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父亲的粥 刘墉 (1)大概因为回台体力透支,返美前突然上吐下泻。所幸儿子住得近,...

父亲的粥

刘墉

    (1)大概因为回台体力透支,返美前突然上吐下泻。所幸儿子住得近,清晨五点把我送去急诊。化验结果,是感染了通常只有小孩会怕的“轮状病毒”。

    (2)医生说这时候肠胃弱,什么都不能吃,连喝运动饮料,都得掺一半的水。直到第二天下午烧退了,护士送来食物,小小的纸杯,里面只有黏糊糊的一点半流体,原来是米浆。

    (3)抱着那软软的纸杯,小心地用吸管慢慢吸,好像奶娃。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肾脏炎,病得挺重,有一阵子也只能喝这个,相信多半是母亲喂我,但不知为什么,而今只记得父亲坐在床边,端着碗喂我的画面。

    (4)第三天下午出院,又来了位护士,给我好几份介绍轮状病毒的小册子,说回家只能吃稀饭、海苔酱、苹果泥……而且不能多吃,看不吐不泻了,再由去皮的鸡肉丝排开始。

    (5)自己煮了稀饭,不错,够软,唯一的缺点是我加太多水,为了吃实在些,只好往锅底捞稠的。端上一大碗白稀饭,颇有成就感。儿子早晨送来肉松,是他去专门店买的,居然印着“婴幼儿专用”,不知道这小子是体贴还是讽刺。我倒了尖尖一堆肉松在稀饭上,急着下嘴,立刻被呛得猛咳,因为把细如粉末的肉松吸进了气管。

    (6)一边咳,一边用筷子把肉松压进稀饭,再搅拌成肉粥。突然懂了,为什么父亲总坚持先把肉松搅匀,才交给我,还一直叮嘱我慢慢吃。他也帮我吹,吹得眼镜上一层雾,又摘下眼镜吹。父亲还教我用筷子由碗的四周拨稀饭,说那里因为接近碗边,凉得快。有时候我还是等不及,他则会再拿来两个大碗,把稀饭先倒进一个碗,再来回地跟另一个碗互相倾倒。没几下,就凉多了。

    (7)可不是吗?我自己煮的这碗稀饭也够热的。第一口已经把我烫到,但是当我改由四周拨,就能入口了。上面拌的肉松吃完,我又倒了好多肉松下去。这种“大手笔”,也是小时候被父亲惯坏的,那时候母亲常骂,哪儿是吃稀饭配肉松,根本是吃肉松配稀饭。

    (8)吃了一整锅白稀饭和一整罐肉松,肠胃居然没出毛病。第三天,我的胆子更大了,一番忙乱之后,我这辈子做的第一碗“牛肉粥”上桌了,十分滚烫黏稠,而且大有“闻香下马”的境界。牛肉丝,不错!一点也不老。姜,虽然切的时候已经因为摆太久,像是削竹片,反而更带劲。我的嘴又被狠狠烫了一下,想到爸爸的方法,改为从旁边拨。不知为什么又觉得该拿个勺,从粥的表面,一点一点刮。

    (9)果然,一次刮一点点,滚烫的粥也不烫了。我有些自诩,可是又觉得似乎见过别人用勺子刮的画面。我一边刮一边想,突然回到了九岁的童年,回到父亲的病床前。医院为直肠癌手术不久的父亲送餐,只一碗,像这样的瘦肉稀饭,我居然急着跑到床边要吃。母亲骂:“那是你爹的!”父亲对她挥挥手,反教我爬上床,跟他并排坐着,又怕我摔下去,一手搂着我,一手喂我吃。肉粥很烫,医院里没有两个大碗可以用来减温。父亲就用勺子一点一点在稀饭的表面刮。那瘦得像干柴的手直抖,但是只要把勺子落在稀饭上就不抖了,非但不抖,还像抚摸般,很细腻、很轻柔地,一圈一圈刮,每次只刮薄薄一层,再吹吹,放进我嘴里。

    (10)现在我正这么做,但是飞回了五十年前,我的手成为父亲临终前两个月的手。我的眼镜飞得更遥远,成为父亲为我吹粥时的眼镜,蒸汽氤氲,镜片罩上一层雾。我像父亲当年一样,摘下眼镜,只是不见清晰,反而模糊。一个年已花甲的老孩子,居然从这碗粥,想到五十七年前抱养我的父亲,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淌,淌在父亲的粥里……

1.根据文章内容,各选一个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

   文章回忆了父亲为我拌粥、倒粥、      粥、      粥、和      粥的往事。

2.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妙处。

那瘦得像干柴的手直抖,但是只要把勺子落在稀饭上就不抖了,非但不抖,还像抚摸般,很细腻、很轻柔地,一圈一圈刮,每次只刮薄薄一层,再吹吹,放进我嘴里。

3.“我”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一个“老孩子”?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比较选文和链接材料中两个父亲的行为,谈谈你对父爱的认识。

【链接材料】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龙应台《目送》

 

1.吹 刮(拨) 喂 2.“直抖”一词表现了罹患直肠癌的父亲在术后虚弱无力地状态,而“不抖”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虚弱无力的双手在为“我”刮粥时变得沉稳有力,与“直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出了父亲融在粥里的爱。 3.本题根据学生对“老孩子”的理解,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评分。 第一层:准确把握“老孩子”的内涵,并形成整体理解。 示例:年过花甲的“我”感染“轮状病毒”后,回忆起儿时父亲对“我”的种种关爱与呵护,觉得在父亲面前,自己永远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借“老孩子”的称呼表达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恩。 第二层:准确把握“老孩子”的内涵。示例:年过花甲的“我”感染“轮状病毒”后,在吃粥时,回忆起儿时父亲为“我”搅粥、倒粥、刮粥、吹粥的情形,体会到父亲对“我”的宠爱与关怀,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第三层:基本把握“老孩子”的内涵,但只关注情节。示例:年过花甲的“我”感染了通常只有小孩会怕“轮状病毒”后,只能用吸管吸米浆,儿子还给“我”送来了“婴幼儿专用”的肉松,“我”就像是一个老小孩。 第四层:对“老孩子”理解错误。 4.示例:选文中的父亲在直肠癌手术后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不但让“我”吃他的瘦肉稀饭,还用瘦得像柴的手细腻地、轻柔地、一圈一圈地为“我”刮粥,吹凉之后再放进“我”嘴里,生怕烫到“我”。而【链接材料】中的“父亲”怕伤了“我”的面子,把货车停在窄巷边,并为开廉价货车送“我”而道歉。两位父亲的行为虽不相同,但那种不顾自己的处境,全心全意地孩子付出的爱却一样厚重。 【解析】 1.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篇阅读,全盘把握,根据要求找出要点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 2.试题分析:考查文中关键性的词语对表现人物及其主题的作用。“直抖”与“不抖”构成对比:“直抖”一词表现了罹患直肠癌的父亲在术后虚弱无力地状态,而“不抖”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虚弱无力的双手在为“我”刮粥时变得沉稳有力,与“直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出了父亲融在粥里的爱。 3.试题分析:此题要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我”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一个“老孩子”。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答:父亲对“我”态度,儿子对“我”的态度,前两者结合的整体理解。要和人物形象及表达的主题联系起来。 4.试题分析:谈谈你对父爱的认识。要比较选文和链接材料中两个父亲的行为来谈。两个材料中的两位父亲的行为虽不相同,但那种不顾自己的处境,全心全意地孩子付出的爱却一样厚重。要类别出相同的一面,即父亲对儿女无私的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

【甲】当时一行十五人奔上冈子来,歇下担仗,那十四人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你们却在这里歇凉?起来快走!”众军汉道:“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实去不得了!”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

“他”是________________

【乙】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扮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

“他”是________________

(2)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任务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

B.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

C.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纹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逢对手。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

D.侯建,做得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长得黑瘦轻捷,人唤“通臂猿”。他负责制作旌旗袍袄。

E.龚旺,外号“花项虎”,浑身刺有虎斑,脖子上刺着虎头,在马上会使飞枪。

“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一句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是张飞,张飞被称为“猛张飞”,曾怒鞭督邮,大闹长坂坡。而在《水浒》中“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描写的是林冲。为什么读者却觉得与张飞最相近的是李逵,而非林冲?结合相关情节简述原因?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夜》刘方平)

(2)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3)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4)子曰:“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5)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作者高洁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词人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子公司濒临倒闭,总公司派来有丰富经验的经理前来管理,他真是像《出师表》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这是ruì(1)__智的微笑。这微笑,我再说一遍.就是伏尔泰。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yùn(2)__涵有哲理的忧伤。对于强者,他是cháo(3)__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fǔ(4)__者。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mǐn(5)__安抚百姓。啊!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论语·里仁》)浙江省教育厅最新拟制的《浙江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征求意见稿)》写进了这样一条:记住父母的生日,并在父母生日时,能主动表达感恩之情。

请以“父母的生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以荻画地 以:用    B. 教以书字 书:写

C. 使学为诗: 为:作为    D. 及其稍长 及:等到

2.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3.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