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运用对偶知识,修改下面的对联,使之与下联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

运用对偶知识,修改下面的对联,使之与下联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修改: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结构相同,然后注意押韵,从音韵的角度注意仄起平收,“仄”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三、四声,“平”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二声。此题依据下联,可将上联改为: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点睛: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第四,切忌合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句子仿写。

父母的能与不能:父母能给予你生命,但不能替你生活;父母能教你许多东西,但不能强迫你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根据你在《愚公移山》中所学的“阴”和“阳”的有关知识,指出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江(长江)阴:_________  洛(洛水)阳:________衡(衡山)阳:________华(华山)阴: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______ 。诗人杜牧和 ________合称“小李杜。

2.这首诗有叙有议,哪两句是议论?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中包含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查看答案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畎亩(quǎn) 胶鬲(hé)    B. 傅说(shuō) 拂乱(fú)

C. 曾益(zēng) 拂士(bì)    D. 忧患(yoū) 后喻(yǜ)

2.给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 舜发于畎亩之中 (     )

A. 发展,开展    B. 发生,生成

C. 发现,显现    D. 起,被任用

3.下列对“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解释正确的一项 (   )

A. 因为上天将要降下大的任务给这样的人。

B. 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

C. 由于上天将要把大任务给这个人。

D. 这是上天将要降重大的任务给这样的人的缘故。

4.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 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 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 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发动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使命

C. 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犯过错

D.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指在国外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曾益其所不能

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 入则无法家拂士

D.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经历苦难的磨练。

B. 选文第二自然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再论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导致灭亡。

C. 从选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 选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

 

查看答案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1.“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这句中的“要”字可以去掉么?为什么?

2.文中两次使用了“竟”字,试分析这个字的作用。

3.文中把奥本海默和邓稼先进行了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

A.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B.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5.对下列本文涉及的科学家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

A. 邓稼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巨大贡献。

B. 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作者,与邓稼先有着半个世纪的真挚友谊。

C. 钱三强,当代中国核物理学家。

D. 奥本海默,美国物理学家,被称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