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婉蜒的山路一拐弯,只见一座巨大...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婉蜒的山路一拐弯,只见一座巨大的白色V形石雕屹立在山坡上。

B. 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C. 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D. 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干,又觉得很烦燥。

 

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这样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辨析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A项“婉”写作“蜿”,C项“籍”写作“藉”,D项“燥”写作“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shǒng)   荒(miù)    退 (guì)      锐不可(dāng)

B. (sài)     瞥见(piē)    惊 (gài)      灭(qiān)

C. (yàn)    问(jié)   使(chà )      素绿潭(tuān)

D. (xìng)    举(zhù)    寒(jìn)      歪 (z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多赚些钱。友人却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可能吗?”鲁国人听后深觉有理便选择留在鲁国,成了当地一名富有的商贩。

要求:①请从“适合”或“选择”两个角度中任自一个主题,自拟题目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事若知足心常乐

吴建国

①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社会现实总是难以满足。著名作家刘墉对人类的贪婪本性描述得淋漓尽致:旅客车厢内拥挤不堪,无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有一块立足的地方就好了;有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有位置坐就好了……直到有了卧铺的人还会想,这卧铺要是包厢就好了。世上的人们,大多如乘客一样。

②遇事若知道满足的人时常感到快乐,就是要学会自我安慰,珍视自己目前所拥有的,给自己的理想和生活定好位,不空想,不妄生痴念,不盲目攀比。宋代诗人林逋在《省心录》中说:“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人生快乐与否,全在于你对人生所持的态度。知道满足心理的平衡,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乃人生一大快乐。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尤人。

③人生苦短,岁月如流,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敞开心胸,便会云蒸霞蔚。终日为身外之物劳心费神而奔波,岂不知人生总是有许多的无奈与缺憾,与其梦想天边的玫瑰园,不如珍惜窗边的玫瑰花。在生活中,懂得知足,不贪恋身外之名,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看淡尘世的烦恼,不慕荣利,是一种难得的清醒。保持一种自然、平常心就会消解一切烦恼,生活恬然自得,则是人们众望所归的通往真正快乐的秘密通道。白石老人是深谙其中况味的。在很长的时间里,他的画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是百年难现的艺术大师;也有人责难他是挂羊头卖狗肉。但是白石老人却一概置之不理,听之任之。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只是以他的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应对。

④思量疾病苦,健康便是福。老子的“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祸患、过失没有大过放纵欲望、不知满足、贪得无厌的了。生活中的烦恼如同灰尘一样,无处不在,切不可揽于身堆积于心。人若能充分利用喜乐这种良性情绪和心态,对气血的调和畅达、养生保健和健康长寿彼有益处。有的人则心常忧,还喜欢用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势相比,必然会给自己带来忧愤、嫉妒的不良情绪。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做到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确是治病的良药。

⑤知足,并非不求上进,安于现状,而是要清醒地正视自己和现实。这里说的“知足”,是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这里的“无求”,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困扰,不必强求。因为一生之中,太多的不知足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心灵、理智,迷失了自我,丧失了许多本来属于我们的快乐。

⑥有舍才有得,能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这种境界,既是一种胸怀,又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心态。这样的心境,需要时间的磨砺,也需要坎坷人生的锤炼,更需要坦荡心境平如水的淡泊心态。做一个乐观向上之人,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益处。

⑦事若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不贪婪,不强求,不攀比,明白自己的幸福,活出真实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能知足常乐呢?其实,幸福也很容易抓住——知足就可。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说说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选文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做到知足呢?

4.阅读下面材料,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齐白石“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这句座右铭的感悟。

【链接材料】1960年3月31日,马寅初因《新人口论》遭受狂风暴雨般批斗,被免去了北大校长的职务。当儿子告诉他这个消息时,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神态自若。1979年9月14日,北大隆重召开大会,为马寅初平反,并给予高度评价。当儿子将喜讯告之当时已年届97岁的老人时,他心不在焉地“噢”了一声,心如止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带白蘑菇回家

毕淑敏

①妈妈爱吃蘑菇。

②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天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

③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

④从鸟岛返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⑤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⑥小姐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小姐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

⑦听了小姐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上火车的日子到了。小姐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⑧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么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没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⑨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⑩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

我大惊失色说,那可怎么办?

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它的通风。

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让人透不过气,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我束手无策。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移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

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血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

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无数灰屑敷在他的脸上,犹如漫天抛洒的芝麻。若不是为了这一箱蘑菇,窗子原不必开得这样大。我几次歉意地说同他换换,他一摆手说,草原上的风比这还大。

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

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

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1.本文以白蘑菇为线索构思全篇,请结合全文内容将白蘑菇的“经历”补充完整。

在宾馆,服务小姐纸箱捅洞盛蘑菇——上了火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车到中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车到站,青海大汉交代炖鸡煮蘑——到家后,妈妈喝汤赞蘑菇

2.说说第(13)段中划线句子有何作用?

3.“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如何?

4.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歌颂人与人之间宽厚无私的帮助。

B. 表达了为人子女者对母亲的孝心。

C. 赞扬了质朴而又美好的社会风尚。

D. 体现孝母之心对人们心灵的触动。

5.文章结尾句“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 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天大雨__________         ⑵为天下_________   

⑶楚人__________         ⑷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一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目的什么?

4.“天下苦秦久矣”,陈涉分析形势如是说,文章中体现这个“苦”字最集中的两句话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