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中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 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 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016,安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校生活,安顺市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1)【魅力汉字】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
演变规律:
(2)【传统文化】
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
A.上联:_________,下联:_____;
B.上联:____,下联:____。
(3)【众说纷纭】
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良是火种,只有不停止传递,就能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加着重号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歧(qí) 一霎(chà) 瘫痪(tān huàn) 翻来覆去(fù)
B. 匿笑(nì) 心绪(xù) 捶打(chuí) 喜出望外(wàng)
C. 诀别(jué) 荫蔽(yìn) 徘徊(pái huái) 各得其所(dé)
D. 侍弄(chì) 祷告(dǎo) 憔悴(qiáo cuì) 絮絮叨叨(xù)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东临碣石,________________。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苍茫暮色中,烘托出一个远离家乡、羁
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三 峡(节选)
①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
②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③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④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李白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⑤我读此诗不到10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他既然穿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小船即将解缆,他还在握着手细细叮咛。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
⑥多少年后,我早已知道童年的误解是多么可笑,但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依然虔诚地抬着头,寻找着银袍与彩霞。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这首诗,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全都涌成一团,把人震傻。
⑦《白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漉的山岩间,悲忿而苍凉。纯银般的声音找不到了,一时也忘却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
⑧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⑨李白时代的诗人,既挚恋着四川的风土文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他们知道,长江行途的最险处无疑是三峡,但更知道,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诗的河床。他们的船太小,不能不时行时歇,一到白帝城,便振一振精神,准备着一次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结果,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余光中《寻李白》诗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⑩这几句,我一直看成是当代中国诗坛的罕见绝唱。
⑾告别白帝城,便进入了长约2000公里的三峡。这里所汇聚的力度和美色,铺排开去2000公里,也不会让人厌倦。翟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连临照万里的太阳和月亮,在这里也挤捱不上。对此,1500年前的郦道元说得最好: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
⑿他还用最省俭的字句刻划过三峡春冬之时“______(1)_______”的特点,晴初霜旦时的“______(2)_______”的景致,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词章。
⒀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
⒁僵寂的身边突然响起了一些“依哦”声,那是巫山的神女峰到了。神女在连峰间侧身而立,给惊吓住了的人类带来了一点宽慰。好像上天在铺排这个仪式时突然想到要补上一个代表,让蠕动于山川间的渺小生灵占据一角观礼。被选上的当然是女性,正当妙龄,风姿绰约,人类的真正杰作只能是她们。
⒂人们在她身上倾注了最瑰丽的传说,好像下决心让她汲足世间的至美,好与自然精灵们争胜。说她帮助大禹治过水,说她与楚襄王幽会,说她在行走时有环佩鸣响,说她于归来时浑身异香。但是,传说归传说,她毕竟只是巨石一柱,险峰一座,只是自然力对人类的一个幽默安慰。
⒃船外,王昭君的家乡过去了。也许是这里的激流把这位女子的心扉冲开了,顾盼生风,绝世艳丽,却放着宫女不做,甘心远嫁给草原匈奴,终逝他乡。她的惊人行动,使中国历史也疏通了一条三峡般的险峻通道。
⒄船外,屈原故里过去了。也许是这里的奇峰交给他一副傲骨,这位比李白还老的疯诗人太不安分,长剑佩腰,满脑奇想,纵横中原,问天索地,最终投身汨罗江,一时把那里的江水,也搅起了三峡的波涛。
⒅看来,从三峡出发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是怪异的。都会卷起一点旋涡,发起一些冲撞。他们都有点叛逆性,而且都叛逆得瑰丽而惊人。他们都不以家乡为终点,就像三峡的水拼着全力流注四方。
⒆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宁的渊薮。凭它的力度,谁知道还会把承载它的土地奔泻成什么模样?
⒇在船舷上惊叫的外国游客,以及向我探询中国第一名胜的外国朋友,你们终究不会真正了解三峡。我们了解吗?我们的船在安安稳稳地行驶,客舱内谈笑从容,烟雾缭绕。明早,它会抵达一个码头的,然后再缓缓启航。没有告别,没有激动,没有吟唱。 (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
1.文章开头,作者说在国外多次遇到外国朋友问中国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哪里,“我”的回答常常是“三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分条列举你的理由。
2.文章第⑾和⑿段引用了郦道元《三峡》中的语句,请根据进入初中以来所学的内容,将⑿段的内容补充完整。
3.评论家认为,余秋雨先生善于将自然景物、历史人物和历史感叹融入他的游记散文中。请结合这篇文章的内容,简要分析它如何体现了这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