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
这篇课文是回忆录:是传记文学的一种,用 、 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 和社会活动。回忆录要求写 ,语言 。
下列句子标点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B.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C.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D.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
(1)母亲这样地整日 (劳动 劳碌 劳作)着。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 (滋味 风味 趣味)。
(3)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管教 管理 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4)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 (杜绝 隔绝 断绝)了。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洗濯/烧灼 炫耀/头晕目眩
B. 慰藉/嫉妒 告罄/惟吾德馨
C. 炽痛/叱咤 点缀/因病辍学
D. 泯灭/器皿 纯粹/猝然长逝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踱步(duó) 勉强(qiáng) 随声附和(hé)
B. 迁徙(xǐ) 投奔(bèn) 宽厚仁慈(cí)
C. 惩罚(chéng) 周济(jǐ) 任劳任怨(yuè)
D. 溺死(nì) 衙门(yǎ) 不辍劳作(chuò)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全国人民都为之兴奋。八年级3班决定开展“走进莫言,了解诺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个活动。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哲) 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领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12月6日出席了新闻发布会,解答了各国记者提出的有关文学创作等方面的问题。
莫言曾经在11年前来过诺贝尔的故乡斯德哥尔摩,并且参观了每年颁发诺贝尔奖的地点市政厅。他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我的朋友当然也开玩笑地说,你好好写,将来也有可能站在这里来领奖。我当时心里也觉得是,要好好写。一定要争取站在这里面领奖。现在我确实来到这个地方,来领诺贝尔文学奖。我现在心里除了感觉到高兴,还深感惭愧。我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好的作家应该获得这个奖项。另外我自己觉得我写得还不够好,我要继续努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从莫言的成长及其创作经历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材料一 在生活困难的1969年,14岁的莫言帮母亲卖白菜时算账出错,多收了人家一毛钱。没想到,一直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了,说感觉这是极大的耻辱,并让儿子赶紧把钱还给人家,还要赔礼道歉。后来,莫言写了散文《卖白菜》 ,因为这件事给他留下了心灵的震撼。
材料二 莫言经常偷偷去集市上听人说书,回来就学着对母亲和姐姐说。母亲开始烦他,后来听得入神,便支持他去听书了,莫言说自己讲故事的才能就是从那时“冒出苗头了”。
(摘自“孙云晓教育网”)
材料三 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
(摘自莫言在瑞典学院的演讲《讲故事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诺贝尔科学奖往往是一国科技实力的“晴雨表”,请阅读下面的图表,写出你得到的主要信息,并谈谈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看法。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