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驿路梨花(节选)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

 

驿路梨花(节选)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还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树、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开”。

1.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2.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树、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科这小茅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末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有何作用?

 

1.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道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插叙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2.动作描写,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的敬仰,也是她日后照管小茅屋的原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3.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结尾,既照应题目,更表明“处处”都有这样美如梨花、助人为乐的小姑娘,学习雷锋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大大开拓了作品的境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插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起到补充主要事件、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为下文做铺垫。此题通过插叙解放军盖茅草屋,梨花姑娘照料茅草屋的故事,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点睛: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2.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瑶族老人的动作描写体现了对小姑娘的感谢,“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3.此题考查学生对引用古诗文的作用的分析。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结尾,不仅照应了题目,也赞美了美如梨花、助人为乐的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这段文字的语言不够简明,请你把它改虚一段简洁的文字。

还有一种正体的书,也很吸引人,很多人围上去看,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会马上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查看答案

请用不超过15字的一句话,补充完整下面文段的内容要点。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意见》指出: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脱我战时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⑤《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己亥杂诗》中,表观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②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1.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之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就之隐逸者也:;杜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平众矣。

【乙】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泊,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释】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香远清,   亭亭净植    益:增加    B. 菊之爱,陶后有闻      鲜:少

C. 之,足苦踬焉     履:踩    D. 先君子来室中坐,之     语:告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惊            我酌油知之。

B. 牡丹之爱,宜众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C. 命童子取土平                   孔子云:何陋有?

D.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自钱孔入,钱不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志”是”_________________

【乙】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