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节选自荀子《礼论》

【注释】①穷:困境。②分:区分、辨别。③屈:竭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女有                ②以养人

2.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两处)。

是 故 谋 闭 而 不 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                    ,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了                            

5.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礼”进行阐释的?

 

1.①女子出嫁。 ②助词,的。 2.是 故/ 谋 闭/而 不 兴 3.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4.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礼制产生的主要原因。 5.避免天下混乱;确定人们的名分;平衡人的欲望;使物资和欲望相互制约。 参考译文: 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本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 【解析】【甲】选自《礼记·礼运》 作者:戴圣 年代:西汉 【乙】选自《礼论》 作者:荀子 年代:战国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其中“归”是女子出嫁的意思。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划分,要考虑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划好之后仔细读一读,看看是否顺口、顺畅。“是故谋闭而不兴”意思是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根据意思划分节奏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矜、寡、孤、独、废疾者”指的是五种人,分别指的是: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主旨的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甲】【乙】两篇文章,然后在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并分析主要内容和主旨。【甲】文通过论述,战术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乙】文通过论述,阐述了礼制产生的主要原因。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仔细阅读【乙】文,在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并分析主要内容。结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②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③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的内容来分析,即:避免天下混乱;确定人们的名分;平衡人的欲望;使物资和欲望相互制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词赏析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         ,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              

2.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中学生一定不能用手机阅读吗?一定要读纸质名著吗?”这些问题一直困绕着众多同学。为了交锋观点,统一认识,某中学八(2)班举行了一场以“数字化阅读”为论题的辩论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对对联】为彰显活动氛围,语文老师在黑板上书写了一幅对联的上联,请你从备选项中选择一幅合适的下联,补充完整(填序号):

上联:辨天下是非        下联:             

备选项: A.明是非功过   B.论人间道理   C.谈五湖四海   D.论观点对错    

(2)【拟规则】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评委,请在已给出的“选手辩论表现评分标准”中再补充两条,使评判更加科学。

①观点明确         ②材料充实

                 ④             

(3)【提建议】在辩论赛中,甲方选手正在陈述本方观点,乙方一位选手突然打断甲方发言,大声进行反驳。针对这种情况,事后你对乙方选手这样提建议:

(4)【探材料】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可只谈一个方面)。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查看答案

在学习《诗经》两首中的《关雎》时,刘强对小组同学说:“这首诗是缠绵的情歌,不健康,我们不要读了!”针对他的看法,你将怎样劝导他正确学习古诗词?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某画家作了一幅名为《塞上壮观》的画,欲将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题在画上,

你以为哪一联最合适,请写出来:“  □□□□□ ,□□□□□ 。”

(3)面对困难,我们要拥有远大的抱负,正如杜甫在《望岳》中所表达的“□□□□□,一览众山小”;面对逆境,我们要拥有自信的情怀,正如李白在《行路难》中所抒发的“长风破浪会有时,□□□□□□□”;面对坎坷,我们要有旷达的情怀,正如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所感慨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面对挫折,我们要拥有坚定的信念,正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中所吟唱的“□□□□□□□,□□□□□□□”。拥有这些,便会走向成功。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

这里描写的是      (填人名)的一次精神危机,本来他是人们崇拜的英雄,而选文却用大量内心独白描写他的精神危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