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悼念(dào)愧怍(zhuò )吊唁...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念(dào)愧zhuò )吊yàn)转弯角(

B. 灭(jiān晓( 妒()文绉(zōu

C. miù)寒jìn)阻)毛骨然(sǒnɡ

D. 尬(ɡān)瓦问(jié )惊涛浪(hài

 

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A中转弯抹角(mò);B中佛晓(fó);C中阻遏(è);D正确,故选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泰山不嫌细土,故成其大;大海不择小流,故成其深。“小”可以成就“大”。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亦可以毁掉“大”。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 600 字至 800 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 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①庾信与周尚书曾同在南方的梁朝为臣,后被俘于北周都城长安。此诗写于周尚书回南方之时,而庾信一直无法回归。

1.庾诗用“____”一词形容自己归途遥远,李诗借“____”比喻征途漂泊无依的友人。

2.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写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洪武初,宁海饥,里中富人以麦贷贫乏者,每麦斗责谷二斗三升。时贤母家有麦数廪,召诸子谓曰:“饥者众,而吾家幸有余,安忍乘时取倍蓰之息?若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又白于县,请禁多取息以民者。母好施予,孤弱不能自存者给以钱粟,不责其偿。人或告饥,推食以予之。遇人有急,其事可解,诸子为解之。后或背负,绝不与较。其处理世事,明远甚,虽丈夫弗逮也。

(节选自方孝孺《童贤母传》,有删改)

范文正公,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 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族之聚者九十口,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公之重义,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也。

(节选自钱公辅《义田记》,有删改)

【注】①廩(lǐn):米仓。②蓰(xǐ):五倍。③负郭常稔(rěn):靠近城墙经常有收成。④斛(hú): 古代容量单位。⑤殁(mò):死。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禁多取息以民者(疾病)    B. 其事可解(推测)

C. 诸子解之(嘱咐)    D. 入给稻八百斛(每年)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B.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C.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D.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若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童贤母和范文正的为人处事有什么相同点?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封寿炎

“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对珍贵的音像档案进行抢救整理,这一举措意义深远。但关键问题在于:这些音像历史资料,在通过数字化方式获得永久性保存之后,如何才能避免成为 缺乏生命力的“木乃伊”而复兴为活的文化?

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里,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着双重的悖论,危机与机遇并存。

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社会,蚕食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弭多样性的地方文化。

但与此同时,全球化时代又特别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很多人,尤其是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只有接续传统文 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甲)

在全球化时代,信息化、数字化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为什么从前的人们喜 欢看戏,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看戏了?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娱乐活动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 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建立在地域 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就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达至繁荣。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 入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的数字化时代,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网络视频,就可以跟天南地北的人们聊天交流的时候,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去观赏那些古老的地 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乙)

但同时,信息化、数字化作为一种技术力量,完全可以为传统文化所用,为其重焕生机提供 契机。长期以来,传统文化受限于交通和传播技术,只能在有限的地域里生存发展,但信息化、 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完全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获取知 音。全球范围内的传统文化爱好者,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毫无障碍地聚集,形成独特的文化群落, 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丙)

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一定要跳出“死文化”的陈旧观念,不能把传统 文化变成因脱离大众而失去了活力的“木乃伊”。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借助 大众流行文化巨大的承载力和传播力,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成为大众文化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

                                                                (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

(1)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看戏是因为传统戏剧缺乏吸引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用“木乃伊”形容来不及保护而失传的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所说的“双重的悖论”具体指的是哪两重悖论?请分点简要概括。

3.下面句子应该放入文中甲、乙、丙三处中的哪一处?请简述理由。

例如,秦腔是典型的地方性剧种,流行歌手谭维维跟华阴老腔合作推出的音乐作品,却 使秦腔在短时间内引爆微信朋友圈。

4.请根据本文的思想观点,对“链接材料”中的现象做简要评述。

[链接材料]

《中国诗词大会》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在娱乐至上的今天,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 能获得大众如此追捧?“中国人诗心不死!”《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嘉宾蒙曼认为,“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就会形成一种喷发。”

 

查看答案

 

落叶

谢志强

我来告诉你,我捡钱的故事。钱先生伸出三个手指头。说,三次,钱来找我。

第一次捡钱,他刚念小学三年级。艾城唯一的露天电影院。 许多小孩嗑瓜子、吮冰棍,而他的手和嘴闲着。他坐不住了,让腿跑,替代嘴的欲望。他在过道、幕前窜来窜去。

突然,他发现地上有一个纸团,而且他认定,那是一卷纸币。他弯腰捡起。 他立刻钻进拥挤的人群里。因为捏得太紧,他的手心出了汗。他奔向炒货地摊。他抽出最外边的一张。摊主给了他两杯葵花籽,十颗糖。然后,他混入人群,像放弃炭火一样,丢下了那由分角组成的一卷纸币。那时,对他来说,这已是不知如何处理的“巨款”了。

第二天,他嗑完了又香又脆的葵瓜籽,又懊悔自己轻易地丢弃了那一卷纸币。

他说:捡到钱,我害怕;丢了钱,我怀念。那是一个从来没有掌握那么多钱的小男孩。

上初中一年级的秋天,傍晚,他坐在门前看书。

起风了,落叶像一群惊慌的羊,在地上打旋,然后来到他的面前。 他惊喜地发现,连滚带爬的落叶里,有一张十元纸币,好像落叶簇拥着它来到他跟前。这似乎是对露天电影院那一次丢弃的补偿。

他把纸币当书签一样夹在书里。那以后的数天里,他心不在焉。每当起风,他就观察着风驱赶或携带落叶、纸片,他甚至想,落叶摇身一变,成了纸币。

大学毕业,他进了一个工程监理公司。走路,他总是看前边两三步的地方,好像始终在寻觅遗失之物。

那天中午,他打算去书店选购几本小说。 他从单位的小侧门出去,门前是个缓坡,通向大街。

他惶恐地刹住脚,先望望前边,又看看后边,没有人影;再左右看看,左右是两幢楼房,一扇扇窗户,在他眼里,是一只只眼。

他脚前一步远,有个黑色的皮夹子,很精致。

他佯装弯腰系鞋带,顺手捡起了钱包,起身的时候,又去望那一扇扇窗户。

阳光刺眼,像无数盏聚光灯。他仿佛立在舞台中央,忘了台词,忘了动作。他总觉得某一扇 窗后有一双眼在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他甚至怀疑,有人故意把这个皮夹子放在显眼的地方,来考验他。他最近在准备竞争中层管理的一个岗位。

于是,他喊:谁的钱包丢了? 他折回了单位,叩响了头儿的门。

他说:我在大门口捡了个钱包,我没打开过。

头儿莫名其妙地说:你和钱包邂逅了,好事啊。

他本来想说“钱来找我”,不过,他说:凑巧。

那个皮夹子的主人是钱先生竞聘的对手。无意之中,钱先生的拾金不昧在道德上加了分,尽管竞聘的项目没有涉及到道德的内容,但评委还是在口试时给了他高分,显然包含了道德的额外成分。何况,那个岗位确实需要具备他这样的素质——见钱眼不开。

钱先生说:要是我把捡皮夹子的心境说出来,要是我把前两次捡钱的经历说出来,恐怕我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了。当时想到这些,我心里像秋天的树,已落叶纷纷了。

                                                                     (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钱先生三次捡钱的故事。

2.阅读下列句子, 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他说:捡到钱,我害怕;丢了钱,我怀念。(他为什么“害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惶恐地刹住脚,先望望前边,又看看后边,没有人影;再左右看看,左右是两幢楼房, 一扇扇窗户,在他眼里,是一只只眼。 (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第二次捡钱的故事和结尾处都写到“落叶”,各有什么作用?

4.文中说“钱先生的拾金不昧在道德上加了分”。你觉得钱先生是一个拾金不昧的人吗?请结合全文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