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有多少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札物。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视,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请以“那份特别的礼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伴随着斗转星移,聆听着岁月风铃,我们已经长大。成长像一首歌,有平静舒缓也有慷慨激越;成长像一首诗,有婉约清丽也有雄浑豪放;成长路上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楚……

请以“成长中的___________”为题作文。

 

(1) 那份特别的礼物 每个人一生都会收到许多礼物,我十岁收到的礼物有点与众不同。 生日的前一天晚上,我心里就是琢磨,明天就是我的生日了,妈妈会送给我什么礼物呢?还是玩具?是漂亮的衣服?还是新书包?真希望时间一瞬间到明天晚上。 第二天早晨,小兔子闹钟把我叫醒了,我发现床头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宝贝,今天妈妈要去开会,可能晚上10点多才能回家。看到了妈妈的字条,我有点伤心,妈妈应该是有事来不及回来给我过生日了,看样子,今年我这个生日妈妈又不能在我身边了。但是,我还是盼望妈妈再晚也能回来陪我,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 时间终于快到晚上十点了,我强打着精神,等着妈妈回来。这时,“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我快速跑去开门,还以为是妈妈回来了呢,一开门却是邻居张阿姨,张阿姨对我说:“孩子,刚才你妈妈打你手机,没打通,就给我打了电话,你妈说她今天单位的事很重要,晚上也不能回来了,让你一个人锁好门,按时睡觉。”我非常失望地说:“好的,谢谢张阿姨。”然后轻轻地关上门,跑回房间伤心地哭了。 第三天,我一早睁开眼睛,就看到了妈妈那熟悉的身影。我问妈妈:“您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吗?”妈妈说:“我当然知道了,我的宝贝已经十岁了,但是,昨天妈妈单位的事情非常紧急,来不及跟你解释,现在,妈妈补祝你生日快乐!来,让妈妈抱一抱!”妈妈一边说着,一边把我抱了起来,抱了好久好久,我都能感觉到妈妈和我咚咚地心跳声了。 啊!我现在明白了,妈妈给我的生日礼物是什么了,原来是妈妈的爱。妈妈虽然因为工作错过了我的生日,但是我在她心中却是非常重要的,妈妈把她的爱无私的都给了我,让我在爱的滋润下健康地成长。 我喜欢妈妈这份特别的礼物。她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我也要向妈妈一样怀揣着一颗爱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妈妈您辛苦了,我也爱您。 (2) 成长中的感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如流水一般飞快的消逝着,很多记忆已经伴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褪色,一点一点的被我淡忘。 即便这样,但还有一件事情烙印在我心中,这份爱让我久久不能忘记,一直记在心里,感动不已,直到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仿佛回到了过去。这一天是格外的炎热,太阳把火辣辣的的阳光照向大地。热得花儿低下了头,热的小狗伸出啦舌头,还热的大树弯下了腰。我刚上完奥数课,准备和奶奶一起乘坐公交车回家。奶奶的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 过了一会车终于来了,刚上车就有一个空座位,奶奶连忙叫我过去。并为我挡着阳光,奶奶头上的汗珠更密了。 过了几站之后,车上的人越来越多,奶奶把在椅子背上的手也越来越紧了。汗水从奶奶的额头顺着脸颊向下滑落,身体被挤得不停晃动。这时我后面的阿姨站了起来对奶奶说:“我马上就要下车了,您坐吧!”奶奶对那个阿姨说了一声谢谢后并没有马上坐下,而是对我说:“你那里太热我们换一下吧!这里也许能凉快一些。” 没等我答应,奶奶就拉着我的手换了座位。看到奶奶坐到了那暴晒的阳光下,那阳光仿佛像针刺痛了我的心,又仿太阳更毒了,汗水浸湿了奶奶的衣裳。可是现在做什么也于事无补了。我是那么的忏悔、无奈。 佛嘲笑我一般。我恨不得马上换回来。可是,奶奶说什么也不肯,固执的坐在那里。 太阳落了下去,我回到了家,一个人坐在床上。一切是那么的死寂,可我的心却充满了感动仿佛成长了许多。时光苒荏,白驹过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可这件事我一直铭记在心永生不忘。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题目(一)“那份特别的礼物”。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常收到礼物。《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礼物的解释是指赠送的礼品。其实,“礼物”的含义极为广泛,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具体的物品,也可以是一句话、一种见解、一种情感、一份信任,这些都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那么,可以一起重温过去,品味现在,想一想在成长经历中什么是你收到的“特别”的礼物,一定要把礼物的“特别”之处写出来。 作文题目(二)“成长中的___________”。成长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人的一生,就是成长的一生。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生活感悟,不同的思想见地。围绕“成长”,可以拟不同方向的题目。如成长中的特殊难忘的经历,成长中的感悟收获,成长中的各种酸甜苦辣、兴趣爱好等等,都是成长的取材范围。写作时,文章的切口要小。不宜夸夸其谈,空说大道理;要写具体的有切实体会的或熟悉的事情,但又不是没有价值意义的事情。详略的处置要恰当。题目中要求的关键内容一定是写作的重点,同时成长中难忘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有它存在的意义。因此,文章结尾必须要有适当的议论抒情,点明中心,深化主旨。 点睛:此作文又是个“二选一”题目。对于作文“二选一”的新变化,一点都不意外,不新鲜。对于学生来说增加了选择空间,也挺好的。作文题二选一写作指导:作文二选一个写怎么选?不外乎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体裁一致,都为记叙文,但主题不一,如一篇写人,一篇写物;另一种可能是体裁不一,一篇记叙文,一篇议论文。对于这两种可能,对学生来说都算是福利,难度不大。若是在记叙文或议论文中挑,我们比较建议学生写记叙文。初中生毕竟还是最熟悉记叙文体,相信95%以上的学生都会选记叙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现代文阅读

“手上”的亲情

    年关将至,对于许多忙碌了一年的人来说,总算可以放慢脚步,休息一下了。可对他来说,却意味着更加忙碌的开始——一周前,父亲就在电话里反复催促他回来,好帮着家里做元宵。        

    可他却不是很乐意,因为做元宵太辛苦了,也挣不到什么钱。

可最终,他还是回来了,懒洋洋地跟着父亲来到厨房。跟往年一样,先要做元宵馅料,他开始在滚烫的大锅里化米糖,并不停地搅拌,父亲则在一旁添水,什么时候添水,每次该添多少,父亲都能掌控得丝毫不差——一靠的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感觉和经验。

     等米糖化开后,便要将锅移至炭火上,改用小火热炖,期间要陆续加入冰糖、桂花酱、黑芝麻、白芝麻、花生等辅料,每样辅料的比例,以及加入时的温度火候,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不能有分毫之差,“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做出来的元宵,在香甜上有层次感和传统味。”父亲解释道。

     馅料做好后还需要晾晒22个小时,“这样才能自然蒸发掉多余的水分,锁住馅料的醇厚味道。”父亲告诉他,“这需要耐下性子,急不得的。”

     父亲这套秉承家族传统、坚持制作元宵的方法,太费事、费力了,让习惯快节奏生活的他难以接受,也让他打心底里有一种排斥感,他暗下决心:明年打死也不回来帮父亲了。

    馅料一旦晾晒好,忙碌便真正开始了——被糯米粉团妤的它们要被放入簸箩中,来回滚动撞击数次,再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捞出沥干。之后再次放入簸箩中滚动撞击,又浸水、沥千,如此反复五六遍,直到成型的元宵变得润和饱满。

    他嫌反复的遍数过多,于是便希望少来几遍,但父亲却坚决不同意:“唯有这样,做出的元宵才能又糯又有嚼劲,才是真正的‘上品吃食’!”

     又提到了“唯有这样”,他有些反感,觉得父永顽囤不化,“一到两遍又能怎样?反正又没顾客知道!”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父亲是决不允许他少来的。

    好在,元宵节最终过去了,他也不用再忙了,回城前的那天晚上,他跟父亲说,我们办个元宵厂吧,用机器生产速冻元宵,生产起来既轻松,产量又大,还能批量送进省城里的超市里去卖,赚钱比现在多得多!“而且,所有的程序都有电脑自动调配好,无需您事事亲力亲为。”

    不料,父亲却摇了摇头:“手工制作能保证原汁原味,透着浓浓的团圆之气,机械化生产出来的,吃起来不仅口感差,有的还会粘牙,没有手工的好吃。”

   “管他粘不粘牙,只要能赚钱就行!”他不服气地回应道。父亲没有反驳他,而是说,你知道过年时,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排队来我们家买元宵吗?他们很多都是专门开车前来,而且一买就是好几袋。

     他迷惑地摇了摇头。

    “是因为我们的元宵口感好,很多人,特别是那些常年在外的游子,都说,吃着我们家的元宵就能回忆起小时候,说那是儿时故乡和妈妈手工的味道,因此,我一定要坚持手工做,那怕是再累,再繁琐!”父亲坚定地说道。

      他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原来,这正是父亲坚持手工做元宵的原因所在。是的,对父亲来说,那传统不变的手工元宵,承载和寄托的是恒远的家人情和故乡情,并以辛苦劳作的这种特殊方式存在着,这种劳作凝结着老手艺人对于完满的手工味道的执着和维系,也包裹着一家人对于生活的理解,以及对浓浓亲情的珍惜和不忘。

(选自《安徽青年报》,有改动)

1.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2.文章为何详写制作元宵的过程?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又提到了“唯有这样”,他有些反感,觉得父亲顽固不化,“一到两遍又能怎样?反正又没顾客知道!”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

5.现代生活中,传统手工制作的食物往往蕴含着许多深情。请你列举一例,说说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端午的鸭蛋

①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榍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儿。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莱。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莱、油爆虾、威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莱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莱、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②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威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威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注明:“高邮威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威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威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莱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萊。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央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③高邮威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一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莱,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威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威鸭蛋呢

④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⑤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1.这篇文章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你概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家乡的鸭蛋→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筷子头一扎下去,—一红油就冒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净,晚上了萤火虫来,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表达作用?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威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威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注明:“高邮咸蛋”。

4.高邮咸蛋的特点是什么?文章引用袁枚的话有什么作用?

5.作者对家乡咸鸭蛋满怀深情,但为何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你从中感受到作者心中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家贫,无从书以观_________      (2)其欣悦____________

(3)同舍生皆绮绣_________         (4)白玉之环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自己学习的勤且艰的?

4.文中宋濂的学习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金樽清酒斗十千, 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2) __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5)念天地之悠悠, 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 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登飞来峰》中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让人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在当下“娱乐当道”的大环境下,作为国家级媒体,央视综艺肩负的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责任。近期播出的《朗读者》,可以说是“精神颜值”的惊艳亮相。

《朗读者》一档由董卿担任制作人和主持人的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于2017年2月18日起播出。该节目每期确定一个主题词,如“遇见”“礼物”“陪伴”“眼泪”,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通过朗读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故事,并倾情朗读经典美文,让节目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达到“以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目的。

董卿表示,《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的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的大千世界。

(1)阅读上则材料,请简要概括《朗读者》节目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人文情,如一缕清风,唤醒了大众的文化触觉,也让不少人重拾朗读的乐趣。你校也拟举办一次“朗读者”活动,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为这次活动拟一则开场白,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开场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校将于6月20日下午5点在校广播室举办一期《身边的朗读者》的广播节目,拟请你校诗歌朗诵会的李欣老师作为访谈嘉宾并朗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请你以节目组联络员李卿的名义给李老师写一份简明的邀请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