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当水面,林木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发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注】①委:水流所聚,汇集。②练:白色丝绢。③愀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④泫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⑤束发:年纪轻。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至若春和明(     )          (2)而或长烟空(     )

   (3)岳阳楼于江湖交会之间(      )(4)故楼之(         )

2.与“千帆结阵而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得之心寓之酒也    B. 山肴野蔌,杂然前陈

C.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D. 又有范公为知己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

4.【乙】文作者认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5.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描写的是洞庭湖昼、夜之美景,【乙】文第二段描写的是洞庭湖一日之中的不同景象。

B. 范仲淹在友人重修岳阳楼之际,作【甲】文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C. 【甲】文中“把酒临风”与【乙】文中“取酒共酌”两句,都是古代文人借酒释怀的真实写照。

D. 【乙】文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上午“闲淡”,中午“雄快”,傍晚“愀然以悲”。

 

1.(1 )日光 (2)全 (3)耸立 (4)景象 2.B 3.(1)浮动在水面上的月光好像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底的碧玉。(2)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绳头和细 小的字,附着在白练似的溪流上。 4.滕子京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统领军队是知名的将帅,年轻时就已渐渐展示了过人的才华, 又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 更可贵的是,贬官不久政绩考核第一。 5.D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所以一定不要以今释古。如“景”:日光。 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多以联系内部语境为主:指句子本身语言环境。 2.试题分析:B“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与例句的“而”都表修饰。A表并列。C表转折。D表顺承。 3.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第两句要把比喻的内容即“璧”“蝇头细字”译出来,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作答简答题,一是圈定答案范围,二是参照分数,判定有几点,再用自己的话说明。首先找到作者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的句子即“然其束发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理解其内容,再结合注释“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即可作答。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作答选择题,要求每一个选项都要在原文中找到出处和依据。仔细阅读文段,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再分析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语句,比较判断正误。D错,作者游岳阳楼时的心情是因为景物的变化而变化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鉴赏。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所展现的美景。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尾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B. 首句写诗人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C. “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D. “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情。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山行六七里,                        ,酿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6)李商隐《无题》中运用比喻表现爱情的坚贞,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7)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表达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某班开展“背起行囊走四方”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走进夏天:欣赏下列四幅“夏”字的书法作品,其中属于隶书的一项是

    A.       B.       C.      D.

(2)情系传统节日:夏天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      ,其主要风俗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3)游览风景名胜。请为下面的下联找出最恰当的上联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上联:              下联:一城山色半城湖

A. 藕花红瘦半湖秋    B. 万荷倒影月痕绿

C. 荷花夏送一湖水    D. 四面荷花三面柳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

以上文段的主要内容是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海底两万里》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其他两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

B. 《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 “对着这灿烂的美景,他跟我一样惊奇地欣赏着。显然,这个安分守己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其中的“他”指的是《海底两万里》中的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

D. “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其中的“他”是指《巨人传》中的贝多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