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填空。 陈欣同学从字帖中找到了“流觞曲水”这四个字(左图),她向大家介绍道: “...

填空。

陈欣同学从字帖中找到了“流觞曲水”这四个字(左图),她向大家介绍道:

“流觞曲水”出自于______(填朝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名作《__________》,该帖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流觞曲水”是旧时的一种饮宴风俗,众人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多是质地很轻的漆器)置于上游,任其如小舟一般,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酒杯漂到谁的跟前,谁就取杯饮酒。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

 

 

 

东晋 兰亭集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知识的了解能力。要对古代的著名书法家有所了解。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流觞曲水”出自于他的名帖《兰亭集序》,该帖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    销声____    suǒ屑____    因地zhì宜____

 

查看答案

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1)(2)两题还需填写作者或出处

(1)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归园田居》)

(2)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__》)

(3)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

(4)________________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5)适与野情惬,________________。            (梅尧臣《鲁山山行》)

(6)白头吊古风霜里,_________________。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7)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

(8)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舟,总与诗人有着不解之缘。李白仗剑出蜀,以“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抒发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孟浩然望洞庭有感,借“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婉转地表达出希望得到张九龄援引的心情。(请分别填写《渡荆门送别》《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句子)

 

查看答案

             中成长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阅读、倾听、交流、泪水、欢笑等。(2)立意自定,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三)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以军中多务        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当涉猎              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卿今者才略          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4.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笔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人敬惜字纸。

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下腰去,恭恭敬敬起来,用手掌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词语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4.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