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谭嗣同的《潼关》,完成小题
潼 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第二句诗展现了一个空旷辽远的境界,请你展开想象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豪情?请结合谭嗣同的经历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2)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树木丛生,________。秋风萧瑟,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6)我们要时时处处向别人学习,那么如何学习呢?孔子在《〈论语〉十二章》里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孙悟空在________的帮助下,降伏了牛魔王,拿到了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 )
A. 观音菩萨 B. 文殊菩萨 C. 太白金星 D. 哪吒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等。
B.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C. 《伊索寓言》的语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D.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 ⑤⑥⑦①④③②
B. ④⑥⑦①③②⑤
C. ④①⑦⑥⑤③②
D. ⑤⑦⑥①②③④
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 )
A. 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 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 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 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