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完成练习 【材料一】老鼠为什么爱大米 人类...

阅读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完成练习

【材料一】老鼠为什么爱大米

人类问老鼠:“你为什么爱大米?”老鼠说:“它能填饱肚子,还能让我变得更聪明。”

这并非异想天开——日本名古屋明治大学的药理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了细致的实验。实验显示出大米至今鲜为人知的神奇功能:老鼠喜爱的大米具有许多有益的特性,特别是能提高动物的智力。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未被淘洗过的米对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吃这种米饭的老鼠,不易受β—淀粉状朊蛋白的影响(这种蛋白能杀死脑细胞,诱发早老性痴呆症。这种疾病多发于人的老年阶段,最终会导致患者智力的完全丧失)。同时,大米可谓容易发胖的人们的福音,它富含维生素,用它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它所含的黏性淀粉能在胃里形成保护膜,让我们远离胃病。

【材料二】主食不可偏废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甚至有关专家指出,降低主食比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

【材料三】相关的调查

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换句话说,这些营养不良患儿中,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中,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分别约有10%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到学习质量。

③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营养学家认为,一般来说,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进食过快不利于身心健康。吃得过快,使吃饭只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发和培养饮食乐趣的作用,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④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⑤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吃得很少甚至根本不吃。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出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会被破坏,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1.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可以看到我们在“吃饭”上存在哪些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2.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一句中的“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

3.材料三第④段的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

 

1.①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②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低于需要量;③吃饭过快;④以零食代替主食。 2.不能删去。“目前”是当前、现在的意思,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说明当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并不代表将来也这样。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相符。“目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突出了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观念的迫切性。(意对即可) 4.称呼;理由;语气委婉。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效信息的筛选。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关的语段、语句,可以直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从中概括出信息回答。材料二中说:“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材料三中说:“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抓住这些关键句子,可以归纳出要点。 2.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目前”是当前、现在的意思,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说明当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并不代表将来也这样。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相符。在为何不能删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材料内容来谈,不能随意为之,脱离材料。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具体直观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这个特征要结合具体的文章来谈。画线句之前有“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之后有“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画线句用一系列的数字即是说明前后两句的。 4.试题分析: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不能偏离劝说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东坡日课》,完成练习。

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道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于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也?”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乃命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公视之,皆不解其意。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

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邪?”

【注释】①司农:管钱粮的官。②典谒:传达人员。③了些:了结。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偶一日________                  ②公离________

③欲,则业已通名 ________           ④凡数挑,皆   _______

2.下列加点“为”的用法、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公往见,遂知己。

A. 其印予群从所得    B. 满铁范一板

C. 始悟山市    D. 已后典籍皆板本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时东坡谪居黄

(2)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命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读了本文后,你从苏东坡身上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雨过

周紫芝

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

(1)本诗的颔联是怎样描绘“雨过”之景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桃红柳绿,禽鸟啁啾,校刊《雨丝》编辑部决定出一期“人鸟共家园”的专刊,请你运用所学鸟的知识参与活动。

【鸟之成语】写出两个有关鸟类的成语:

(!)【我为主编】大家就人与鸟的话题写了不少文章,其中有多篇涉及人类观鸟的仿生发明,请你为这一类文章拟一个栏目,并在卷首写几句话作为“编者寄语”。

栏目名称:_________

编者寄语:_________

(2)【护鸟使者】有两位同学利用星期天去爬树捣鸟巢,并说“野生鸟蛋有营养”,见此情景,请你劝告他们,要求劝说中必须用上一句恰如其分的关于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人物榜】《水浒传》中有这样两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说出其中A、B两个打虎英雄分别是谁。

A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A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B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B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力气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A:__________B:___________

【故事苑】“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水浒传》中的哪位好汉?请写出其绰号,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选用典型意象点染意境,可谓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