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月夜 (1)喧嚣的校园在晚休的铃声中渐渐沉睡了,宿舍里同学们...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月夜

(1)喧嚣的校园在晚休的铃声中渐渐沉睡了,宿舍里同学们的欢闹声,已经听不见了;偶尔听到的只是远处池塘里的几声蛙鸣。在这幽微的月光里,毕业离校的幽苦又萦上心头,我鬼使神差地走到校园后面的林荫小道上。

(2)曲曲折折的小径,蔓草横生。不知名的白色野花挨挨挤挤地开着,像是一地银白的精灵,在月光里摇曳婆娑。两旁的玉兰树,是我们来时栽下的,现在已蓊蓊郁郁,两人多高了。月华如洗,透过扶疏的叶隙,撒下一地的斑驳。

(3)我想起了第一学期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那个中秋月夜。马鞍山上,芝山亭中,在满月的光里,大家欢聚一堂,品茗、吃月饼,畅谈理想、人生,遐想着月的传说。月光皎洁,马鞍山披着一层银辉。风儿带着秋的凉意,沙沙地响过了竹林,响过了芝山亭。记得苏子有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易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那时我想,我们真是一群幸运的人儿,搭在世纪末人才的班车上,享受着太平盛世的风光霁月,展望着未来岁月。

(4)又是一个月夜。因白天一位同学病了,我带他去看病,一时没请假,旷了半天课。班主任周老师叫我去她家一趟。我想,坏了,要挨批了。我忐忑不安地蹭进了老师的家。

(5)以后有事要记得先请个假。他身体好些了吗?接着,周老师又说,他家挺困难的,这些钱你捎给他,就说是他家里寄的。

(6)你们是同乡,他不会怀疑,我明天上完课再过去看他我买了几帖中药

我无言,捏着这张带有体温的50元钱,望着老师纤弱秀丽的背影,我平生头一回体味到了一种山的威严。走出老师的家,我蓦地发现,今晚的月好圆好圆

(7)重温往事,同学情使我感到甜蜜,师生情更使我感到温暖。在这离别的时刻,双眸不由湿湿的。在微微的泪光中,我又看到了窗口那盏熟悉的灯还亮着,那是老师在辛勤地工作吗?这样想着,不觉已回到宿舍。均匀的鼻息声微微响着,舍友们已睡熟好久了。

1.文中引用苏子的话的用意是:

2.“我忐忑不安地蹭进了老师的家。”  “蹭”字能改为“踱”吗?为什么?

3.“我平生头一回体味到了一种山的威严”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4.本文回忆部分选取了两个月夜,这两个月夜表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5.请概括出第二个月夜所写的一件事

 

1.表现清风明月之美妙,烘托同学们欢聚一堂的愉快心情 2.不能。“蹭”是慢慢地走,表现了“我”怕被老师批评而欲进不敢进的心理;“踱”有“悠闲的走”之意,与当时“忐忑不安”的心情不一致 3.指“我”受到老师行为的强烈感染,第一次感受到老师形象的无比高大 4.第一个月夜写的是学生生活,侧重表现同学情谊;第二个月夜写的是老师对同学的关心,侧重表现师生情谊 5.一天,“我”没请假带一位同学去看病,事后,班主任不但没有批评“我”,还托“我”捎给那位同学50元钱。 【解析】 1.试题分析:记叙文中引用名言或妙引诗词名句,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加文章的文采。可以使语言显得厚重,警策,含蓄,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此文引用苏轼《赤壁赋》的一段话,目的是表现清风明月之美妙,对同学们欢聚一堂的愉快心情起烘托作用。 2.试题分析:词语不能被调换是文章情节的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所决定的。被调换后,人物的性格会发生变化,既不符合以下的情节发展,也不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3.试题分析:考查文句的深刻含义。答好此题要读懂上下文的内容,切忌断章取义,脱离文本。为什么会有这种“山的威严”?是因为老师做的事情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也侧面地描写了老师的伟大。 4.试题分析:一种场景写了两处,但在文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所描写的内容也有差别,是由学生生活到师生情意的递进。 5.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答此类题要做到两点。1、总揽全文,宏观把握 学生在做这种类型题目时容易犯顾此失彼、概括不全的毛病。要完整正确的回答该题,需要我们站在全文的高度来审视作答,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要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的题眼,如“哪几件事”中的“事”,“表达了哪些情感”中的“情感”等,这样才能保证答语和题干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不至于答非所问。此题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赏析诗歌回答问题。

村晚

(雷震 宋朝)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诗歌后两句中的“横”、“信”字用得好,请你任选其一说说好在那里。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回答问题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乙】孔子学鼓琴于师襄①子,十日不进②。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③其曲矣,未得其数④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⑤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⑥而长,眼如望羊⑦,心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⑧也。”
【注释】①师襄:春秋时鲁国的音乐家。②不进:不再学新的内容。③习:熟悉,记住。④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⑤穆然:严肃的样子。⑥几然:高大的样子。“几”通“颀”,长。⑦羊:通“洋”,远方。⑧《文王操》:古琴曲名。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伯牙鼓琴,在高山                 (2)乃琴而鼓之。

(3)可以矣                           (4)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2.翻译下列句子。

(1)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2)师襄子辟席再拜。

3.用“/”为甲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5.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文言诗文填空。

(1)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5)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8)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夸张地极写北地荒寒,使人不胜苦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春望》中诗人触景生情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列举你读过的名著,照样子,仿句子。

示例:名著是美的.《繁星》《春水》美在它对母爱、童心的赞美。

(1)《巨人三传》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伊索寓言》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

深夜,我们渴望黎明;孤独,我们渴望陪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