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农家望晴(4分)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①西风雨②,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翁如...

农家望晴(4分)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①西风雨②,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翁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①秦地:指今陕西关中一带,古属秦。②西风雨:刮西风就下雨。

1.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首句“尝闻”二字开篇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B.“早晚回”即何时回,这一问表现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

C.“望”字含义深刻,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

D.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段,通过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白发老翁如鹤立”这句诗。(2分)

 

1.B 2. 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发老翁(久立)望天的情景,表现了老翁渴望天晴 的急切心情(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这一问,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并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本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老翁急切盼望天晴的情景。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这儿是小镇的近郊,又阴郁,又冷清,只有松树林轻轻的低语和从复苏的大地上散发出来的春天新鲜的气味。……就在这地方,他的同志们英勇就义,为了使那些生于贫贱的、那些一出生就当奴隶的人们能有美好的生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书名)。选段所写的内容是:________(人名)病愈后即将回到基辅,他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作为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目前对社会精神文化素质起引领作用的显然是媒体。媒体是一种权力,而任何权力都可能演变成暴力。在权威专制的情况下是如此,在言论自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只不过方向不同罢了。

A媒体有法制约束,才能保证方向的正确。

B目前,各种媒体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C媒体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

D媒体的“暴力”在于,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考察期间,贺国强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和大学生就业。

B. 造成“环境难民”的原因,是由土地干旱、森林毁坏及海平面上升等引起的。

C. 为了避免道路交通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D. 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运行的。

 

查看答案

选出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保卫钓鱼岛的行动中,无论是意气风发的学子,还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都纷

纷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B. 深秋的夜晚,万籁俱寂,我坐在窗前读着书,沉浸在这宁静的世界中。

C. 我校第51届校运会上,每个班级的入场式都是故弄玄虚,创意十足。

D. 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好好学习,经历过千锤百炼的考验,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晏子使楚(带领) 齐之习者也(言辞) 圣人非所与也(同“嬉”,开玩笑)

B. 齐人也,盗(同“座”)  避对曰(座位)左右曰(对……说)

C. 其来也(相当于“于”)  缚者何者也(干,做) 生于淮北则枳(变成)

D. (酒喝得正高兴)     吏二缚一人王(到)   寡人反取焉(疾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