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笔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

笔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人敬惜字纸。

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下腰去,恭恭敬敬起来,用手掌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词语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4.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

 

1.蘸酒写字进行期末考试用小楷字借书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典型的细节,写出了老师对“我”的关爱,体现了书法对“我”的文化启蒙和激励作用。用“弯”“捡”“捧”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人对字纸的恭敬之情。 3.补充强调农夫和渔夫都不识字,突出乡人对字纸及文化的敬重,深化文章主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对作者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留下深刻印象。 4.童年时老师的关爱,激发了“我”对书法的热爱,打下了“我”书法的功底;乡人对字纸的敬惜,以及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启蒙了“我”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这一切为作者日后成为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的提示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的能力。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题的全面完整。“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可以概括为“蘸酒写字进行期末考试”;“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可以概括为“用小楷字借书”。 2.此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可以从内容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还要写出表达的情感。第(1)句中“那些……那些……那些……”构成了一组排比,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老师对“我”的爱,以及“我”对书法的痴迷;第(2)句几个动词的选用,体现了乡人对字纸的恭敬。 3.此题考查学生对“独句成段”作用的理解与分析。独句成段就是以一个句子构成自然段,这在现代文章中是很常见的。不少由一个句子构成的自然段,从内容上看并不是必须独立成段,而是作者有意为之的。这段话强调农夫和渔夫都不识字以及对纸的尊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此题考查句意理解分析。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另外,选择题我们还应通过分析、比较、斟酌的形式去作答。“这是我的起点”强调了老师启蒙作用的关键以及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对“我”的深远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 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2.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该句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加点的“这”指代的是什么?

4.文中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5.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名著导读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A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以上内容选自中国当代作家老舍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文章中A处的人是____________。小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悲剧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班上将开展“爱国·爱家”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班参加歌咏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歌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哲人曾说:“慢舞于云端,不如贴地徐行。”生命的原本节奏,我想,应是缓慢平和的:似湘江之水潺潺流动;似舟上渔歌,黄昏之晓,余音袅袅,不绝如;似西藏古寺的向晚钟声,轻轻然,铿铿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潺潺流动________          不绝如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

(3)“贴地徐行”中,“徐”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写生命平和缓慢的节奏。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 ,弹琴复长啸。

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

________,寒光照铁衣。 

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2)默写韩愈的《晚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