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卿今涂掌事      木兰户织    B. 往事耳    归来天子

C. 以为大有所益    屠后断其股    D. 孤?    未柳絮因风起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蒙辞军中多务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B. 见往事     止增笑

C. 大兄何见事晚乎    学而时习    D. 结友别     人不知不愠

3.下列对文段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被鲁肃叹服,最终“结友而别”的佳话。

B. 本文注重以对话来刻画人物。对话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具有情趣。

C. 孙权开始以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道破,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可能性。

D.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劝,又可以感受到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 。

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D 2.B 3.C 4.(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2)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解析】 1.试题分析:D“孰若孤? 未若柳絮因风起”两个“若”都是“像、比得上”之意。A前者“掌握,掌管”,后者“对着”。B前者“了解”,后者“拜见”。C前者“自己”,后者“从”。 2.试题分析: B“见往事耳 止增笑耳”两个“耳”都是“罢了”之意。A前者介词“因为”,后者表目的的连词“来”。C前者“这么”,后者为代词。D前者表承接,后者表转折。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3.试题分析:C项“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可能性”错。应该是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 4.试题分析:,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孤”“卿”“治经”“即”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刮目相待”短语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 “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C. “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D. 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得体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与抒发爱国之情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D.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B.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C.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D.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

C. 《黄河颂》是光未然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

D.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是德国著名小说家。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B.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

C. 我很生气,质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D. “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