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记叙文阅读 让日子如同纸烟灰 ①年少时,寒暑假时天天闭门练书法,两三年后,便有了...

记叙文阅读

让日子如同纸烟灰

①年少时,寒暑假时天天闭门练书法,两三年后,便有了一些长进。用奶奶的话说,“清儿的字不再伸胳膊蹬腿的,也是有模有样了”。那是父亲让我练的柳公权《玄秘塔》。看到自己写出的字果然还有些柳体的韵味:内敛外拓,紧密,挺劲,我虽说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如那些柳体字,剑一般是满满的硬气了。 

②然而,毕竟年少稚嫩,所谓的硬朗只不过如质量不好的墨块一般,只要经水一泡就软乎乎的了。一天,父亲让村里的木匠师傅做了一根扁担,要我在上面写上我的名字。在家乡,扁担、箩筐等家具用毛笔写上主人的名字,这样的事以前都是由村中本家叔公、人们称作“老先生”的来做的。每当我看到“老先生”戴上玳瑁边眼镜,在门前亮堂处挥洒自如地运笔,而后刚劲中含秀润、圆厚中见锋利的字,氤氲着淡淡的墨香呈现在眼帘时,一股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我拿着木扁担想,一定将这字写好,也要让乡人们将佩服的眼光投向我。

③然而,当我要写了,握毛笔的手却似乎僵硬了,写着写着,手竟然又微微颤抖起来。本想写得生动一些,一笔一画却如一些干枯的树枝;本欲写得平稳一些,那些字却宛然一个个醉汉,身子倾斜,步履踉跄。叔公写了字的扁担,人们拿在手里,因为那字清新劲健、爽爽有神,也会令人神清气爽,担起担子来力气也似乎倍增。而我写了字的这根扁担,不说去担东西,就是将它拿在手上,也沉重得厉害!

④最终,我没敢将那些字予以保留,而是找了一块瓷片,把那些字全部刮去。由此灰心丧气地以为,自己实在没有担负起乡人们在扁担、箩筐等家具上写字的能力。

⑤这件事过后不久的一天,我走进了“老先生”的家,适逢叔公正在一根扁担上写字。看到那结体劲媚、苍劲浑穆、气象雍容的字,我不禁脱口说道:“叔公,您的字写得真好!”叔公把写好字的扁担平放好,我知道那是以便让浓郁的字迹晾干。叔公转过身来问我:“还在练毛笔字吗?”我不好意思回答,因为那时已经不练了。叔公却对我这些年来坚持练字的事予以称赞,并说,“你爸已对我说了,你的毛笔字应该说已拿得出手了。这次在扁担上没写好,那是你过于紧张。”

⑥叔公大约是刚刚会过客人,屋子里还有着一股淡淡的纸烟味----叔公自己是不抽烟的,他那是用纸烟招待过客人。这时,叔公指着书桌上的烟灰缸对我说:“你今天来到我这儿,叔公有一句话送给你,记住,你一定要像烟灰一样松散。”见我不解,叔公又说,“你把烟灰缸拿动一下。”

⑦当我把手伸过去时,还没接触到烟灰缸,那缸中的烟灰就飞了起来,如同翩翩起舞的小精灵。叔公又说:“你看这烟灰,松松散散,几乎没有重量,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它们随意地趴在那里,好像一点儿也不在意自己的存在。其实,烟灰中蕴藏着许多精灵,它们就像高度警觉、机敏的蝶儿,当有一只手或一袭衣角轻轻拂动,哪怕是带起微微的风,甚或只是嘴角极轻微的翕动,它们都会不失时机地腾空而起。它们的力量来自于放松,来自一种飘扬的本能。”

⑧我点了点头。叔公伸出手来,拍了拍我的肩,说:“不要灰心沮丧,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人付出的任何心血,都能驭风而行,飞扬起自己的一片天空。”

⑨尽管后来我的兴趣又转向了写作,书法最终也只是初入门道。可叔公的话让我明白,放松如神,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放松,就能如同有神助一般。让日子如纸烟灰,燃烧和火焰只是曾有过的经历,在燃烧过后,火焰过后,便是安静,便是放松。由此,在哪怕只是微风一样的机会来临时,人生事业都会乘风而起,释放出全部的潜能量,在阳光和春风中吟唱着骄傲的歌!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在文中第⑧段横线处补充一个比喻句,要求与上下文衔接顺畅。

3.对语言的敏感会让你品出平淡中的深味,请按要求品析下面句子。

你看这烟灰,松松散散,几乎没有重量,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它们随意地趴在那里好像一点儿也不在意自己的存在。(从修辞角度品味加点词语)

4.你觉得文章中的叔公除了字写得好之外,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作简要分析。

5.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1.年少的“我”练字有些长进,在扁担上写字希望得到乡人的佩服,结果不成功。叔公借助烟灰使“我”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放松的道理。(两方面内容) 2.示例:心要像纸烟灰一样放松。(所填比喻句中应包含“烟灰”这一元素,并点出“放松”的主题。表意准确即可) 3.运用拟人手法,将烟灰人格化,表明人应该像烟灰一样松散、随意、洒脱,要适当地放松自己。 4.叔公善于教育孩子。他在我气馁时,没有选择简单苍白的说教,而是不露声色的用烟灰打比方,让我深深明白写字、做人的道理,从而帮我走出阴影并有了放松的心态、奋发的精神。(必须有结合内容的分析,意合即可) 5.内容上:揭示并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希望人们像烟灰一样放松,不在意自己的形状,但要适时抓住机会腾空而起。结构上:收束全文,点明并照应文章的题目。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式要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的提取,如果事件中只有一个人,先提炼出“某某干什么”或“某某怎么样”的形式,再补充需要强调的时间、地点、结果即可;如果人物较多,要弄清楚人物的关系,归纳出人物之间的联系,概括情感。这篇文章讲的是“我”年少时练字有些长进,在扁担上写字希望得到乡人的佩服,结果不成功。叔公借助烟灰使“我”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放松的道理。 2.本题考查学生 根据文章内容补写句子的能力,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文章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此处所填比喻句中应包含“烟灰”这一元素,并点出“放松”的主题。表意准确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别和赏析能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赏析时应从表述它在表达上的效果,表明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角度作答。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将烟灰人格化,表明人应该像烟灰一样松散、随意、洒脱,要适当地放松自己。 点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仔细阅读文章后半部分与叔公相关的内容,从叔公的话中可以了解到叔公善于教育孩子。在我丧气时,他没有简单说教,而是用烟灰打比方,让我深深明白写字、做人的道理,从而帮我走出阴影并有了放松的心态、奋发的精神。 5.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结尾句子作用的分析。仔细阅读文章最后一段话,结合全文的内容来看,这实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做出的感悟。内容上,意在揭示并深化主旨:希望人们像烟灰一样放松,不在意自己的形状,但要适时抓住机会腾空而起。结构上,收束全文,照应文题。 点睛:记叙文结尾的句子或段落作用:①画龙点睛,篇末点题;②总结全文,深化中心;③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文题);④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答题格式可以固定为:在内容上,起到……;在结构上,起到……。内容的作用包含“含义、思想感情”,结构的作用包含“呼应、过渡、伏笔、铺垫、总领、总结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节选自荀子《礼论》

【注释】①穷:困境。②分:区分、辨别。③屈:竭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女有                ②以养人

2.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两处)。

是 故 谋 闭 而 不 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                    ,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了                            

5.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礼”进行阐释的?

 

查看答案

诗词赏析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         ,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              

2.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中学生一定不能用手机阅读吗?一定要读纸质名著吗?”这些问题一直困绕着众多同学。为了交锋观点,统一认识,某中学八(2)班举行了一场以“数字化阅读”为论题的辩论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对对联】为彰显活动氛围,语文老师在黑板上书写了一幅对联的上联,请你从备选项中选择一幅合适的下联,补充完整(填序号):

上联:辨天下是非        下联:             

备选项: A.明是非功过   B.论人间道理   C.谈五湖四海   D.论观点对错    

(2)【拟规则】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评委,请在已给出的“选手辩论表现评分标准”中再补充两条,使评判更加科学。

①观点明确         ②材料充实

                 ④             

(3)【提建议】在辩论赛中,甲方选手正在陈述本方观点,乙方一位选手突然打断甲方发言,大声进行反驳。针对这种情况,事后你对乙方选手这样提建议:

(4)【探材料】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可只谈一个方面)。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查看答案

在学习《诗经》两首中的《关雎》时,刘强对小组同学说:“这首诗是缠绵的情歌,不健康,我们不要读了!”针对他的看法,你将怎样劝导他正确学习古诗词?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某画家作了一幅名为《塞上壮观》的画,欲将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题在画上,

你以为哪一联最合适,请写出来:“  □□□□□ ,□□□□□ 。”

(3)面对困难,我们要拥有远大的抱负,正如杜甫在《望岳》中所表达的“□□□□□,一览众山小”;面对逆境,我们要拥有自信的情怀,正如李白在《行路难》中所抒发的“长风破浪会有时,□□□□□□□”;面对坎坷,我们要有旷达的情怀,正如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所感慨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面对挫折,我们要拥有坚定的信念,正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中所吟唱的“□□□□□□□,□□□□□□□”。拥有这些,便会走向成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