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话说筋骨 梅万林 ①所谓筋骨,包括筋肉和骨...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话说筋骨

梅万林

①所谓筋骨,包括筋肉和骨头两个部分。一个人如果没有筋骨,或者筋骨软弱,即使长再多的肌肉,也终究寸步难行,甚至连独立支撑也很勉强。如果某人被骂作没有骨头,那便是他的奇耻大辱了。

②因此,筋骨之重要,不仅关乎一个人的生存与否,而且更关乎一个人的生存要义。所以,在古人眼里,一个能担当大义的人,摆在面前的第一道关口必是劳其筋骨。这里,筋骨早已超出了身体本身的含义,而上升到了人生乃至境界的层面。

③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要创作出更多更优质的文艺作品,有筋骨必然是摆在谋篇布局之前的第一道关口。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我看来,这里的“文”,不仅指文采,而且更主要的还是指文章能否“载道”,而欲有所承载,离了筋骨是万万不能的。可以说,载道之文,必有筋骨。而一篇不能载道、没有筋骨的文章,只怕连存世的可能也没有,更遑论穿越时光、流传千古。

④这种筋骨,绝不是认识上 的似是而非,绝不是态度上的模棱两可,更不是不着边际的顾左右而 言他。它所表达的必是掷地有声的启迪,必是见物见人见思想的多棱镜,传递的是一种力量,温暖的是人的心灵。

⑤这种筋骨,追求的不是表面的光鲜,不是理解的曲折和艰深,也不是毫无嚼劲的一览无余。相反,它的意蕴犹如冰山漂浮在海面,露出来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其中的大部分则深埋于水下。

⑥王国维说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 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里的“一代之文学”之所以能够独领时代风骚,流传后世而不朽,莫不与其本身的筋骨有关。“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筋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 泰山.或轻干鸿毛”是司马迁的筋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陶渊明的筋骨;“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的筋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的筋骨;“                                                   ”是苏轼的筋骨;“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筋骨;“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是关汉卿的筋骨:“铁扁担道义”是李大钊的筋骨;“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的筋骨……

⑦一代之文学因其筋骨量的多样性而多姿多彩,因作者的小我与时代的大我互为表里从而流淌不息,因其深刻的内涵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契合而获得永生。没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就没有辛弃疾的筋骨;没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没有陆游的筋骨;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没有范仲淹的筋骨。

⑧在今天,每一位艺术家都希望能够“发现世界不被注意的部分”,从而到达个人艺术的巅峰。但如果没有德艺双馨的艺术追求,企望靠小资的敷衍、靠穿越和玄幻的演绎,从而创作出传之后世、有筋骨的美妙文章,则与缘木求鱼无异。真正的写作,有筋骨远比皮肉上的光鲜更为重要。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简要分析第①~③段的论证思路。

3.文章第⑦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从苏轼的作品中任选一句以恰当地填在第⑥段的横线上,从而符合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1.对于—个艺术家而言,创作文艺作品,尤其要想创作出更多更优质的文艺作品必须要有筋骨才行。 2.开篇两段由强调筋骨对生存的重要引出对人生的重要,进而引出第③段筋骨对于创作文艺作品的重要性,从而为接下来的议论打开话题。 3.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举了(或引用了)辛弃疾等事例,论证了筋骨对文学的重要意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示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文章阐述的主要观点。通读全文后,提取关键句:③段开头“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要创作出更多更优质的文艺作品,有筋骨必然是摆在谋篇布局之前的第一道关口”。可将这一句压缩调整即可。 2.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思路。①筋骨的标准;②举例论证不朽的作品皆有筋骨;③举例论证筋骨对文学的重要意义;此题需要在仔细阅读第①~③段的基础上回答,可以分条回答,也可以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字眼来描述作者的论证思路。 点睛:对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或论证结构的把握,考查的是我们对文章层次的分析能力和对议论文写作技法的把握。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读懂题目涉及的段落,看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又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段末是否有总结句,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正确解答此类问题。 3.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没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就没有辛弃疾的筋骨……”,运用的是典型的举例论证方法,用了辛弃疾、陆游和范仲淹的事例,论证了筋骨对文学的重要意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答作用时不能不考虑对中心论点的论证作用。 4.试题分析:考查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也就是说,所举的苏轼作品中的那句话,必须能证明“艺术家要有筋骨”这个观点。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筋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亦死,举大计亦死        亡:逃走

B. 楚人之                    怜:爱戴

C.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兵      将:将军

D. 至陈,车六七百乘            比:等到

2.下列句子中,加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例句: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诚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令辱之,激怒其众

C.不物喜,不以己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文者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天下苦秦久矣。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

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润州听暮角

李涉

江城①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 海门②斜去两三行。

(注)①江城:润州。②海门:大江入海口,形容很远很远的地方

1.诗人选取了                       等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荒凉与寂寞的意境。

2.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最后两句写“沙上雁”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5)同样写愁思,李后主把它化作了一江东流的春水,李清照却在《武陵春》中把它装上了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

示例: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

备选事物:月亮    枯叶    小溪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题。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雨果曾发表著名的抗议信,怒斥英法强盗的罪恶行径。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是二十四史之首,它的作者是司马迁。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赞美它在我国史学、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C. 《傅雷家书二则》是分别写于儿子消极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D. 《大学》《中庸》《论语》《尚书》合称为“四书”。其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