方面开拓了新境界。 2.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结合所给出的材料,写出自己的建议,宣传方面的建议:板报宣传、主题班会等。传承方面的建议:建议学校开设连环画赏析拓展课;积极参加连环画绘画技艺学习班等 。 3.解答漫画题,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认真看图,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前提条件;二是审读寓意,这是解答漫画题的关键所在;三是准确找出题中的有用信息,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基础。解答漫画题最关键的是审题,审题可以理解漫画的寓意,通过所褒贬的社会现象悟出其中蕴涵的道理,从而正确解题。观察点:谢顶的形象以及脸部特写上未画嘴,却突出了耳朵和镜片背后清澈、犀利的目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_____”和“_____”、“______”和“______”构成对比。

2.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B. 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C. 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D. 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日:"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日:'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日:'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无相忘    B. 是义贵于其身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 死亦我所恶 不以恶小而为之    D.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指明其意义。 

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断子之手足

A. 人皆有之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吾欲之南海,何如    D. 醉翁之意不在酒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事莫贵于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万事莫贵于义",甲文则用__________论证_______的观点。

6.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中_________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讲“家教与门风”

  (1)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正常,囯家机体才会健全。因此,重视家庭教育,树立良好的门风,是达到天下大治的根本。

  (2)重视家庭教育,先从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做起。首先,孩子好比树苗,根栽得正不正,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他将来成才与否。童蒙时代能否“养其正”,关系重大,因此《易经》有“童蒙养正”之说。其次,孩童尚未入世,思想单纯,教育容易奏效。古代谚语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正是此意。对普通家庭而言,家教的缺失,将影响孩子一生。

  (3)有鉴于此,古人特别重视对儿童的教育,《曲礼》、《少仪》、《内则》以及《弟子规》,都是家庭教育的良好教材,教育内容贴近日常生活,操作性强,孩子易接受。每天涵泳其中,久而久之,自然内化,使德行纯正。家庭教育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                 。人要上进,不走歧路,必须读书。朱伯庐在《治家格言》中说:“于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颜之推曾说,神情未定,最易受外人影响。他还说,墨子看到洁白的丝放入染缸后马上变黑,联想到人交游不慎而败德,非常伤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5)                 。国家机构的运作、公共设施的建造等,都仰赖于政府的税收,因此,及时缴纳赋税,是民众应该尽的责任。不少家训将此作为家庭守则之一,如福建永定客家《胡氏族规》第一条便是:“钱粮为国家正供,自应递年完纳,不得拖欠。”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担当。

(6)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司马光《家范》倡导正确的义利观,他批评做长辈的大多只知从物质上满足子孙,致使子孙“自幼及长,惟知有利,不知有义也”,教育子女应当树立真正的人生追求。

(7)由此可见,古代家教中包含着接地气、扎扎实实改变乡风民俗的有效举措,内容总体是健康向上的。它们把积极的人生理念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从行为入手,达到“             ”的教育效果。父母对于女的教育,使用先祖传下来的古训,更容易为子女接受。经过代代相传,就能形成良好的家声、家风;而家家风正气清,则民风必定良善;自然就会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这对于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那些经由修身、齐家之道的教育而出仕为政的人,官风一定是整肃的,这点是得到历史证实的。虽然时代发展了,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家教传统并没有过时,其中尚有大量宝责养分值得我们吸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主耍使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3.阅读第(4)-(6)段,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第(4)段: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段: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以下文字放在文章的第_______段之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由于重视家庭教育,各地出现许多文化世家,最负盛名的是山西闻喜的裴氏与福建莆田的林氏。裴氏家族敦行文教,门风谨严,历史上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举世称羨。莆田林氏,明清两朝的533年间,出进士 644名,民间有“无林不开榜”之说。

5.在第(7)段的“       ”处填入合适的诗句(    )

A. —览众山小   B润物细无声    C.道娃无晴却有晴    D.淡妆浓抹总相宜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一杯温开水

  ①这是朋友对我讲的故事。

  ②10年前,他还在深圳打工,整天帮人家掏下水道,身上总有一股下水道的异味,让人侧目。所以,他一般不到热闹的地方去。那个城市的繁华和优雅是那个城市的,装不进他兜里一点点儿,他住工棚,倚墙角,吃冷馒头。

  ③一日,天下着雨,是深秋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他当时已掏好一家酒楼的下水道,雨大,回不了家,就倚在酒楼的檐下躲雨,掏出了怀里的冷馒头吃。

  ④冷。他抱臂,转过脸,隔着酒楼玻璃 的窗,望着里面蒸腾的热气和温暖。一些人悠闲地在吃饭,他想,若是有一杯热热的茶喝,多好。他在心里面笑着对自己摇头,我怎么可以那样奢望呢?他看天,只等雨歇,好回他的工棚去。

  ⑤这时,酒楼的门忽然开了,从里面走出一 位服务员,服务员径直走到他跟前,彬彬有礼地对他说:“先生,您请进。”他愣住了,结巴着说:“我……我……不是来吃饭的,我……只是躲会儿雨。”服务员微笑着说:“进来吧,外面雨大。”朋友拒绝不了那样的微笑,跟进去了。他暗地里想,想宰我?我除了身上的破衣裳,什么也没有。

  ⑥他被引到一张椅子上坐定,另一个服务员端来一杯温开水。“先生,请喝水。”同样彬彬有礼。朋友不知道她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想,既来之,则安之。遂毫不客气地端起茶杯,把一杯水喝得干干净净,且把怀里的另一冷馒头掏出来吃了。服务员又帮他续上温开水,他则接着喝,喝得身上暖暖的,额上渗出了细密的汗,舒坦极了。

  ⑦后来,雨停了。他以为那些服务员会来收钱的,但是没有。他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一个人来问他的事。刚才喊他进来的服务员正站在大门口送客,他忍不住走过去问:“开水多少钱?”服务员微笑:“先生,我们这儿的白开水是免费的。”

  ⑧那一杯白开水的温暖从此烙在了朋友的记忆里。每每谈到深圳人,朋友的眼里都会升起一片感激的雾来。朋友后来从深圳回来发展,也开了一家酒楼。在酒楼里,他定下了一条规定:凡是雨天在他檐前躲雨的人,都要请到店里来坐,并且要给人家倒上一杯温开水。世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温开水之中。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以“一杯温开水”为题好在哪里?

3.第④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4.谈谈你对“世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温开水之中”的理解。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

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

③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⑦《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先汉兴盛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