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御聘 瞟缈 愚蠢 孤苦伶仃
B. 贮立 赠送 倏地 迫不及待
C. 斑蝥 灌溉 臃肿 见异思迁
D. 流淌 狭溢 长喙 一尘不染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秕谷(pǐ) 旭日(xù) 花团锦簇(cù)
B. 蹒跚(pán) 譬如(pì) 刨根问底(páo)
C. 袁珂(hē) 诅骂(zǔ) 威风凛凛(lǐn)
D. 战栗(lì) 呈报(chéng) 疲倦不堪(shèn)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名胜古迹、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家乡民勤。
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在这次活动中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并给这个读本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书名。
读本书名.《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介绍家乡特产:在活动中,你一定了解了不少家乡特产。请介绍一种自己喜爱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让它走出故乡,名扬天下。
特产名称:_________________。
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幸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伶仃洋”两个地名,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_________ (2)连月不开__________
春和景明___________ (4)吾谁与归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情化理,层层深入。从表达方式看本文第①段以_____________为主,第②段以______________为主。第③④段以描写为主,兼有强烈的___________色彩。第⑤段则以_____________为主,同时抒发了作者心忧天下的情怀。
4.下面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相近的一项是( )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